王浩每天的工作都像是一場緊張的戰斗,而位于廣東珠海的快遞公司就是他的戰場。
王浩,一個二十歲的小伙子,身材挺拔結實,那是長期在田間勞作練就的體魄。他在老家鎮上的高中畢業后,便多了幾分書卷氣,但那質樸的本質依然深深烙印在他身上。他的皮膚呈健康的小麥色,臉龐線條分明,透著一股質樸與堅毅。濃眉下是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像是藏著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家人的責任。他的頭發總是有些凌亂,那是忙碌的工作所致。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穿透珠海城市的薄霧,王浩就已經來到了“速達快遞公司”。他站在公司的大門前,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有些復雜,既有對新一天工作的期待,又有一絲難以察覺的忐忑。這家快遞公司規模不小,一輛輛快遞車整齊地排列在院子里,工作人員們忙碌地裝卸著貨物,嘈雜的聲音充斥在空氣中。
王浩來自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青山村,那里青山環繞,綠水長流。村子不大,總共也就百來戶人家。他家是一座有些年頭的磚瓦房,墻壁在歲月的侵蝕下斑駁陸離。屋子前面有一個小小的院子,用籬笆圍著,籬笆上爬滿了不知名的藤蔓。院子里養著幾只雞,在地上啄食,時不時發出咯咯的叫聲。他的父親王大山,50歲,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身材魁梧,如同一座沉穩的大山。他皮膚黝黑,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猶如歲月雕刻的溝壑,那是歲月和勞作留下的痕跡。父親話不多,但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眼神深邃而堅毅,透著對家庭深深的責任,性格內斂且剛強。母親張秀蘭,48歲,面容慈祥,歲月在她的臉上刻畫出了慈祥的笑容,猶如溫暖的陽光。她的雙手因為長期洗衣做飯和田間勞作而變得粗糙,但卻能做出世界上最美味的飯菜,是個溫柔善良、勤勞樸實的女人。王浩還有一個妹妹,叫王欣怡,17歲,正值青春的她有著靈動的雙眼,眼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臉龐帶著些許青澀與純真。妹妹成績優異,是全家人的驕傲。每次提到妹妹,王浩的臉上都會浮現出欣慰的笑容。他深知妹妹是家里的希望,為了妹妹能順利讀書,他毅然決定離開家鄉,來到珠海這座陌生的城市打拼。
他走進快遞公司的辦公室,里面有些悶熱,混合著紙張和汗水的味道。一位主管模樣的人抬起頭,主管大約四十歲左右,頭發有些稀疏,額頭上有幾道深深的皺紋,眼神犀利,仿佛能看穿一切,透著一種久經職場的精明。他聲音有些沙啞地問:“你是來應聘的?”王浩連忙點頭,緊張得手心出汗,他結結巴巴地回答:“是……是的,我是王浩。”主管皺了皺眉,似乎對王浩的緊張有些不滿,但還是開始詢問他一些基本情況。王浩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回答著主管的問題。他的眼神偶爾會飄向窗外,看著那些忙碌的身影,心中想象著自己以后在這里工作的場景。當主管問起他為什么選擇這份工作時,王浩沉默了片刻,然后緩緩地說:“我需要錢,我家里人都指望著我呢。我不怕吃苦。”主管看著他,點了點頭,也許是從王浩的眼神中看到了某種堅定。
王浩剛進入公司時,公司安排了老員工老賈帶他。老賈在快遞行業已經摸爬滾打多年,經驗豐富。那一個禮拜,王浩就像一塊海綿,拼命吸收著老賈傳授的知識和經驗。從如何快速準確地分揀包裹,到怎樣在復雜的路況中安全駕駛快遞三輪車,老賈事無巨細地教著。王浩也認真地學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一個禮拜后,王浩開始嘗試自己獨立完成每天的送快遞的工作任務。
他總是第一個到達分揀區,昏暗的燈光下,偌大的倉庫里堆滿了包裹,如同小山一般連綿起伏。風扇在頭頂呼呼地轉著,試圖驅散悶熱,但那股悶熱潮濕的氣息依然緊緊地纏繞著每一個角落。王浩先是仔細檢查分揀設備,確保每一個按鈕、每一條傳送帶都能正常運轉。他深知,任何一個小故障都可能在后續的工作中引發大麻煩,影響包裹的分揀速度和準確性。
一切準備就緒后,王浩便迅速投入到包裹的分類工作中。他的眼神犀利而專注,練就的“火眼金睛”能快速準確地捕捉到包裹上的地址信息。他彎著腰,雙手不停地忙碌著,將包裹從傳送帶上搬起又放下,嘴里還會小聲念叨著地址,仿佛在和這些包裹輕聲對話。每一個包裹在他眼中都無比重要,那專注的神情就像是在完成一項偉大而神圣的使命。同事小李是個年輕活潑的小伙子,臉上總是帶著燦爛的笑容,有兩顆虎牙特別顯眼,笑起來顯得格外陽光。他經常會笑著打趣:“王浩,你這么認真,是不是把每個包裹都當成寶貝啦?”王浩總是會回以微笑:“這可都是客戶的期待呢,得認真對待。”
在忙碌的分揀過程中,汗水很快就濕透了王浩的工作服。他不時地用袖子擦去額頭和臉頰上的汗珠,眼睛卻從未離開過包裹。偶爾遇到包裹上字跡模糊或者地址不完整的情況,他會停下手中的動作,眉頭微皺,仔細思考可能的信息。他會和同事們交流,分享彼此的經驗和想法,一起努力讓每一個包裹都能找到正確的歸屬地。
當遇到一些特殊包裹時,比如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件,很多同事會在包裹上的外文地址面前犯難。同事陳哥是個經驗豐富的老員工,他的頭發有些花白,眼神中透著沉穩。還有些同事年輕有活力,但對這些外文不太熟悉。王浩雖然學歷不高,但他在老家鎮上的高中學習時就養成了勤奮好學的習慣,讓他對一些常見的外文單詞有一定了解。他會主動走到那些同事身邊,拿起包裹,指著上面的單詞,耐心地解釋:“這個是法國的意思,這個應該是巴黎的某個區,我們可以把它放到那邊專門處理國際件的區域。”同事們聽后紛紛投來敬佩的目光,陳哥笑著說:“王浩,真沒看出來啊,你還懂這個。”王浩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就是平時瞎學的,說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場呢。”
可是,在工作任務分配上,矛盾還是產生了。一次,主管安排了一批加急包裹的分揀任務,這些包裹需要在短時間內處理好,并且要確保準確無誤。王浩和同事陳思源被分在一組負責這批加急件。陳思源身材瘦小,但性格有些狡黠,眼睛滴溜溜地轉,總想著占點小便宜。他覺得王浩是新來的,不應該和他平分工作,應該多承擔一些諸如搬重物、整理包裹堆放區這些雜活,而把相對輕松的按區域分揀工作留給自己。
王浩眉頭緊皺,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滿,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他語氣堅定地對陳思源說:“主管安排我們一起完成這批加急件的分揀,并沒有說要區分工作內容,我們應該共同承擔。”他的話語簡潔有力,不卑不亢,展現出他對公平的執著。陳思源卻不以為然,“你剛來,本來就應該多干點,而且這些重活你不干誰干?”王浩的臉色微微漲紅,他提高了音量,情緒有些激動:“大家都是同事,工作任務分配應該公平,不能因為我是新人就區別對待。這不僅關乎我個人,也會影響整個工作的效率,如果因為不合理的分工導致包裹處理出現問題,我們都要承擔責任。”他據理力爭,沒有絲毫退縮,雙手不自覺地握緊,顯示出他內心的堅定。周圍的同事都投來了關注的目光,王浩卻沒有絲毫畏懼,他的目光如炬,直直地盯著陳思源,等待他的回應,凸顯出他正直、有原則的性格特點。
當分揀工作完成后,便是緊張的裝車環節。王浩力氣大,總是主動承擔那些較重的包裹。他像一個不知疲倦的搬運工,抱著包裹在車與倉庫之間匆忙而又穩當地往返。他的腳步堅定有力,每一步都帶著一種使命感。臉上的汗水在陽光下閃爍,如同晶瑩的寶石。同事大劉是個憨厚老實的人,體型壯碩,有著厚實的肩膀。有時候,包裹太多,快遞車被裝得滿滿當當,幾乎沒有一絲縫隙。同事們在這個時候會齊心協力,彼此呼喊著:“這邊還有幾個,來搭把手!”大家相互配合,確保每一個包裹都能準確無誤地裝進車里,沒有一個被遺漏。在裝車過程中,有一次同事大劉不小心沒拿穩一個包裹,包裹朝著地上掉落,眼看就要與地面來個“親密接觸”。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王浩一個箭步沖過去,穩穩地接住了包裹。大劉松了一口氣,拍著胸口說:“好險,多虧有你啊,不然這包裹摔壞了可就麻煩了。”王浩笑著回應:“小心點,這一摔可能里面的東西就壞了,客戶該多著急啊。”
送快遞的路途同樣充滿了挑戰。王浩騎著裝滿包裹的電動車,在珠海的大街小巷中穿梭。他要時刻留意路況,躲避川流不息的車輛和熙熙攘攘的行人。遇到狹窄的街道或者擁擠的路口,他會小心翼翼地操控著電動車,確保包裹的安全。每到一個小區,他都要迅速找到快遞柜或者收件人的地址。有些小區布局復雜,他需要在樓群之間來回奔波,尋找正確的單元和房號。遇到收件人不在家的情況,他會按照公司規定,將包裹妥善放置在指定地點,并通過電話或者短信告知收件人。如果是需要送貨上門的包裹,他會禮貌地敲門,微笑著將包裹遞給收件人,并請對方簽收。無論遇到什么情況,他都始終保持著耐心和熱情,因為他知道,自己手中的包裹承載著客戶的期待。
在這個過程中,王浩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狀況。比如有一次在送貨途中遇到同事老趙,老趙大約五十歲上下,頭發有些謝頂,臉上帶著和善的笑容,眼神中透著一種樸實。老趙的車胎爆了,正焦急地站在路邊,看著滿車的包裹不知所措。王浩二話沒說,停下自己的車,和老趙一起把他車上的包裹轉移到自己車上。然后兩人一起先把老趙負責區域的包裹送完,再回來處理老趙的車。老趙感激地拍著王浩的肩膀說:“兄弟,多虧有你啊。”王浩笑著回答:“都是同事,互相幫忙應該的。”還有一回,在一個老舊小區送快遞,快遞地址寫得不太清楚,王浩在小區里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收件人。正當他有些著急的時候,同事小張路過,小張是個機靈的小伙子,眼睛亮晶晶的,對這個小區比較熟悉,便主動過來幫忙。兩人根據僅有的線索,一家一家地詢問,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地方。經過一番努力,終于找到了收件人。王浩對小張充滿感激地說:“要不是你,我還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時候呢,太感謝了。”小張擺擺手說:“不客氣,咱們都有遇到困難的時候,互相幫忙才能把工作做好。”
在送快遞的日常中,王浩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客戶。有一次,他給一位年輕女士送化妝品包裹。女士大約二十多歲,長得很漂亮,化著精致的妝容,頭發柔順地披在肩上,穿著時尚的衣服。女士簽收后打開,發現有一瓶精華液瓶蓋松動,頓時火冒三丈:“你們怎么搞的?這東西要是被人動過,我還怎么用?”王浩心里一緊,趕忙鞠躬道歉:“實在對不起,女士。可能是運輸顛簸導致的,您先消消氣。我們公司有處理流程,我馬上聯系解決。”他邊說邊拿出手機向主管匯報,隨后給女士提供了換貨、補償等幾種方案。女士臉色稍緩,質疑道:“真能處理好?”王浩誠懇點頭:“您放心,我們一定妥善處理。”
又有一次,王浩給一位老大爺送保健儀器包裹。老大爺頭發花白,臉上布滿了老年斑,身體有些佝僂,但眼神中透著溫和。老大爺行動不便,王浩不僅幫忙搬到屋里,還細心拆開檢查。老大爺笑得眼睛瞇成縫:“小伙子,你真好,現在這樣負責的快遞員不多啦。”王浩憨笑著回應:“大爺,這是我應該做的,有問題隨時聯系我們。”
一次送包裹時,收件人是個上班族,是個年輕的男士,穿著整齊的西裝,打著領帶,看起來很干練。收件地址是公司。王浩到前臺詢問,前臺是個年輕的女孩,扎著馬尾辮,表情有些冷淡,眼神中帶著一絲不耐煩,她說沒這人。王浩耐心解釋并出示信息,還幫忙聯系收件人。收件人趕來后對前臺的失職有些生氣,王浩趕忙打圓場:“可能是有誤會,東西送到就好啦。”大家這才沒了怨氣。這些經歷讓王浩更懂得與客戶相處,也讓他在面對各種情況時愈發從容。他深知,每一個包裹都承載著客戶的期待,自己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客戶的體驗。
回到快遞公司后,王浩還要處理一些工作中的收尾事宜,比如核對當天的送貨清單,確保沒有包裹丟失或者送錯。如果發現有問題,他會及時和同事們溝通,一起尋找解決方案。等一切都處理妥當,他才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離開快遞公司。
下班后,王浩拖著如同灌了鉛般沉重的雙腿回到了那狹小昏暗的地下室。昏黃的燈光在潮濕的空氣中顯得格外微弱,勉強照亮著四周。墻壁上的水漬仿佛是無聲的眼淚,沿著墻面蜿蜒而下,墻角處還有一些霉斑,散發著一股刺鼻的味道。屋頂上的水管時不時傳來滴答滴答的水聲,像是在訴說著生活的艱辛。他緩緩地坐在那張破舊的床上,床板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在抗議著主人的疲憊。望著斑駁的天花板,家人的面容在腦海中如幻燈片般一一閃過,每一張臉都讓他的心揪得更緊。猶豫了許久,他才拿出那部有些破舊的手機,撥通了家里的電話。
電話那頭很快傳來母親熟悉的聲音,那聲音在嘈雜的背景音中顯得有些遙遠,“兒子,是你嗎?你咋樣啦?”王浩能聽到電話那頭傳來的陣陣雞鳴聲,仿佛看到了自家小院里那幾只在地上啄食的雞。
“媽,是我。我挺好的,您和爸身體咋樣?”王浩問道。
母親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我們還行,你別操心我們。你不知道,你走了之后,家里可忙了。這幾天天剛蒙蒙亮,太陽還沒出來呢,我就起床做飯,做完飯就和你爸去田里。這田里的活啊,就像那做不完似的。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你爸在那頭鋤著地,我在這邊忙著給莊稼除草。你看這太陽,越來越毒了,曬得人頭暈眼花的。”
王浩仿佛能看到母親在烈日下勞作的場景,汗水濕透了她的衣衫,臉頰被曬得通紅,手上滿是泥土和被雜草劃傷的痕跡。他的眼眶濕潤了:“媽,您別太累了,天這么熱,您要注意休息啊。要不中午的時候就回家歇歇吧。”
母親笑了笑,笑聲中帶著些許無奈:“哪能歇呢?這活兒不等人啊。中午就吃點干糧,在田埂上坐一會兒就得接著干。不然這莊稼可就荒了,咱一家人可都指望著這些收成呢。你在城里也要好好照顧自己,別太累著。”
“媽,您和爸吃飯可別湊合,要吃點好的,補充體力。”王浩的聲音有些哽咽。
“知道啦,兒子。我們有啥吃啥,不挑。你在那邊要是有啥難處,就跟家里說,別自己扛著,知道不?”母親說道。
“嗯,媽,我知道。我會好好的,您和爸也要照顧好自己。”王浩強忍著淚水說道。
掛了電話,王浩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他的眼前不斷浮現出母親在烈日下辛勤勞作的畫面,那畫面如同一把刀,狠狠地刺痛著他的心。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不再如此辛苦。
日子一天天過去,王浩每個月都會把大部分工資寄回家里。他能想象到父母收到錢時欣慰的表情,能想象到妹妹在學校里可以安心讀書。他的生活依然艱苦,但他的內心卻充滿了希望。他在珠海這座城市里,像一顆頑強的小草,努力地生長著。
有一天,王浩在分揀包裹時,發現了一個寄往他家鄉青山村的包裹。那熟悉的地址讓他心中一動。他小心地捧著包裹,仿佛捧著一份珍貴的禮物。他想,這也許是某個在外打拼的老鄉給家里寄的思念吧。這讓他更加想念家鄉,想念家人,但他知道,自己現在的努力都是為了有一天能風風光光地回到家鄉。
在快遞公司的日子里,王浩經歷了無數的酸甜苦辣。他見過清晨珠海城市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快遞車上,也見過深夜街頭孤獨的路燈照著自己疲憊的身影。他在汗水中成長,在挫折中堅強。他知道,自己的人生也許并不輝煌,但每一份努力都是為了家人,為了那遙遠山村中溫暖的家。而他,也將在這條平凡的快遞之路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書寫屬于自己的人生百態。
《快遞小哥王浩贊》
青年離鄉為家忙,快遞生涯志似鋼。
分揀包裝精且細,運輸投遞穩而強。
酸甜苦辣皆嘗遍,友愛真誠亦放光。
心懷親故情無盡,平凡之路綻芬芳。
——南離夫子(2024-11-7周四11:21)
譯文如下:
《快遞小哥王浩贊》
年輕的王浩離開家鄉,是為了家人而忙碌奔波。在快遞這個行業中,他有著鋼鐵般的志向。
在分揀包裹和包裝物品的時候,他既精準又細致。在運輸和投遞的過程中,他既穩定又強大。
他嘗遍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各種滋味,他的友愛和真誠也同樣散發著光芒。
心中懷著對親人、故友的無盡深情,在這平凡的道路上綻放出屬于自己的芬芳。
——南離夫子(2024-11-7周四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