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大同的一個偏遠小村落里,時光仿佛在這里留下了深深的痕跡。這個村落四周被連綿起伏的山巒環繞,山上的樹木在四季的輪回中變換著顏色,像是大自然手中五彩斑斕的畫卷。村莊里,錯落有致的窯洞是村民們的棲息之所,每到做飯的時候,煙囪里升起裊裊炊煙,在微風中緩緩飄散,那是一種獨屬于鄉村的寧靜與祥和。
1991年,馬一鳴就出生在這個小村莊,不過在他還未降臨人世之時,爺爺便已離世。爺爺生前是個硬朗的莊稼漢,常年的勞作讓他皮膚黝黑,手上布滿老繭,性格憨厚老實,是家里的頂梁柱。爺爺的離世,只留下奶奶獨自支撐著這個家。奶奶那時已年近六十,歲月在她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皺紋,像是一道道溝壑,記載著生活的磨難。她的背有些駝,那是多年勞作的結果,身體雖然瘦弱,但眼神中透著堅毅,是個堅強的女人。那是一個艱苦的年代,貧窮像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籠罩在這個家庭上空。90年代的風,吹來了廣東大開發的消息,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在馬一鳴父母心中激起了千層浪。他們聽聞廣東深圳的工廠里處處是機會,仿佛那里的土地都流淌著黃金,賺錢易如拾芥。
馬一鳴的父親,馬強,30歲左右,身材魁梧,濃眉大眼,有著山里人的質樸和勤勞,性格堅韌。母親,李秀花,28歲,面容清秀,卻因常年操勞有些憔悴,眼神中總是帶著對家人的關愛,性格溫柔善良。
一個午后,陽光灑滿了窯洞前的小院。馬一鳴和妹妹正在院子里幫奶奶擇菜,突然聽到村部的大喇叭在喊:“馬一鳴,你奶奶、你和你妹妹,快來村部接電話,你爸媽打來的。”馬一鳴一聽,眼中瞬間閃過驚喜,扔下手中的菜就往村部跑,邊跑邊喊:“奶奶,爸媽的電話!”妹妹也趕忙起身,拉著奶奶的手,快步跟在后面。
到了村部,馬一鳴喘著粗氣,一把抓起電話,聲音有些顫抖地喊:“爸,媽!”電話那頭傳來母親熟悉又溫柔的聲音:“一鳴啊,你和奶奶、妹妹都還好吧?有沒有想爸媽?”馬一鳴的眼眶一下子紅了,他緊緊握著電話,說:“媽,我們都好,就是很想你們。你們在那邊怎么樣?”母親在電話那頭沉默了一下,帶著一絲哽咽說:“兒子,爸媽在這邊干活可累了,但是一想到你們,就覺得渾身都是勁兒。你們在家要好好的,聽奶奶的話。”
奶奶在一旁眼眶也濕潤了,她接過電話,聲音有些沙啞地說:“強子,秀花,你們別太累著自己,家里都好,你們不用擔心。”父親的聲音從電話里傳來:“媽,您辛苦了。我們在這邊掙錢呢,等掙夠了就回去。一鳴和一琳有沒有闖禍啊?”奶奶笑著說:“這倆孩子可懂事了,天天幫我干活,學習也沒落下。”
妹妹在一旁著急地跳著腳,喊著:“我要和爸媽說話!”馬一鳴把電話遞給妹妹,妹妹接過電話,帶著哭腔說:“爸,媽,我好想你們,你們什么時候回來呀?”母親在電話那頭安慰道:“丫頭,等爸媽掙了大錢,就回去接你們,給你買漂亮衣服,好不好?”妹妹用力地點點頭,盡管父母看不到,還是說道:“好,爸媽你們要早點回來。”
掛了電話,馬一鳴看著奶奶和妹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爸媽放心,好好學習,幫奶奶照顧好家。
父母走后,馬一鳴的童年便在奶奶的陪伴下度過。兄妹倆和奶奶相依為命,那座小小的窯洞,承載了他們所有的喜怒哀樂。窯洞外的土墻在歲月的侵蝕下斑駁陸離,仿佛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奶奶每天總是天不亮就起床,為兄妹倆準備好簡單的飯菜,然后就去田里勞作。
馬一鳴和妹妹也格外懂事。放學后,夕陽的余暉灑在鄉間的小路上,把兩個小小的身影拉得長長的。路邊的野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像是在為他們送行。他們一路小跑著回到家,放下書包就去幫奶奶干活。馬一鳴瘦小的身子拎著對他而言有些沉重的水桶,咬著牙向菜地走去。菜地旁的籬笆墻在夕陽下投下長長的影子,仿佛是一道艱難的關卡。他額頭上滿是汗珠,心里想著:“我要多干活,這樣奶奶就不用那么累了。奶奶為我們付出太多,我能做一點是一點,就像這夕陽每天都努力發光,溫暖大地。”
妹妹則在一旁幫著除草,小手被泥土弄得臟兮兮的,卻毫不在意。妹妹馬一琳扎著兩個小辮子,臉蛋紅撲撲的,眼睛像兩顆黑寶石一樣明亮,充滿了童真,性格活潑又懂事。馬一鳴看著妹妹忙碌的樣子,笑著說:“妹,你累不累呀?”妹妹抬起頭,臉上帶著汗珠,笑嘻嘻地說:“哥,我不累,咱們多幫奶奶干點活,奶奶就能多休息會兒。”
但不管生活多苦,兄妹倆都沒忘記學習。每天晚上,昏黃的燈光在窯洞里搖曳,燈光映照在窯洞粗糙的墻壁上,光影斑駁。馬一鳴和妹妹坐在簡陋的書桌前。那書桌不過是一塊木板搭在兩個土墩上,桌面坑洼不平。妹妹年紀小,寫字的時候總是皺著著眉頭,努力地把字寫在那破舊的作業本上。馬一鳴則會把妹妹拉到身邊,輕聲說:“妹,你看,字要這樣寫才好看。”說著,他一筆一劃地示范給妹妹看,看著燈光下飛舞的灰塵,心里想著:“我要好好教妹妹,我們都要好好學習,不能讓爸媽失望,這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機會,就像這燈光雖然微弱,卻能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馬一鳴長得瘦瘦高高的,眼睛炯炯有神,透著一股機靈勁兒,性格沉穩又有擔當。周末的時候,陽光透過窯洞的小窗灑在他們身上,塵埃在空氣中飛舞,像是無數個小精靈。窗外,院子里的老母雞帶著小雞在覓食,嘰嘰喳喳地叫著。馬一鳴拿著課本,大聲地朗讀著課文,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用鉛筆做個記號,陽光照在課本上,有些字被光影遮住,他心里想:“這道題有點難,不過我不能放棄,我要弄明白,知識就是力量,我得靠它走出這個小村子,就像陽光能穿透云層一樣,我要沖破眼前的困境。”
妹妹在一旁做算術題,她掰著手指頭,嘴里嘟囔著計算的數字。有時候,遇到難題,兩人就會一起討論。馬一鳴會撓撓頭,眼睛盯著題目,思考片刻后說:“妹,你看這道題,我們可以這樣想……”妹妹則睜大眼睛,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點頭。馬一鳴看著妹妹認真的樣子,看著窗外湛藍的天空,心想:“妹妹也很努力,我們一定要一起進步,天空那么廣闊,我們也有廣闊的未來在等著。”
冬天,窯洞內寒冷刺骨,墻壁上結了一層薄薄的霜花,像是大自然繪制的冰冷畫卷。他們的小手凍得通紅,但依然緊緊地握著筆。馬一鳴哈一口熱氣在手上,熱氣在冰冷的空氣中瞬間消散,然后他繼續書寫,心里念叨著:“這點冷算什么,我不能被這點困難打倒,我要學習,為了家人。就像這窯洞能抵御寒冬一樣,我也要堅強起來。”
夏天,悶熱的空氣讓人喘不過氣來,蚊蟲在身邊嗡嗡亂飛,窯洞外的樹上蟬鳴陣陣,仿佛在演奏一場嘈雜的交響曲。妹妹被蚊子叮了,胳膊上起了紅包,她只是撓撓,又繼續看書寫字。馬一鳴心疼妹妹,看著窯洞頂那只正在結網的蜘蛛,心里想著:“我們一定要努力,以后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不再受這樣的苦,就像蜘蛛織網一樣,我們要編織自己美好的未來。”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的難度也在增加。馬一鳴上了中學后,課程變得繁重起來。每天晚上,他都會在那盞昏暗的燈下學習到很晚。燈光昏黃如豆,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周圍的黑暗像是要將這一絲光亮吞噬。他的眼睛因為長時間看書有些酸澀,但他沒有放棄。有一次,為了一道物理題,他苦思冥想了幾個小時。他在紙上不停地畫著受力分析圖,眉頭緊鎖,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窗外,夜空中的星星稀疏而黯淡,仿佛也在為他發愁。他心里想:“這題到底怎么解?我就不信我做不出來,我一定要攻克它,這是對我的考驗,就像這黑夜中總有星星在閃爍,我也要找到解題的思路。”
這時的馬一鳴,臉龐略顯消瘦,眼神中多了幾分執著。奶奶心疼地走進來,看到馬一鳴辛苦的樣子,輕聲說:“一鳴啊,別太累了,休息一下吧。”馬一鳴抬起頭,看著奶奶慈祥的面容在昏黃燈光下更顯溫暖,笑著對奶奶說:“奶奶,我快解出來了,等會兒再睡。”說完,又低下頭繼續鉆研。
妹妹也同樣努力,她的語文成績不太好,尤其是作文。于是,她每天都會讀一些優秀的作文選,坐在窯洞門口,陽光灑在她身上,周圍是盛開的野花,五彩斑斕,花香四溢。她會把好詞好句抄在一個小本子上。晚上睡覺前,她會拿著小本子背誦,看著窗外皎潔的月光灑在院子里,如同鋪上了一層銀霜,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她知道只有好好學習,才能不辜負奶奶和在遠方打工的父母。馬一鳴看在眼里,看著月光下妹妹認真的剪影,心里想著:“妹妹這么努力,我更要加油了,我們都要為這個家爭氣,這月光就像我們的希望,照亮我們努力的方向。”
日子就這樣在忙碌中一天天過去,馬一鳴和妹妹在奶奶的教導下,努力學習。在學校里,他們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老師經常表揚他們,同學們也對他們投來敬佩的目光。學校的操場邊,綠樹成蔭,微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像是為他們鼓掌。馬一鳴深知學習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他總是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那破舊的課本被他翻了一遍又一遍,每一個字都仿佛是他通向未來的鑰匙,他走在校園的小道上,看著周圍熟悉的環境,心里默默念著:“我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走出大山,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就像這校園里的小路,通向遠方,我的未來也有無限可能。”
時間如白駒過隙,馬一鳴迎來了高考。考試那天,陽光熾熱,仿佛要把大地烤焦。校園里的水泥路被曬得發燙,路邊的花草都有些蔫蔫的。18歲的馬一鳴走進考場,他身姿挺拔,眼神堅定,帶著一絲緊張。考場里安靜得只能聽見自己的心跳聲,他望著窗外刺眼的陽光,心中有些緊張,他深吸一口氣,告訴自己:“不要緊張,這是我多年努力的結果,我一定可以發揮好,這是改變命運的時刻,就像這熾熱的陽光是對我考驗的火焰,我要穿越它。”
在考場上,他全神貫注地答題,手中的筆像是有了靈魂,在試卷上飛快地舞動。當最后一門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馬一鳴走出考場,望著湛藍的天空,天空中幾朵白云像棉花糖一樣飄浮著,他心中充滿了期待,心想:“我終于完成了高考,我的未來要開始新的篇章了,希望我的努力能得到回報,這天空就像我的未來,廣闊而美好。”
終于,喜訊傳來,馬一鳴考上了中國政法大學。整個村莊都為之沸騰,奶奶高興得合不攏嘴,眼中閃著淚花,逢人便說:“我家一鳴有出息啦!”馬一鳴拿著錄取通知書,站在窯洞前,看著周圍熟悉的一切,遠處山巒起伏,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他看著奶奶和妹妹,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是他人生的一個新起點,也是對家人多年付出的最好回報,心里想著:“我做到了,爸媽、奶奶,我沒有辜負你們的期望,我會繼續努力的,這山水見證了我的成長,我會帶著家鄉的希望前行。”
大學的生活豐富多彩,但馬一鳴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同時,他也知道家里的經濟狀況,所以一有機會就去勤工儉學。學校的圖書館是他經常去的勤工地點,那里空間開闊,書架林立,彌漫著紙張和油墨的味道。燈光柔和而明亮,灑在一排排書脊上,泛出淡淡的光暈。
有一次,他在整理書架,旁邊的同學好奇地問他:“你功課這么忙,怎么還來這里打工啊?”馬一鳴一邊把書擺整齊,一邊微笑著回答:“我得自己掙學費和生活費呢,不能老讓家里操心。”他的眼神里透著堅定,手上的動作不停。同學又說:“那多累啊,你這樣學習時間不就少了?”馬一鳴頓了一下,看著手中的書,若有所思地說:“是會累點,但我不能放棄這個機會。我家條件不好,每一分錢都來之不易。而且,在這里干活還能順便看書,也不耽誤學習。”他的臉上露出一絲滿足的神情,仿佛這忙碌的生活正是他前進的動力。
還有一回,他在學校食堂幫忙收拾碗筷。食堂里人聲嘈雜,餐盤碰撞的聲音不絕于耳,地上也有些水漬和食物殘渣,顯得有些臟亂。馬一鳴穿著圍裙,在餐桌間穿梭,額頭上沁出了汗珠。一位食堂的工作人員看他辛苦,對他說:“小伙子,你歇會兒吧,別太累了。”馬一鳴搖搖頭,笑著說:“沒事兒,阿姨,我能行。我得抓緊時間多干點,這樣才能多掙點錢。”他的眼神中沒有絲毫抱怨,只有對生活的積極面對。
在課余時間,馬一鳴依然如饑似渴地學習法律知識,圖書館里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22歲的他,面容更加成熟穩重,眼神中充滿了對知識的渴望。圖書館的窗外,是一片翠綠的草坪,四季常青,還有幾棵高大的梧桐樹,春天的時候,滿樹繁花。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陽光透過窗戶灑在他身上,他沉浸在書的海洋里,時而皺眉思考,時而奮筆疾書,看著窗外的美景,心里想著:“法律是公正的,我要學好它,將來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發聲,就像這窗外的陽光和美景,給人希望,我要成為傳遞正義的使者。”他知道法律是公平與正義的捍衛者,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其中的一員。
大學畢業后,馬一鳴懷揣著夢想來到當地的一家法律事務所面試。那是一座位于繁華地段的寫字樓,寫字樓外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喧囂聲不絕于耳。街邊的店鋪琳瑯滿目,霓虹燈閃爍。馬一鳴站在樓下,望著高聳的大樓,大樓在陽光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心中有些忐忑,心想:“這里就是我夢想開始的地方嗎?我真的可以嗎?會不會失敗?這繁華的世界讓我有些迷茫,但我不能退縮。”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略顯陳舊的西裝,深吸一口氣,走進了大樓。此時的他,身姿矯健,穿著整潔的西裝,雖有一絲青澀,但眼神中透著自信。
面試室里,幾位面試官表情嚴肅地坐在桌前。室內的燈光有些明亮,白晃晃的,墻壁上掛著一些法律相關的字畫,給人一種莊重的感覺。馬一鳴緊張地坐在椅子上,雙手微微顫抖,但他還是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看著墻上那些字畫,心里默念:“不要慌,把自己的實力展現出來,你可以的,這些字畫就像在為我加油。”
面試官開始提問,第一個面試官問道:“馬先生,你能簡單說一下你對法律的理解以及為什么選擇法律專業嗎?”馬一鳴清了清嗓子,認真地回答道:“我認為法律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石,它能保障每個人的合法權益。我選擇法律專業,是因為我在成長過程中,看到了身邊很多人因為不懂法律而遭受不公,我希望自己能成為為他們發聲的人。”
其他面試官陸續提問,馬一鳴都一一認真作答。當最后一個問題回答完畢,馬一鳴長舒了一口氣,他看到面試官們微微點頭,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心想:“看來有希望,希望我能被錄用,這就像在迷宮中找到了出口。”
幾天后,馬一鳴收到了事務所的錄用通知,他激動得熱淚盈眶。他第一時間打電話告訴奶奶和妹妹這個好消息,電話那頭,奶奶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好孩子,奶奶就知道你行,你要好好干啊!”馬一鳴用力地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站在租住的小房間窗前,看著窗外城市的夜景,燈火輝煌,車水馬龍,心里想著:“我會努力的,奶奶,這是我新的征程,我會為了我們的家,為了正義而努力,這城市的燈火就像我的夢想,璀璨而閃耀。”
在事務所實習的日子里,馬一鳴像一塊海綿一樣,拼命地吸收著實踐經驗。他跟著前輩們處理各種案件,從簡單的民事糾紛到復雜的刑事案件。事務所的辦公室里,文件堆積如山,燈光常常亮到很晚。他認真地整理文件,分析案情,和當事人溝通。
在一次民事賠償案件中,馬一鳴跟著前輩去見當事人。那是個小雨淅瀝的陰天,街道濕滑,行人腳步匆匆。他們來到當事人家中,那是一個有些破舊的小區,樓道里昏暗潮濕,散發著一股霉味。當事人是一位年邁的老人,大概70多歲,頭發花白,臉上布滿皺紋,身體瘦弱,眼神中滿是無助和悲傷,坐在那有些破舊的沙發上,身影顯得更加單薄。
馬一鳴看著老人,心里很難過,輕聲問道:“大爺,您能詳細說說這起交通事故的情況嗎?”老人抬起頭,眼中含淚,聲音顫抖地說:“小伙子,我這把老骨頭了,走在路上被車撞了,可那司機不認賬,我也不知道該咋辦啊。”
馬一鳴聽了,暗暗發誓一定要為老人討回公道,心里想著:“老人太可憐了,我學了這么久法律,就是要幫助這些弱勢群體,我不能讓他失望,這雨就像老人的悲傷,我要為他撐起一把傘。”他仔細地詢問老人事故的細節,記錄每一個重要信息,眼神中充滿了專注和決心。
就在這時,馬一鳴的手機響了,一看是媽媽打來的。他走到一邊,按下接聽鍵,媽媽溫柔的聲音傳來:“一鳴啊,最近怎么樣?工作順不順利?”馬一鳴看著老人,輕聲說:“媽,我在處理一個案子呢,當事人特別可憐,被車撞了司機還不認賬。”媽媽在電話那頭嘆了口氣:“孩子,你做的是好事,爸媽都為你驕傲。你自己也要注意身體,別太累著了。”馬一鳴笑了笑:“媽,我知道。你們在那邊怎么樣?”媽媽說:“我們都好,就是想你。你有空多給家里打電話,特別是奶奶,總念叨你呢。”
掛了電話,馬一鳴深吸一口氣,回到老人身邊繼續詢問。
在與對方律師交涉的過程中,對方律師的辦公室裝修豪華,巨大的落地窗透進來明亮的光線,與他們簡陋的事務所形成鮮明對比。對方律師30多歲,穿著精致的西裝,戴著金絲眼鏡,眼神犀利,言辭中滿是對馬一鳴他們的輕視:“你們這種小事務所,別浪費時間了,這案子明擺著對你們不利。”馬一鳴緊緊握住拳頭,指甲都嵌進了掌心,他深吸一口氣,讓自己鎮定下來,目光堅定地回應:“法律不是靠事務所大小來評判的,我們有證據,有事實,一定會為老人討回公道。”
看著被告方律師那傲慢的神情,我心中燃起的不僅是為老人討回公道的怒火,更是對這種恃強凌弱行為的痛恨。每一個證據、每一句證詞,都像是我手中捍衛老人尊嚴的武器,我絕不能讓老人失望,他就像我在家鄉的奶奶一樣,是需要我守護的弱勢群體。
回到事務所,馬一鳴和前輩們一起日夜研究案件細節。昏暗的燈光下,文件鋪滿了桌子,馬一鳴眉頭緊皺,眼睛布滿血絲,但眼神中的執著絲毫未減。他指著資料對前輩說:“李哥,這里有個時間點很關鍵,我們可以從這入手調查監控。”前輩拍了拍他的肩膀:“一鳴,你很細心,就按這個方向查。”
經過艱難的調查和證據收集,終于迎來了庭審。法庭莊嚴肅穆,馬一鳴坐在辯護席上,心跳如鼓,但他想起老人那無助的眼神,便充滿了力量。
在法庭上,馬一鳴坐在辯護席上,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領,神色莊重地開始了他的辯護。
“尊敬的法官大人,各位陪審團成員。今天,我們站在這里,是為了一位無辜受害的老人尋求公正。這位老人,在本該安享晚年的時候,卻遭受了如此巨大的痛苦。”馬一鳴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在安靜的法庭中回蕩,他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最后落在了老人身上,眼神中充滿了溫情與堅定。
就在我們準備將關鍵證據提交法庭時,卻發現部分監控錄像出現了不明原因的損壞,我們懷疑是對方律師從中作梗。但幸運的是,一位勇敢的目擊證人提供了他當時用私人設備錄制的畫面,成為了我們新的關鍵證據。
“事發當日,根據老人的陳述以及我們收集到的現場證據,可以清晰地還原事情的經過。
老人在正常行走于人行道時,被告駕駛的車輛超速行駛且違反交通規則,沖向了毫無防備的老人。這一點,有監控錄像為證,雖然錄像畫面有些模糊,但關鍵的時間點、車輛行駛軌跡以及碰撞瞬間都明確地指向被告的責任。”馬一鳴一邊說著,一邊示意助手將整理好的監控畫面關鍵截圖展示給大家看。
“不僅如此,我們還有現場的目擊證人。盡管對方試圖對證人進行干擾,但正義的力量讓這些善良的人們勇敢地站了出來。他們的證詞與監控畫面相互印證,形成了完整的證據鏈。”馬一鳴看向證人席,向那些挺身而出的人們微微點頭表示感謝。
“然而,被告方卻試圖推卸責任,這種行為是對法律尊嚴的踐踏,更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老人如今身體每況愈下,醫療費用高昂,精神上也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他在事故之前,還是一個能自理生活、享受平淡幸福的老人,可現在呢?他每天都在病痛和無助中度過。”馬一鳴的聲音有些哽咽,他再次看向老人,老人眼中閃著淚花,那滿是皺紋的手微微顫抖著。
“法律是公正的天平,不會因為任何一方的狡辯而傾斜。我們要求被告承擔起應有的責任,賠償老人的醫療費用、精神損失費等一切損失。這不僅是對老人的補償,更是維護法律尊嚴、社會公平正義的必要之舉。我們不能讓這樣一位可憐的老人在遭受了身體的創傷后,還要在經濟和精神上繼續承受痛苦。”馬一鳴的言辭越發激昂,每一個字都如同重錘,敲擊在法庭的每一個角落。
對方律師試圖反駁,提出一些無關緊要的細節問題,但馬一鳴早有準備。他依據法律條文和證據,有條不紊地一一回應,不給對方任何可乘之機。他的眼神始終堅定地盯著對方,仿佛在無聲地告訴對方:正義必將得到伸張。
當法官宣判老人勝訴時,老人激動地抱住馬一鳴,泣不成聲。馬一鳴的眼眶也濕潤了,他知道,這是正義的勝利。這之后,馬一鳴在業內逐漸有了名氣,越來越多的人來找他幫忙。
有一次,一個年輕的創業者找到他,滿臉愁容地說:“馬律師,我的創意被合作伙伴剽竊了,我的心血啊!”馬一鳴看著他,眼神中充滿了同情和決心,說道:“別擔心,我們一定找出證據,維護你的權益。”在調查過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礙,當馬一鳴找到一位重要證人時,對方竟派人在證人下班路上進行圍堵,試圖用暴力威脅證人保持沉默。馬一鳴及時報警,才確保了證人的安全,也讓證人更加堅定了為正義發聲的決心。
但馬一鳴沒有退縮,他四處尋找線索,在悶熱的地下室翻找資料,在深夜的街頭尋找證人。
就在馬一鳴為這個案子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又接到了爸爸的電話。“一鳴,聽說你最近接了個大案子,難度不小啊。你要是太累了,就緩一緩,別把自己逼得太緊。”馬一鳴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說:“爸,我不能停,這個創業者太冤了,我得幫他。”爸爸在電話那頭欣慰地說:“好兒子,爸爸支持你。對了,你妹妹最近學習也很努力,經常念叨你呢。”馬一鳴笑了:“替我告訴妹妹,讓她好好學習,我有空就回去看她。”聽到爸爸的聲音,馬一鳴心中一陣溫暖,這些天為了案子奔波的疲憊仿佛都減輕了許多。爸爸的關心就像黑暗中的明燈,讓馬一鳴在這復雜艱難的法律斗爭中,有了更多的力量和勇氣。
最終,馬一鳴找到了關鍵證據,幫助創業者贏得了官司。創業者感激不已,送來錦旗,上面寫著“正義之劍,法律之光”。馬一鳴把錦旗掛在事務所的墻上,他看著錦旗,心里想著:“這是對我的鼓勵,也是對我的鞭策,我要繼續為正義而戰。”
隨著時間推移,馬一鳴的事業蒸蒸日上,但他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些大公司試圖用高薪聘請他,讓他為不正當的利益服務。馬一鳴嚴詞拒絕,他對家人說:“我不能違背自己的良心,我要站在正義這一邊,不管誘惑多大。”
他依然堅守在原來的事務所,繼續處理那些為弱勢群體維權的案件。他時常回到家鄉,給村里的孩子們講述法律知識,告訴他們法律可以改變命運,要做一個正直的人。在那片熟悉的土地上,他看著孩子們純真的眼睛,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也看到了未來充滿希望的曙光,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有一回,馬一鳴正在給孩子們講法律案例,手機突然響了,是妹妹打來的。“哥,你什么時候回來呀?我們都好想你。”馬一鳴笑著說:“丫頭,哥忙完這陣就回去。你在學校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好玩的事?”妹妹興奮地說:“哥,我在學校參加了法律知識競賽呢,得了獎,我想成為像你一樣的人。”馬一鳴眼眶濕潤了:“妹妹真厲害,哥為你驕傲。你要繼續努力,等哥回去,咱們好好聊聊。”
掛了電話,馬一鳴看著孩子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在處理這些案件的過程中,他深刻意識到,每一個不公的背后,都可能是一個家庭的破碎和無數人的痛苦。法律不僅僅是條文和規則,它是社會良知的底線,是我們守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我們作為法律人,肩負的責任重大,每一次勝訴,都可能是為這個社會的公平正義注入一股新的力量,讓更多人相信,正義或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
《贊馬一鳴》
山村貧苦地,一鳴志如鋼。
求學寒窯苦,逐夢法途長。
正義心中守,親情夢里藏。
助人終不悔,英名耀梓鄉。
——南離夫子(2024-11-13周三20:57)
譯文如下:
《贊馬一鳴》
在那貧困艱苦的山西大同偏遠山村里,馬一鳴自幼便生活于此。他雖身處這樣艱難的環境,可志向卻如同鋼鐵一般堅定,從未有過絲毫動搖。
他年少時在那條件簡陋、寒冷逼人的窯洞中刻苦求學,面對諸多困難也不曾放棄。而在追逐法律夢想的道路上,更是充滿了艱辛與漫長的挑戰,他卻一路堅定地走了下來。
馬一鳴始終將正義牢牢地堅守在心中,無論面對何種情況,都以維護公平正義為己任。同時,對家人的那份深厚親情,也時刻深藏在他的夢里,即便在外拼搏,也從未忘卻家人的期盼與付出。
他全心全意地幫助那些需要法律援助的人,從來沒有過后悔之意。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與堅持,他的美名在家鄉四處傳揚,如同閃耀的光芒,照亮了那片他成長的土地。
——南離夫子(2024-11-13周三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