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眾人均是可惜沈茯苓這一脈的天賦無人繼承。從沈茯苓的祖母開始,這一脈在醫術,蠱,毒,三樣之中總有一樣是絕佳資質,如今沈春陽對這三樣均是天賦平平,沈春福又生病,沈茯苓這一脈若是就此沉寂,著實令人惋惜。
沈春福好全了,就有了繼承天賦的可能,不論孩子有沒有,起碼健健康康的,若是無靈根,能學會醫術和一些強身健體的武術,在凡人界也會活的好好的。若是有靈根,即使靈根資質差,他們神曲谷總有一樣適合孩子,起碼在漫長的生命里有自己的方向有價值,才不會走歪路;資質靈根均好的話,便是錦上添花了。
如今沈春福已經在靈藥閣學習了三個月,剛開始,他們這些小蘿卜頭以及其他不識字的新弟子們一起學習這個世界的文字,多虧打小娘胎里天材地寶的養著,沈春福也有了過目不忘的本事,是以學的還算輕松,只可惜會認也得會寫,過目不忘不代表書寫就沒問題,每日回家勤學苦練,但不到一月就已經掌握了寫法,再之后便每日回家練習書法,倒是漸漸的有了自己的風格,柔和又不失鋒利。
基礎文字掌握后,便開始學習《神農本草經》,其中藥材共分三品,上中下,下品藥材偏性厲害,偶爾會用來以毒攻毒,本草經中各種凡藥、靈草的藥理藥效,學會炮制凡藥和靈藥,使草藥發輝最佳效果,沈春福于此事上可謂是天賦異稟,不到一年,這世間常見草藥、動物藥、以及礦藥、蟲藥其用藥部分、功效、禁忌已經爐火純青,這也得益于沈春福的母親有足夠多的藥物讓她一一辨別,沈茯苓更是將曾經的心得和經驗手札一一交給沈春福,不僅如此,每三天便會帶著沈春福在這西域山脈四處游走教習,東方不亮西方亮,大兒子沒天賦,小女兒天賦卻高到令人發指,一點就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勤學好問,真真是誰教誰高興,誰教誰有成就感。
但沈春福并未因此提前去凡醫閣學習,反而更是時常待在靈藥閣的藥劑室里琢磨這些藥材怎樣搭配更好,凡草和靈草究竟怎樣融合效果更佳,也能充分發揮藥物價值,沒想到讓沈春福折騰出來了不少新的配方,但這些配方對于修仙之人來說有些微不足道,沈春福并不在意,只要對凡人更有用就好了。
這才參加靈藥閣的考核,進入凡醫閣,先學習《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黃帝內經·靈樞篇》等著作,其中涉及到的人體十二經脈和常見365穴位乃是日后行醫問診重中之重,沈春福不敢懈怠分毫,即便過目不忘,也還是自己問母親要了只傀儡,在其身上繪制十二經脈及穴位,越是學習越發現脫不開陰陽五行,其內在世界屬實瑰麗輝煌,讓人流連忘返,沈春福有時甚至會覺得上一世沒有學習中醫太遺憾了,那可是五千年的文化結晶。
但也慶幸自己來此,畢竟誰又能想到,自鴻蒙混沌時期父神盤古開天辟地之后,其精、氣、神六分三化,成型為伏羲、神農、女媧;化型為三清:元始、靈寶、道德。后上古時期,伏羲大神開創仙界,女媧大神和泥造人開創人界,神農大神則以自身靈力創造出圣獸白虎;白虎以自身神通,創出千百獸類以及飛禽昆蟲,掌管獸類,人獸和睦相處,統稱凡間;月神望舒則讓魑魅魍魎坐守陰間是為“地中地”;至此分為三界仙、人、鬼。
戰神刑天不滿天帝羲和與其開戰,后被封印于萬里大荒不周山,誰知水神共工與火神祝融二人不和,共工戰敗后氣憤無比撞裂了不周山中支撐天地的擎天巨柱,天地浩劫降臨,鴻鈞老祖施展無上道法以“金、木、水、火、土”五行靈力維持束縛,女媧大神尋玄龜,斬其四肢固定大地四角,因迫于無奈不忍太古巨獸消亡,將其生命元魂融于大海,借化水靈得以重生。
又收集蒼天中所凝結而成的精髓元晶煉五彩神石舍身舉石補天洞,終將沉睡中燭龍驚醒拯救眾生,隔開天地、乾坤、陰陽相合之勢,后讓鴻鈞老祖在九重天之上開劈出一重天是為“天外天”,呼出神息將女媧真元神識復原,傳命眾神無事者盡居天外天,眾神神隱,神農代替女媧掌管凡間,神農慈心仁厚,為萬眾浮生著想,專治于醫理之道,嘗盡天地億萬毒草,不想神軀也無法抵抗,最終肉身在南際山化成石像,真元借由青龍龍身所化神樹“建木”直入天外天,真身在建木頂端吸取天界清氣與建木本身的自然靈氣休養生息。
神農氏后人遂在南際山附近居住,數萬年過去,曾經的南際山如今的神曲谷竟是沒多少人知道了。
沈春福自然也不知曉,但是神曲谷中神農大神所留著作她在神曲閣頂層見過不少,只可惜以她如今還未踏入修真界的小身板,無法探查,至于神農大神為凡人所著醫術,神農氏后人早已使其流傳于人間,沈春福在凡醫閣所學便是。
在傀儡身上扎針不下數萬遍之后,沈春福終于對自己下手了,這一年,沈春福身上的針眼就沒少過,沈茯苓無意間發現后也沒說什么,作為醫修,這般潛心鉆研才是醫修之本,她不會因為心疼女兒就去阻礙女兒成長,嬌弱的花哪里有擎天巨木抵抗狂風暴雨來的穩妥。
第三年,也就是沈春福六歲,神曲谷外烏泱泱排了很長的隊伍,這一日是本月為凡人免費診治的日子,且只治疑難雜癥,當然壽數已盡之人,他們最多是免除其痛苦,但壽命可是改不了的,其余要求來此的眾人也是一清二楚,這都是千年來的習俗了。
只見云醫亭外擺了數十張桌子,只有一張影影綽綽的根本看不見大夫在哪,有人疑惑,該不會這張無人吧?熟知的人笑了笑,
開口解釋:“此處是小沈大夫的位置,別看小沈大夫才六歲,但醫術絕對不比多年的老大夫弱,尤其是一手針灸之術,一通扎完,可謂是多年臥床下地走,百日咳喘立刻消,斷骨斷臂復可得,真乃神人也。”
“這般厲害嗎?”
方才說話之人但笑不語,看的旁人是越發多了些許好奇,只等著小沈大夫出面,見見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