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寧靜的小村莊邊緣,有一座破舊的小茅屋,周圍雜草叢生,籬笆墻也歪歪斜斜。這里住著一位人族老奶奶,她的眼睛早已失明,每日只能坐在屋前,在記憶中拼湊著世界的模樣。她的臉龐布滿了歲月的皺紋,那是生活苦難留下的痕跡,每一道溝壑里都藏著無盡的思念。
墨泠偶然路過這個小村莊,她看到了這位孤獨的老奶奶。她靜靜地站在不遠處,看著老奶奶那落寞的身影,心中涌起一陣憐憫。墨泠走近老奶奶,輕聲問道:“老奶奶,您一個人在這里,不孤單嗎?”
老奶奶微微顫抖了一下,聽到聲音后,她那渾濁的眼睛似乎在努力尋找著方向,“是哪位好心人啊?唉,我在等我的兒子呢,他去參軍了,說等打完仗就回來陪我。”
墨泠心中一酸,她已經知道老奶奶的兒子再也回不來了,但看著老奶奶那滿是期待的神情,她不忍心說出口。她在心中思索著,怎樣才能給這位可憐的老人一些慰藉。
墨泠蹲下身來,握住老奶奶的手,“老奶奶,您一定很想念他吧。”
“是啊,我每天都在想,不知道他在外面怎么樣了,有沒有受傷,有沒有吃飽。”老奶奶說著,眼中泛起了淚花。
墨泠看著老奶奶,下定決心要為她做些什么。她起身走到茅屋后的竹林里,摘下一片翠綠的竹葉。回到老奶奶身邊后,她施展法術,將竹葉幻化成老奶奶兒子的模樣。
老奶奶似乎感覺到了什么,“是……是我的兒子嗎?”
墨泠輕聲說:“是的,娘,我回來了。”她模仿著兒子的聲音,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溫暖而親切。
老奶奶激動地伸出手,墨泠將幻化的“兒子”的手放在老奶奶手中。老奶奶顫抖著撫摸著“兒子”的手,淚水順著臉頰滑落,“孩子,你終于回來了,你知道媽媽有多想你嗎?”
“娘,我也很想您,戰爭結束了,我可以一直陪著您了。”墨泠說道,她看著老奶奶,眼中也閃著淚花。
從那以后,墨泠每天都會帶著幻化的“兒子”來陪伴老奶奶。他們一起坐在屋前曬太陽,“兒子”會給老奶奶講戰場上的故事,當然,這些故事都是墨泠編造的,都是一些充滿希望和勇氣的故事,為的是不讓老奶奶擔心。
“娘,您知道嗎?我們在戰場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大家都沒有放棄。我們一起打敗了敵人,守護了我們的家園。”墨泠用“兒子”的身份說道。
“孩子,你真棒,娘就知道你是個勇敢的孩子。你有沒有受傷啊?”老奶奶關切地問。
“沒有,娘啊,我很好,那些小傷都不算什么。”墨泠回答。
有一天,老奶奶突然說:“孩子,你能陪娘去村子里走走嗎?娘好久都沒出去了。”
墨泠有些猶豫,她擔心幻化的“兒子”被其他人識破,但看著老奶奶那渴望的眼神,她還是答應了。
在村子里,村民們看到老奶奶和“兒子”,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但他們沒有說什么,只是默默地看著這對“母子”。
“兒子,你看,這是你小時候經常玩耍的地方,你還記得嗎?”老奶奶笑著說,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
“記得,娘啊,我在這里有好多美好的回憶呢。”墨泠回答,她看著周圍的一切,心中感慨萬千。
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奶奶的身體越來越差,但她的精神卻一直很好,因為有“兒子”的陪伴。
有一次,老奶奶生病了,躺在床上虛弱不堪。墨泠帶著“兒子”守在床邊。
“兒子,娘可能不行了,娘這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再見到你。”老奶奶虛弱地說。
“娘,您不要這么說,您會好起來的。”墨泠著急地說。
“孩子,如果娘走了,你要好好生活,不要太難過。”老奶奶叮囑道。
“娘,您不會離開我的,我還要一直陪著您呢。”墨泠的聲音有些哽咽。
在老奶奶生病的這段時間里,墨泠一直悉心照料著她,就像真正的兒子一樣。她用草藥為老奶奶治病,給老奶奶熬粥,陪老奶奶聊天。
終于,老奶奶的病情有所好轉。她拉著“兒子”的手說:“孩子,這次生病,娘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你是媽媽的全部,你知道嗎?”
“娘,我知道,我也離不開您。”墨泠說。
日子一天天過去,老奶奶的身體雖然時好時壞,但她的臉上始終帶著笑容。她和“兒子”一起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溫暖的日子。
然而,墨泠知道,老奶奶的時間不多了。她更加珍惜和老奶奶在一起的每一刻。
有一天,老奶奶把“兒子”叫到身邊,“孩子,娘有個心愿,你能幫娘實現嗎?”
“娘,您說,什么心愿?我一定幫您實現。”墨泠說。
“娘想再聽你唱一次小時候娘教你的歌。”老奶奶說。
墨泠愣住了,她不知道老奶奶教兒子唱的是什么歌。但她不想讓老奶奶失望,于是她輕聲唱起了一首溫柔的搖籃曲,那是她在妖界聽到的一首能帶來安寧的歌曲。
老奶奶聽著聽著,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孩子,你唱得真好,和小時候一樣。”
在老奶奶壽終正寢的那一天,她躺在床上,緊緊握著“兒子”的手。“兒子,娘要走了,娘很高興能和你度過這些美好的時光。你要好好的……”老奶奶的聲音越來越小,最后閉上了眼睛。
墨泠看著老奶奶離去,淚水止不住地流淌。她解除了“兒子”的幻術,讓老奶奶帶著美好的回憶離開。她知道,自己為老奶奶做的這一切,雖然是一個謊言,但卻給了老奶奶最后的幸福。
這時,昆侖鏡的聲音在墨泠腦海中響起:“主人,你獲得了第一份福報。你的善良和同情心,讓這個世界多了一份溫暖。”
其實在老奶奶提出那個要求時,墨泠就知道老奶奶已經知道了他兒子再也不會回來了,而身邊陪伴的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她都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