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競賽的日子一天天臨近,林曉雨和李明軒的合作也日益默契。他們選擇了一個關于環保的課題,旨在設計一個能夠減少校園內塑料垃圾的創新方案。林曉雨負責搜集資料和設計問卷,而李明軒則專注于實驗和數據分析。兩人經常在圖書館或者實驗室待到很晚,討論著每一個細節,力求完美。一天晚上,當他們再次在圖書館加班時,林曉雨突然提出了一個想法:“明軒,我們為什么不設計一個校園內的回收系統呢?這樣既能減少塑料垃圾,又能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李明軒的眼睛亮了起來:“這個主意太好了,我們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比如設置回收站,鼓勵同學們分類投放垃圾。”兩人立刻投入到了新的計劃中,他們開始設計回收站的布局,計算成本,甚至考慮到了如何通過校園媒體宣傳這個項目。隨著項目的逐漸成型,林曉雨和李明軒也感受到了壓力。他們知道,這個項目的成功不僅取決于他們的努力,還需要全校師生的支持。“曉雨,你覺得我們能成功嗎?”李明軒在一次深夜的討論后,有些疲憊地問。林曉雨堅定地看著他:“我相信我們能。只要我們用心去做,總會有人看到我們的努力。”李明軒被林曉雨的堅定感染,他點了點頭:“你說得對,我們不能放棄。”科學競賽的前一天,林曉雨和李明軒在校園里布置好了他們的回收站模型。他們還制作了宣傳海報,準備在競賽當天分發給評委和觀眾。競賽當天,校園里的氣氛異常緊張。各個團隊都展示了他們的項目,有的關于新能源,有的關于生物技術,每一個項目都充滿了創新和激情。輪到林曉雨和李明軒上臺了,他們互相鼓勵,然后自信地走上了講臺。他們的展示既專業又充滿熱情,他們詳細介紹了回收系統的設計理念和預期效果。展示結束后,評委們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林曉雨和李明軒都對答如流。他們的回答既準確又具有說服力,贏得了評委和觀眾的陣陣掌聲。最終,當評委宣布結果時,林曉雨和李明軒的項目獲得了一等獎。他們激動地擁抱在一起,所有的努力和壓力在這一刻都化為了喜悅。科學競賽的成功讓林曉雨和李明軒在校園里聲名大噪,他們的回收系統項目也被學校采納,開始在校園內實施。隨著項目的實施,林曉雨和李明軒的關系也更加親密。他們不僅是學習上的伙伴,更是彼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