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文的母親得的病是由非凡力量影響而得的,這一章我只所以花這么多筆墨描寫艾文和他的母親,因為夢境亦是真實,他們二人都是舊日時代真實存在的人。因為他們是普通人,所以不可能一直活下去。現在的他們是夢境中的形象,但這些人物所發生的故事是真實的。艾文與芙蘭卡一行人的交集是顧俊有意的安排,顧俊希望通過引導更多外面的意識和吳時雨產生交匯,引導她醒來。同時他也希望她能夠跨過自己心中的絕望,去到現實。而這一點靠她自己是做不到的,需要有外面的意識推她一把。讓她可以去面對舊日時代也是上一輪末日的自己等人失敗,這樣做也為是了應對新一輪的末日。這件事情顧俊之所以不自己做,因為他不確定自己是否真的能復活,擔心與吳時雨再次產生交集后,對方會因為自己的存在想要留在夢里而不愿醒來。畢竟目前他的意識已經有所蘇醒了,在這種情況下,夢境的顧俊已經不完全是根據吳時雨的意識營造的,已經是真實的自己的意識了。
在舊日時代遭遇了外神入侵后,好多的人都得了因為非凡能力造成的影響,得了各種免疫類系統類疾病,當然不只有這種類型。當時的犯罪率有所上升,因為疾病大幅度增加的緣故。)
芙蘭卡站在那里,臉上露出一絲猶豫的神情,她望著眼前這個前來求助的青年艾文,張了張嘴,最終還是坦誠地說道:“艾文,實不相瞞,我手中的資金狀況也并不寬裕,恐怕沒辦法直接借錢給你。”艾文的眼神里閃過一絲失望,但還是靜靜地聽著芙蘭卡接下來的話。
芙蘭卡接著說道:“不過,我可以告訴你一些在醫院省錢的小妙招。比如,你可以和醫生溝通,看看是否有一些療效相近但價格更為實惠的藥物可供選擇;在住院期間,自己準備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避免使用醫院提供的高價物品。還有,現在有不少慈善組織和公益平臺會為困難家庭提供醫療救助資金,你可以去這些地方申請捐助。”說著,芙蘭卡從口袋里掏出一張紙,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一些慈善機構的聯系方式和申請流程,遞給了艾文,“這些是我整理的一些可以獲得捐助的渠道,你可以按照上面的步驟去嘗試一下。另外,有些社區或者志愿者團體也會針對困難家庭開展募捐活動,你可以去問問。”
芙蘭卡心里其實也曾想過向魯魯戴借錢來幫助艾文,但他們一直都清楚這是在夢境世界中。在這個特殊的世界里,隨意借錢這種行為可能會引發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甚至會打破這個世界的某種平衡,所以她雖然動過這個念頭,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只是單純地給艾文提供了這些建議,并詳細解釋了自己手頭資金緊張的狀況,表明實在借不了錢。
艾文站在那里,靜靜地聽著芙蘭卡的話,其實他早就料到這個陌生人可能不會輕易借錢給他。但聽到芙蘭卡如此耐心地為他出謀劃策,他的心里還是涌起了一股暖流。盡管生活的重壓讓他疲憊不堪,但他還是努力地擠出一個微笑,說道:“謝謝您,我會再去考慮一下的。”艾文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無奈和堅定,他的母親正躺在醫院里,病情危急,而他唯一的一點積蓄還在來的路上被強盜無情地搶走了,這讓他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但芙蘭卡的這些建議,讓他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希望的曙光,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再去嘗試一下,為了母親,也為了自己。
在城市的喧囂之中,隱匿著一家別具一格的書店——綠木頭書店。這家書店從外觀上看,規模著實不大,店面面積較為狹小。然而,高昂的地價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空間,卻也賦予了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使得這里成為了眾人眼中的黃金地段,吸引著絡繹不絕的人流往來穿梭。
走進店內,其裝潢風格與店名完美契合,仿佛是從書中走出的古老世界。所有的書架都被均勻地刷上了一層深沉的綠色油漆,從書架的制作風格以及那些歲月留下的磨損痕跡來判斷,樣式簡潔質樸,沒有絲毫的華麗與繁雜,卻散發著一種歷史沉淀的韻味,堪稱名副其實的古董級存在。
層層疊疊的書本緊密地排列在書架之上,那些看似老當益壯的書架,承載著無數知識的重量,它們穩穩地站立著,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而前來探尋知識寶藏的客人們,在這狹小卻又充滿魅力的空間里穿梭,時不時會被精神矍鑠的書架遮擋視線,或是在擁擠的過道中側身而行,整個書店呈現出一種獨特的擁擠之美。
令人驚喜的是,在這一片擁擠之中,片片綠植頑強地從那些意想不到的夾縫中蓬勃生長出來。它們鮮嫩的枝葉在陳舊的書架和書本之間探出腦袋,為這個充滿古樸氣息的空間增添了一抹生機與靈動,使得整個綠木頭書店都彌漫著濃郁的古樸寧靜的氣味,宛如鬧市中的一片寧靜綠洲。
在如今這個紙質書逐漸式微的時代,想要在街頭尋覓到這樣一家堅守傳統的書店,實屬不易。店內擺放的那些古老書架,與當今流行的書架款式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它們沒有現代書架的精致與時尚,卻有著時間賦予的厚重感。即使與20年前的書架技術相比,也看不出絲毫的進步,但恰恰是這種原汁原味的古老模樣,讓人們只需一眼,便能真切地感受到它們經歷的漫長歲月,仿佛是歲月塵封的寶藏,靜靜地等待著有緣人的開啟。
在這座城市里,時光仿佛放慢了腳步,一個人短暫的一生之中,所目睹的城市風貌或許變化并不顯著。只有歷經百年以上的歲月洗禮,才能真正見證這座城市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與變遷。盡管無數人為了城市的建設前仆后繼,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但這座城市依然以一種緩慢而穩健的姿態,一步一個腳印地在時代的浪潮中緩緩向前升級,就如同這綠木頭書店,在歲月的流轉中,默默堅守著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獨特與美好,成為城市記憶中一道不可磨滅的風景。
在城市的一隅,靜靜坐落著這家充滿故事的綠木頭書店。對于他而言,這家書店不僅僅是一個擺滿書籍的空間,更承載了無數珍貴的回憶。那些密密麻麻排列在書架上的書籍,仿佛是歲月的守護者,每一本都可能藏著一個未曾訴說的故事。而其中,那些堆積如山的學術論文,更是見證了他在求知路上的辛勤耕耘與不懈探索,每一頁紙都寫滿了他的思考、困惑與突破,這些論文是他學術生涯的重要印記,與書店的靜謐氛圍相互交融,成為了他成長歷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這家書店所承載的情感遠不止于此。每當他踏入店門,那股熟悉而又陳舊的氣息便會撲面而來,瞬間將他的思緒拉回到過去。他仿佛能看到母親那溫柔的身影穿梭在書架之間,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母親的臉上,勾勒出她慈祥的輪廓。母親會在那些擺放著經典文學作品的書架前駐足良久,手指輕輕撫過書脊,眼神中流露出對知識的熱愛與敬畏。曾經,他們在這里度過了許多美好的時光,一起尋找心儀的書籍,在安靜的角落里分享讀書的心得與感悟。那些溫馨的畫面如同老電影般在他的腦海中不斷放映,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可見,而這家綠木頭書店,就像是一臺時光的放映機,將那些與母親共度的往昔歲月一一呈現,成為了他心中最柔軟、最珍貴的回憶寶藏,無論歲月如何流轉,都無法磨滅其在他心中的位置。
羅文的母親,盡管出身于寧靜質樸的鄉村,卻始終對大城市的繁華與新奇懷著一份向往。在那些為數不多但珍貴無比的探望兒子的日子里,她總會抽空來到這家充滿書香氣息的綠木頭書店。每次踏入店門,她都會在擺放日記本的區域徘徊良久,精心挑選那些有著精美封面和優質紙張的本子,似乎這些日記本承載著她對生活點滴的珍視與記錄的渴望,久而久之,她也便成了這里的常客。
羅文的母親自出生起就不幸患有先天性的免疫C疾病,這讓她的身體遠比常人虛弱,皮膚上時常出現大塊泛紅的斑塊,猶如惡魔的印記,帶來的不僅是身體上的不適,還有他人異樣的眼光。但她從未向命運低頭,始終以一種令人欽佩的積極樂觀態度面對生活的種種挑戰。無論是操持家務,還是在田間勞作,她都全力以赴,那堅韌的身影成為了羅文心中最溫暖且強大的力量源泉。
而羅文,也同樣是一個孝順懂事的孩子。他深知母親身體的痛苦,于是總會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耐心地坐在母親身旁,輕輕地為她涂抹藥膏,眼神中滿是關切與心疼。每當陽光明媚的日子,他還會特意放下手中繁忙的事務,騎著那輛有些陳舊卻充滿回憶的自行車,帶著母親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微風拂過他們的臉龐,母子倆的歡聲笑語灑落在每一個角落,那些時光仿佛被定格成了最美好的畫卷。
或許在旁人眼中,羅文只是一個平凡的年輕人,但在母親的心中,他卻是無可替代的依靠。也許是母親對孩子天然的濾鏡,讓她覺得羅文的每一個舉動都飽含深情,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時候,羅文的確是個十分貼心、溫柔體貼的兒子。他很少與母親發生爭執,總是細心地留意著母親的每一個需求和情緒變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守護著母親,讓她在病痛的折磨下,依然能感受到生活的溫暖與幸福。在羅文的陪伴下,母親的生活雖然簡單,卻充滿了愛與希望,而這一切,都在歲月的長河中緩緩流淌,成為他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在城市的這個小小角落里,有一家別具韻味的書店,而這家書店的店長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老人。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他那一頭稀疏的白發整齊地向后梳著,眼角的皺紋如同歲月的河流蜿蜒而下,透露著他歷經的漫長歲月。他身形佝僂且瘦弱,仿佛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入秋不久,當其他人還在適應微微涼意的時候,他就早早地穿上了那件洗得有些發白的毛衣馬甲,整個人被包裹在一層溫暖的氣息里,與書店內彌漫的書卷氣相得益彰。
盡管年事已高,但他對待客人的熱情卻絲毫不減當年。每當有顧客走進店里,他都會立刻放下手中正在翻閱的書籍,臉上洋溢著親切的笑容,邁著略顯蹣跚卻又急切的步伐迎上前去。他的眼睛里閃爍著光芒,那是對書籍由衷的熱愛所散發出來的熱情,然后便開始滔滔不絕地向客人推銷起店里的各類書籍。他的聲音略帶沙啞卻充滿力量,每一本書在他的口中都仿佛被賦予了新的生命,他能精準地說出每一本書的精彩之處、獨特觀點以及適合的閱讀人群,就像是一位熟知每一個士兵特點的將軍。
他對書店里的每一個書架、每一本書都懷著深厚的情感,就像是對待自己的摯愛親人一般。他可以在客人提及某一本書名或者某個作者時,不假思索地從書架上迅速找出對應的書籍,并且對書中的內容了如指掌,能詳細地講述書中的故事梗概、核心思想以及那些隱藏在字里行間的深刻寓意。他的學識淵博得如同深邃的海洋,無論是歷史的長河、文學的殿堂,還是科學的奧秘、哲學的思辨,他都能信手拈來相關的書籍,并與客人展開深入的討論,分享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感悟,讓每一位進店的客人都不禁為他的學識所折服。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周圍的店鋪一家家地更新換代,裝修風格也越來越時尚潮流,但他卻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固執地保留著書店原本的樣子。那些陳舊的書架、古樸的燈光以及彌漫在空氣中的淡淡書香,都是他精心守護的寶藏。他看著這些書架和書籍,就像是在守護著一段段珍貴的歷史和回憶,不舍得讓它們被現代化的浪潮所淹沒。在他的心中,這家書店不僅僅是一個賣書的地方,更是一個承載著無數人夢想、知識和情感的精神家園,他愿意用自己的余生,繼續守護著這片小小的文化凈土,讓每一個熱愛書籍的人都能在這里找到心靈的慰藉和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