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仙倒在距離綠陰林不遠的地方。
因身體實在無法繼續前行,她改用雙手爬行,拖著沉重的雙腿,不停的拖動,過了很久以后,麻木的身體開始逐漸恢復回溫。
她知道,算是撐過北荒這一遭了,終于在瀕臨死亡前撐到了綠蔭林,距離不過百里,已經能感受到微弱的靈氣。
李仙仙不喜反憂,她好像迷路了。
這棵樹剛剛就遇到過,樹高丈余,枝條稀少,腰身粗壯,樹皮紋路奇怪,所以她印象深刻。
她有些納悶,一路爬過來不像原地繞圈,北荒一片荒蕪,難辨方向,又不確定自己人究竟在哪里,地圖上表示她已經快到綠陰林,要離開北荒,按理說這個路程和時間沒有繞圈子,那就更說明她不是迷路了。
既然不是迷路,靠著稀薄的靈氣,李仙仙便安靜的趴在地上恢復身體,盡量不動,恢復身體的狀態。
村子里出現過一種叫做竹節蟲的怪蟲,它們會偽裝成為枯樹枝,很少見,但是她恰巧見過一只,吃了她們家不少的葉片,讓她記恨了很久。
粗壯無比的腰身,并不是一只小小的竹節蟲可比,可具體是什么妖獸,她不知道,也不愿意想,總之都是惹不起的。
她身體的靈氣恢復的極慢,身體靈氣不如三分之一,她才煉氣三層,這妖獸也不知道是幾級妖獸,不過看起來不像高級妖獸。
在她身體靈力低下的時候,它都不肯出手,證明它的等級不高,它在等,等自己最虛弱,沒有信心活下去的時候,再一擊即中。
可它不知道的是,她已經能夠恢復靈氣了。
那顆樹安靜的像是一顆真樹,外表安然無恙,內心卻躁動不安。
她為什么不動了,是不是發現了什么?
它原本是只二級上階妖獸石蛇,卻因為被修士重傷,修為掉落到一級下階,在北荒這沒有靈氣的地方,勉強茍且。
它不敢離開北荒,外面有更強大的妖獸和修士。
石蛇沒什么攻擊力,剛好李仙仙發現自己也沒什么防御力。
村子里有很多蛇,石蛇也屬于蛇吧,或許有著蛇的弱點,她記得蛇的視力很弱,它這樣速度也會很慢。
石蛇心臟的皮肉肯定不如外甲的堅硬,蛇打七寸,她先試著扔了塊石頭,發現石蛇果然朝著聲音掉落石蛇望去。
李仙仙利用蛇的視力不佳,石蛇移動時,悄悄拿出了小劍符篆,握在手心里。
還好,簡單活動了僵直的身體,手腳都還可以活動,她背靠著一棵樹慢慢坐起身來。
“樹?”
她記得清清楚楚,身邊根本就沒有什么樹。
樹從來只有一顆偽裝好的大樹。
李仙仙默不作聲的依靠著大樹,手中緊緊攥著小劍符篆,仿佛累的沉睡了,真的太累了,這一路都太累了。
樹木隨風揚起枝條,舒展藤蔓,將枝條伸至她面前,李仙仙伸手一把抓起枝條,懷里的仙劍放大數倍,直插入樹心之中,藤條一把將人甩出數丈,李仙仙擦去嘴角的血,口中念念有詞,轉眼后消失不見。
石蛇將劍拔出,鮮血直流,不得已化為原形,身體支撐不住,大口喘著氣,蛇打七寸卻沒死,看來這倒插劍還是偏了半分,沒能直接取其性命。
石蛇蜷縮防備,如果是硬碰硬,李仙仙無法打傷,背板堅硬厚實,死死守住柔軟的腹部易受傷的部位。
好在使用“隱身術”只需低微靈力維持,不過一時無法奈何石蛇,繼續消耗下去總也不是辦法。
李仙仙后悔沒有拿本更好的攻擊術法,可以一擊斃命,也不至于如此束手無策。
選術法時無人指點,她有很長時間只知道修煉,不聞窗外事,就沒有去找各位師兄,不然也不至于如此,連這妖獸都殺不死。
現下只有悔恨,腸子都悔青了。
一人一蛇都不放松警惕,這樣對著耗了一天,一動不動,除了繼續對峙,誰都沒想到辦法。
卻不久,石蛇因為防備李仙仙,害怕治傷的時候被偷襲,身上的傷口沒處理,鮮血直流沒來得及止住,竟失血一頭栽倒在地。
李仙仙沒有急著上前查看,焉知道是不是那石蛇偽裝,想要以此勾引自己上前查看,給出致命一擊。
等了片刻,見石蛇是真的沒有任何反應,便捏住小劍符篆上前查看。
石蛇已沒了呼吸,想是死掉了,李仙仙見過的妖獸太少,不敢確認是否還會活過來,干脆在蛇的七寸部位補了數刀,這才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石蛇死了,她活了。
李仙仙從北荒爬出,冷不防碰到石蛇想要取她性命,好不容易活下來,差點忍不住哭天喊地,好好哭上一場,可是不知為什么,這次劫后余生,卻哭不出來了,一滴眼淚也沒有。
冷靜的剝皮取丹,這是她生平第一次處理妖獸,很生疏,好在石蛇背甲堅硬不會損壞,扒開它的背甲,肚腹之中皮肉柔軟,一時不知怎么處理,將其收進儲物袋中,若能回到門派中,再去膳食殿處理。
只是這妖丹該如何,妖丹是妖獸一生精華之所在,煉丹或者提升修士修為的良藥。
李仙仙也一并收進了儲物袋。
此處靈氣低微,為了防止再遇到其他妖獸,裝作若無其事的向綠陰林走去,接近入口的時候卻停住了。
北荒因為沒有靈氣,所以妖獸甚少,只在距離綠陰林有段距離的位置,才有低級妖獸,一旦進入了綠陰林中的妖獸更多,越接近綠陰林,靈氣越強,妖獸等級也就越高。
李仙仙沒有進入綠陰林,她寧愿多花一點時間,在綠陰林入口處,屬于北荒的范圍內,慢慢恢復靈力。
哪怕慢一點,也比一頭撞死的好。
她現在什么靈器都沒有,術法也不堪自用,消耗體力過多,又剛經歷了一場惡戰,實在不宜進入綠陰林,那里妖獸和修士遍布,有太多的危險和未知,她的首要任務是恢復體力和靈力,至少要有一戰之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