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大頭在路上掙些吃食,二頭接了地主家的活。
家里飯不夠吃,兩人的活計卻被分?jǐn)偭讼聛?,家里不管男女老少都要下地里干農(nóng)活。
這一下出了變故。
李家不富裕,常年吃不飽穿不暖,挨了一冬天的凍,本就沒養(yǎng)過來,活計驟然加重,幾個小的還好,李母年紀(jì)大了,身子扛不住,直接病倒了。
沒有錢醫(yī)治,李母的病情一日不如一日。
記得有一天,干活干的太累了,李三幺偷跑回屋里,想著躺下睡會兒,奈何腹中饑餓,翻來覆去睡不著,便閉著眼休息。
這一躺便不小心聽到了父母親兩人說起賣孩子的事。
李三幺連翻身也不敢了,豎著耳朵仔細(xì)聽。
賣孩子這件事在村子里屢見不鮮。
因為窮啊,好多人家家里養(yǎng)不起了,便把孩子賣到有錢人家去。
不賣出去,家里養(yǎng)不活,把孩子賣出去,說不定也是個出路,過的好或者不好,至少喜憂參半,總比現(xiàn)在就活不下去的好。
賣孩子里,十有八九賣的都是女孩。
村子里重男輕女,女娃的飯比男娃的少,別說這貧苦人家,就算是富裕點的那些地主家里頭,自來也是女不如男。
男娃要下地干活,富戶里的男娃能讀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而女娃大多只是做一些撿柴洗衣做飯的輕快活計,將來也不過是嫁去別人家里去。
李三幺一想到此,深吸了一口氣,如果李家要賣孩子,第一個賣的肯定是三幺,因為她最小,干的活最少。
她的想法不同于那些賣孩子的人家,外面再好也沒有家好,況且還不知道賣出去一定會好。
賣去大戶人家做下人的,被打死的不計其數(shù),最后也不過是賠了一筆錢,草草了事收場。
不然又能怎么樣呢,告官需要人需要花錢,家里但凡過得去的,誰又愿意賣孩子。
說到底是沒錢沒能力,養(yǎng)不下去了,別說告官告不贏,事后的麻煩還不知道多少。
有些賣孩子的家里拿到錢后,肯花點錢給人牙子,打發(fā)去好一點的地方,就是不錯的去處了。
漂亮的女娃賣出去,有被花樓留下做了花姑娘。
關(guān)于花姑娘,故事里說的可多了,那些姑娘年紀(jì)一到,要么接客,要么做妾,最后不是投河死,就是被富家商人折磨死。
好歹也算過了一段不愁吃喝的富裕日子。
李三幺想起倒影在河里的自己。
臉色蠟黃,身量不大,顯是長期吃不飽,沒有發(fā)育好,既不高挑白皙,又不體貼漂亮,眉目倒有些傳神,也不知再過幾年會長成什么樣子。
奈何時不待人,現(xiàn)下若去做花姑娘,還真沒有那個底氣,連做花姑娘都要靠漂亮,她卻什么都沒有。
李三夭心里慌亂,每天只期盼著母親身子能好一些,再好一些,母親身子好了,賣自己的可能就少一些。
這種期盼,從希望母親身體好,漸漸轉(zhuǎn)變?yōu)?,希望母親身體好了以后不賣孩子。
李三幺驚心的意識到,她已經(jīng)不再是單單祈禱母親身子好了,她怕自己被賣掉,甚至更可怕的考慮到,如果家里少個人吃飯,還會不會賣孩子的問題。
微涼的夜里,原本不夠暖和的被窩,驚出了一身的汗。
好在十多天后,李母的病突然好了起來,還沒來得及高興,過了一段時間后,李母反而病的更重了,連話都說不出,人也變得不大清醒,時而亢奮,時而昏睡。
李三幺守在母親旁邊時,常能聽到母親的喘息聲,那聲音像一口濃痰,黏黏的烀在她嗓子里,一呼一吸之間,帶著吸痰的水聲咳的嚇人。
也不知怎么的,李三幺的腦子里冒出了一個想法,她極度害怕母親會活不過這個冬天,這種莫名的感覺愈加強(qiáng)烈。
強(qiáng)烈的恐懼,使她無法安心下來,在屋里踢著破鞋,“嗒嗒”走著。
終于李三幺的心沉了下去,面色毅然,是一個半大孩子從未有過的決心,趁著天色半黑,家里人都去干活,屋里沒人,趕忙去將自己所有的東西翻了出來。
李三幺看著眼前不多的東西,卻是她的全部家當(dāng)。
家里哥哥姐姐玩剩下來的,或者出去玩時撿到的,一個貧窮的家庭,僅有零星的木頭玩具,雕刻的粗淺不一的木頭塊,都是她難得的玩具,幾件穿身上咣當(dāng)?shù)钠埔律溃浑p壞掉的爛草鞋,撿到的碎瓷片等等。
李三幺一件件拿出來,如數(shù)家珍。
很快,她將這些東西重新收拾好,咬咬牙,穿上了最保暖的一身衣裳,趁著天色未全黑,出了門。
記得村里的老人說,從村子向東行,大約有七八里遠(yuǎn),有座山,山頂上有一個破舊的寺廟,曾經(jīng)很靈驗,治好了不少人。
原本寺廟香火很旺,傳承千余年,隔壁王叔的爺爺差點斷了香火,就是去的這家寺廟求來的子孫,也才有了王丫表姐家修仙的后續(xù)。
可是不知怎么的,大約百余年前,鬧了場災(zāi)疫,村里死了大半的人,還算富裕的村子一下就變的異常窮苦起來。
平時寺廟香火沒少供養(yǎng),有了災(zāi)和難,卻沒有得到神靈的庇佑。
村子里各戶人家,多多少少都受到了災(zāi)難的影響,很多人抱怨天道不公,抱怨著抱怨著,最后把一切災(zāi)難歸咎于寺廟頭上。
好似災(zāi)難都是這座寺廟帶來的。
那一年遭災(zāi)平息后,當(dāng)時的村長聯(lián)合村里的幾家大戶人家一起上山去寺廟里鬧過。
可惜時間太久,早已不知具體的過程,只知道事情的最后是不了了知。
眾人散去,寺廟的香火卻漸漸落了下來,后又因路遠(yuǎn)難行,漸漸斷了香火。
現(xiàn)在廟上全靠著僧人自己種田種菜,勉強(qiáng)維持。
山上僅有一條通行的路,但因為幾十年沒人走,石階上長滿了高高的蒿草和臺蘚。
李三幺個子小,石階又太高,爬的異常艱辛,深一腳淺一腳爬了一整夜,這才在太陽高高掛起前爬上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