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清莞輕輕點了點頭,眼中滿是關切:“你快些吃飯,吃完飯就趕緊去找李神醫吧。”
這是近一年來,姬窈第一次在家中用餐。
木安依舊對著老槐樹喃喃自語,外界之事仿佛與他無關。
衛清莞喚他吃飯,他卻嘟囔著:“吃,吃,吃。前日吃過,昨日何必再吃。昨日吃過,今日又何須吃。”
衛清莞給姬窈盛了一碗白米飯,又端來炒蘑菇與鹵雞塊兒。那蘑菇鮮嫩多汁,散發著山野的清香;鹵雞塊兒色澤誘人,香氣四溢。
姬窈心想,米飯大概是二姨所贈,蘑菇是山上采的,雞塊兒則是母親獵到的野雞。母親總有妙手,能將普通食材烹出美味,即便日子清苦,也過得有滋有味。
飯后,姬窈決定去找蘇玉楊,一同尋找李神醫。
此時的蘇玉楊已回到帥府,與父親一同練兵,人稱少帥。這位少帥偏好寶藍色衣物,那顏色恰似遼闊的海洋,襯得他干練且深邃。姬窈的到來令蘇玉楊大為驚詫,他難以相信姬窈這么快便尋得夢靈花。不過他也滿心歡喜,畢竟是同窗多年的好友。姬窈將這大半年的經歷告知蘇玉楊,他毫不猶豫地應下,愿與姬窈同行尋找李神醫。
李神醫此時不在家中,家中老母親說他外出診治已三日,估摸十日后方可回來。姬窈無奈,只好隨蘇玉楊到蘇帥府留宿。蘇少帥領著姬窈這個衣衫襤褸卻透著脫俗氣質的女子在府中穿行,引得下人們紛紛猜測,都說這便是蘇少帥心儀之人。可也有人提及,兩個月前,金帝曾表示要為蘇玉楊指婚火王府的火鴻雁。一時之間,帥府上下議論紛紛,甚至驚動了蘇帥夫人。夫人特意出來遠遠打量姬窈,發覺這女子確有不凡之處。略作了解后,她告誡蘇玉楊,姬窈身為木王府棄子之女,難有大作為,要他與姬窈保持距離。
蘇玉楊口中應著母親的話,卻悄悄陪著姬窈去尋李神醫。十日之后,李神醫果然歸來。姬窈將自己一路東行,遇見訓蛇人、勇斗巨蟒、結交野人的經歷,以及繞了一圈又回到侯山之事,原原本本講給李神醫聽。李神醫聽后,微微皺起眉頭,陷入沉思。
“夢靈花,乃世間奇物。我雖聽聞過它的傳說,卻從未得見。你一直向東而行,卻又回到五行國帝都,這一切或許并非偶然。也許是命運的安排,讓你在這個過程中領悟某些更深層次的東西。”李神醫緩緩說道。
姬窈滿心疑惑:“那我們該如何找到夢靈花呢?”
李神醫思索片刻,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或許可從古老典籍中探尋線索。皇宮里有個‘尚珍閣’,由一位號稱‘五行隱者’的人看守。此人武功高強,學識淵博,鮮有人能與之匹敵。不知為何,自先帝起,他便一直守護‘尚珍閣’。據說世間奇書皆匯聚于此,其中有本《夢靈花》,記載著神秘之地的通道,你們可去那里尋找線索。”
姬窈和蘇玉楊謝過李神醫,決定前往尚珍閣。
夕陽余暉下,他們的身影透著堅定。
蘇玉楊深知皇宮戒備森嚴,略一思索后說:“你還記得金源皇子嗎?就是皇帝陛下到金學院考察體能那次的冠軍。”
姬窈點頭:“當然記得,那次要不是因為我,冠軍就該是你了。”
蘇玉楊笑了笑:“金源皇子宅心仁厚,若他能成為五行國未來的帝王,那是萬民之福,我又何必與他爭勝?”
姬窈打趣道:“原來蘇少帥心中早有良主。”
蘇玉楊并未回應,只是說道:“他有隨時出入皇宮的令牌。我們或許可以找他幫忙,讓我們進入尚珍閣查看典籍。”
姬窈眼睛一亮,點頭贊同。
兩人即刻動身尋找金源皇子。打聽到金源皇子正在府中與幾位大臣商議國事,他們便來到金源府,請求守衛通報。守衛見他們神色焦急,又聽聞是有要事相商,便進去通報。不多時,守衛出來告知金源皇子同意接見。
姬窈和蘇玉楊走進金源府,只見金源皇子身著一襲明黃色長袍,氣質高貴儒雅。他看到二人,微笑著迎上來。
“蘇少帥,姬窈姑娘,許久不見,今日前來,所為何事?”金源皇子溫和地問道。
姬窈恭敬地行禮后,將尋找夢靈花的緣由以及想要進入“尚珍閣”查看典籍的請求細細道出。
金源皇子聽后,微微蹙起眉頭,沉思片刻后道:“聽姬窈姑娘所言,‘夢靈花’確為世間奇珍,若能尋得,不但可醫好令尊之病,更能造福百姓。”說罷,他拿出自己的令牌遞給蘇玉楊,“你們的孝心和勇氣令人欽佩,我愿助你們一臂之力。拿著這個令牌,你們可隨時進入皇宮,但切記莫要聲張,如此應不會惹來麻煩。不過,要進入‘尚珍閣’查看典籍并非易事,必須過五行隱者那一關。這五行隱者性情古怪,有時會要求比武,有時則考較知識,若比不過或者答不出問題,便不準進入……能否進去,就看你們的造化了。”
姬窈和蘇玉楊相視一眼,姬窈向金源皇子道謝:“多謝金源皇子,無論如何,我定要一試。”
蘇玉楊也趕忙向金源皇子道謝。
他們拿著令牌,急忙趕往皇宮。一番周折后,終于在皇宮北側尋得“尚珍閣”。
“尚珍閣”宛如隱匿于皇宮深處的明珠。它坐落于幽靜角落,四周綠樹成蔭,仿若一道綠色帷幕將其與外界喧囂隔絕。樹木高大而繁茂,枝葉交錯,陽光透過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斑駁光影。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似在低訴古老而神秘的傳說。
仔細看那建筑,古樸典雅,灰色磚石墻壁散發著歲月的韻味。屋頂瓦片在陽光下閃爍微光,宛如神秘鱗片。閣門緊閉,朱紅色大門上鑲嵌著金色門釘,莊重而威嚴。門口站著一位身著灰色長袍的老者,定是傳說中的五行隱者。
五行隱者目光深邃,靜靜看著他們,仿佛能洞悉他們的心思。
蘇玉楊和姬窈恭敬上前,表明來意。五行隱者微微皺眉,沉默片刻后說:“《夢靈花》典籍乃書中至寶,不可輕易示人。你們還是早些回去吧。”
姬窈站立原地,語氣堅定地說:“隱者,我查閱典籍是為了救治父親,家父患有夢幻癥已將一年整。這一年,我向東行,經過大森林,斗過巨蟒,也爬過山,碰到一群野人,可是,我不知為何,又回到了五行國。我想,也許是這‘尚珍閣’的召喚。”
五行隱者略一思忖,道:“念在你們一片孝心,我可給你們一個機會。你們若能回答我三個問題,我便讓你們查看典籍。尚珍閣一向重視前來探尋者的品德與智慧,這三個問題便是對你們的考量。”
姬窈和蘇玉楊心中一凜,堅定地點點頭。
五行隱者緩緩開口:“第一個問題,何為善?”
姬窈略一思索,回答道:“善乃發于內心的慈悲,是主動去幫助他人,以一顆仁愛寬厚之心對待世間萬物。”
五行隱者輕輕點頭,接著問:“第二個問題,何為勇?”
蘇玉楊答道:“勇是明知艱難險阻在前,卻依然堅定無畏地去面對挑戰,為了心中的正義與信念,不惜一切勇往直前。”
五行隱者再次點頭,最后問道:“第三個問題,何為智?”
姬窈與蘇玉楊對視一眼,片刻后姬窈說道:“智是能夠清晰明辨是非對錯,擅長思考事物的本質,運用知識與經驗以智慧巧妙地解決問題。”
五行隱者露出滿意的笑容:“你們的回答雖不是盡善盡美,但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好吧,你們可以進入‘尚珍閣’查看《夢靈花》典籍,但只有一炷香的時間。”
姬窈和蘇玉楊感激地向五行隱者行禮,然后小心翼翼地走進尚珍閣。
尚珍閣內擺滿了珍貴典籍與寶物,彌漫著古老神秘的氣息。典籍整齊排列在書架上,有些封面泛黃,有些散發著淡淡的墨香。寶物被放置在精致盒子或展臺上,閃爍著奇異光芒。他們在書架上急切尋找《夢靈花》典籍,心中滿是期待。終于,在一個角落找到了那本古樸的書籍。
姬窈雙手微微顫抖地拿起典籍,翻開第一頁,只見書頁上的文字似篆非篆,筆畫蜿蜒曲折,宛如古老的神秘圖騰在默默訴說著往昔歲月的故事。
開篇文字寫道:“夢靈之花,心之所向,靈之寄托。其生于幽微之境,隱于意識之淵,乃心靈之瑰寶,可解靈魂之困厄。”姬窈看著這些文字,只覺如墜云霧,仿若在看一部充滿神秘密碼的天書。
繼續往下翻,文字愈發深奧難懂。
“心靈之域,廣袤無垠,夢靈花者,如璀璨之星,照亮黑暗之途。其色如夢幻之彩,其形若空靈之影。感之者,可悟人生之真諦,解心靈之疑惑。”
再往后看,“心之喜怒哀樂,皆為夢靈花之養分。憂思者,花之影黯淡;喜悅者,花之光璀璨。心靈之平衡,乃夢靈花綻放之關鍵。”姬窈努力思索這些話的含義,試圖從中找到與父親病情相關的線索,然而那些復雜語句就像糾纏的絲線,令她無從下手。蘇玉楊見姬窈一臉迷茫,也湊過來查看,同樣被書中內容難住,臉上露出凝重之色。
一炷香的時間在他們的困惑中匆匆流逝,五行隱者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時間已到,你們該離開了。”
姬窈和蘇玉楊無奈地放下典籍,心中滿是失落。
走出“尚珍閣”,姬窈輕嘆一聲:“這本典籍實在是太難懂了,我完全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蘇玉楊也點頭稱是:“看來我們需要找到一個能夠解讀這本典籍的人,否則很難找到夢靈花的線索。”
就在此時,五行隱者如幽靈般突然出現在他們眼前,緩緩說道:“這本《夢靈花》典籍所記載的讀心知識極為深奧,需要足夠的智慧與悟性方可理解。而智慧源于知識的積累,悟性來自人生的歷練。去吧,踏上你們該走的路,結識你們該見的人,做你們該做的事,經歷你們該犯的錯……當你們覺得能夠讀懂自己的時候,再來讀這本書吧。”
五行隱者說完,身形瞬間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