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幸運兒》
2024年12月27日記
一
“要喝奶茶嗎?”飯搭子問我。
“不喝。”我答。
我一如既往地會拒絕別人。
我本來打算在今天喝完最后一包感冒清熱顆粒的,不想喝其他的飲料。
但手指在手機屏幕上劃來劃去的,一不小心就絲滑地劃進了外賣平臺。
看到各大奶茶品牌出各種周邊,做活動——買奶茶送周邊。
我看到“霸王茶姬”出了好多款周邊,其中它家的紅色帽子圍巾最吸引我。
于是,我就點了【煙花祈愿帽子圍巾】山野梔子(大杯)套餐。
用了三張優惠券后,最終實付款不到40元。
二
最近,我學到了一個產品的價值公式:產品價值=功能價值+情緒價值+資產價值。
這個公式很好地解釋了,花錢買產品時,我們到底在買什么。
在這里,我們可以先忽略奶茶這個產品價值,我們先分析討論帽子圍巾的產品價值。我之所以下單,是因為喜歡那紅色的帽子和圍巾。
帽子圍巾的功能價值是保暖。這兩天我要回老家給堂姐當伴娘,我的老家群山環繞,晝夜溫差大,山溝溝里的夜晚可比城市里的夜晚冷多了,買了那帽子圍巾正好用得上。
【煙花祈愿帽子圍巾】里的“煙花”、“祈愿”和“紅色”這些文字和元素很容易讓人們聯想到不久后的“元旦跨年”,這其實是商家在暗示消費者擁有了他們的周邊就能擁有“新一年的美好”,這是這款周邊的情緒價值。有這方面情緒需求的消費者大概率會為此買單。
我本來以為這款【煙花祈愿帽子圍巾】周邊是沒有資產價值的。在我的認知里,我是覺得像黃金、奢侈品牌包包(例如“愛馬仕”)、珠寶等才具備資產價值,這些東西大概率可以保值增值,購買它們可以被視為某種投資行為。但我去社交平臺逛了一圈后,發現這款周邊竟然是具備“資產價值”這個條件的。因為有一些網友愿意出錢買下這款周邊。我算了一下,如果出售掉的話,有賺。我會賣掉這款周邊嗎?答曰:不賣。
三
如果這款帽子圍巾只有功能價值,沒有情緒價值,我想我是不會買的。
其實,我有很多好看的帽子和圍巾,但我都嫌麻煩,不喜歡穿戴。我穿著毛衣和棉服就算回到寒冷的老家也是足夠保暖的,因為之前我都是這么過來的。
有了情緒價值的加成,我便毫不猶豫地下單了。
不到40元,我便拿到了一杯奶茶+具備“功能價值+情緒價值”的紅色帽子圍巾,我覺得我是不虧的。
但我想商家也是有賺的,畢竟“從南京到BJ,買的沒有賣的精”。也就是說:從南到北,買貨的永遠沒有賣貨的能算計。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自己的消費行為,其實很多消費需求都是商家創造出來的,實際上我們并不需要那么多的東西。
四
我下單后,發現這款套餐已售罄,也就是說,我是最后一個Luckydog(幸運兒),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好運連連!
“周邊數量有限,售完即止”,“饑餓營銷”是一種不錯的市場營銷策略,畢竟“物以稀為貴”。
不久,外賣騎手便把“山野梔子”奶茶和【煙花祈愿帽子圍巾】周邊送到我手上了。
在去拿“預制盒飯”的路上,我開心地唱著何炅的代表作《梔子花開》。
……梔子花開呀開
梔子花開呀開
是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
好古早的一首歌呀!念小學的時候,我們的音樂老師教我們唱的流行歌,現在我能記住的歌詞只剩下三句了,畢竟時間過去很多年了。《梔子花開》發行于2004年,到現在20年就這么過去了,時間過得好快呀!
我想象著“山野梔子”奶茶的味道,奶茶里會有梔子花香味嗎?
看到“梔子”這個關鍵詞,我能馬上想起何炅的《梔子花開》這首歌,是因為今年有一個網絡流行梗“邪惡梔子花”,我對這個網絡流行梗只有一知半解,但我知道是和何炅有關的。后來,我去查了一下就懂了。對此感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去詳細了解一下。
五
拿到“預制盒飯”后,我把盒飯放一邊。
先拆開我的【煙花祈愿帽子圍巾】周邊看看,帽子和圍巾的編織針線看著挺密實的,薄了一點,但廣東這不太冷的冬天,夠用的,這價格這質量,見好就收了吧!
吃完飯后,奶茶還溫熱,喝了一口,味道還行。
不一會兒便喝完了一大杯奶茶,不久我便輕微的腹痛腹瀉了。
果然,人還是不能有僥幸心理的。
其實很久之前我便發現了,我喝不得“霸王茶姬”的奶茶,它家的奶茶大多數對于我來說都咖啡因嚴重超標了。我咖啡因不耐受,過量攝入咖啡因會有腹痛腹瀉等癥狀。
這一大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是193.4毫克。
我這么說數字,大家可能沒有概念,我再舉兩個例子你們就懂了。
一杯中杯美式咖啡,含咖啡因150毫克;一罐紅牛含咖啡因50毫克。
夠直觀了吧,這兩位提神屆的常青樹,在奶茶面前就是個弟弟。
我想,那些在凌晨發朋友圈吐槽前一天下午茶喝了奶茶導致第二天凌晨都睡不著的朋友們,大概率是攝入了過量的咖啡因。
六
下班后,我提著裝著周邊的紙袋便去等公交車。
等公交車的時候,路燈剛好灑在紙袋上,映照出細閃的光澤,這紙袋真好看!像這樣的細閃光澤,我在其他東西上也見過。例如:藝博會里的礦物顏料畫作、社區里的四季秋海棠和我那件黑色毛呢大衣,它們在燈光下也會閃閃發光,好看到讓人很喜歡。
回到家后,我拿出紅色圍巾和帽子試戴一下,圍巾好弄,但這軟趴趴的帽子怎么戴呀!
我弄來弄去,總是不太滿意。
于是,我打開小紅書這一“生活百科全書”,打算跟視頻博主學學怎么戴帽子。
這帽子叫啥呀?我以前好像在電影、電視劇和動畫片都見過的,但不知道叫啥。
憑著模糊的記憶想著一般是什么樣的人物形象戴這種帽子的……好像是藝術家。
輸入關鍵詞“藝術家帽子怎么戴好看”,結果還真讓我給搜索出來了。
這叫“畫家帽”,在帽子頂部有一個“小天線”一樣的裝飾,戴這種帽子會顯得文藝、可愛、溫和,是凹造型的好物。
七
屏幕里的美女博主說,先戴上去,然后再調整帽子的位置,不要怕。她戴好后說,這樣就好看了。
屏幕外的我同意,確實好看,“時尚的完成度主要看臉”,美女博主你這么好看,怎么戴都好看。
看完視頻后,我也一邊鼓勵自己不要怕,然后一邊戴帽子,調整帽子的位置。
剛開始帽子的位置沒調整好,就像《紅傘傘白桿桿》里的“紅傘傘”毒蘑菇那樣,有點好笑。
調整好帽子的位置后,一下子就把自己給點亮了,這文藝氣質不就有了嗎?!我一邊照著鏡子,一邊脫口而出“人靠衣裝馬靠鞍”。
我收拾一下還是很好看的,像顏色鮮艷的“毒紅菇”那么好看,非常開心。
八
我把帽子調整來調整去,有點熱了,玩膩了、煩了,用大拇指和食指將帽子上的“小天線”一捏、一拎、一甩就甩到了一邊去,戴帽子,真麻煩!
雖然戴帽子麻煩,但實在好看。
于是,我把圍巾和帽子都放進行李箱里,到時候一起帶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