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指定住處后,發現和我同住的其他三人比我早來了將近一月,都已經跟著各自師傅開始了炎靈層的修煉。當我還在驚訝這里午后開課好早的時候,她們已經完全適應了這里的時間安排,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我修的是結光道,顧名思義就是集中光的力量辦大事,師從祝文尤道長。我和祝文尤道長之前通過推薦信有過些許接觸,印象中他是一個和你說話時厲聲厲色,憂國憂民,憤世嫉俗,言辭犀利,滔滔不絕,且需要你回應,但又不想聽你講話的人。我一開始甚為恐懼,逐漸不耐煩,后著實難忍,本著實在不行就放棄入他門下的想法,直接問了他是否接收我,事情瞬間就變得簡單起來了,幾個問題過后,我得到了肯定的回答,順利結束了對話。
和我一同入門的還有另外兩位,輕裊和菲煙。簡單安頓后,我們三個約定一起去我們修煉所在地紫云庵,找師傅幫我們安排修煉事宜。
紫云庵,坐落于青山環繞之間,是一座隱逸于自然之中的道教廟宇。它靜謐而清幽,宛如一顆明珠鑲嵌在綠樹掩映的山谷間。庵堂雖不宏偉,但卻有一種脫俗的靈氣,仿佛與天地自然融為一體。
清晨,紫云庵被一層淡淡的薄霧籠罩,宛如披上了一襲輕紗。庵外的古松蒼勁挺拔,松針間的露珠在晨光中折射出點點星光,微風拂過時,露珠滾落,仿佛訴說著歲月的靜謐。遠處的山巔,紫色的云霞在天際彌漫,映襯著庵名的來由。山谷中時而傳來幾聲清脆的鳥鳴,為寂靜的庵院增添了幾分生機。
庵門前,青石鋪就的小徑蜿蜒而上,石階兩旁種滿了修竹。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聲吟誦道經。進入庵院,一座小巧的香爐立于正中央,青煙裊裊,彌漫著淡淡的檀香味。香火雖不旺,卻透著一種深邃的莊嚴。庵堂前,一對石獅子安詳地守護著,雖然歷經風雨,但仍然威嚴可見。
庵堂內,供奉著道教的神像,神像面容慈祥,雙目微合,仿佛正在洞察世間萬物。庵內的布局簡單而樸素,幾張木制供桌上擺放著一些清供:素果、清茶和幾株盛開的蘭花。壁上懸掛著幾幅書法和道經手抄本,字跡遒勁有力。
道長不在,掌事的師傅讓我們選好修煉方向后,把我們交給了不同的師兄師姐帶。本人雖其貌不揚但自詡聰明,覺得要修就應該修最難的道,于是乎就不自量力地選擇了陣道。帶我的師兄不在庵內,但收到通知后,不一會兒就腳踩草鞋,頭發蓬松地不知從哪冒出來了。等待師兄來的過程中,我仔細思索了一番,為了研道期過得開心順利,我一定得對帶我的師兄非常好,如果他愛上我可能效果會更好。于是開始幻想他是一個皮膚白皙,身量修長,氣質清冷又像凌冬師兄一樣溫暖的人,這樣示好起來也會更開心一點。然而現實就是師兄不白也不仙,身量長但并不修。不知是害羞還是內向的緣故,師兄在添加我的聯絡飛訊時,甚至有幾分遲疑,可能是跟我一樣幻覺破滅吧。不過,幸好我心態調整得比較快,積極主動完成了這一步驟。
之后就是大家在一起靜修,直至午時都不見師兄起身,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壓力的我只想落荒而逃,不過逃之前還跟師兄打了聲招呼,想想也是有點多此一舉且令人費解地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