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淵這段日子也算倒霉了,可是他想不到,這一趟去大野村,會是他這輩子最正確的抉擇!他倒霉嗎?不,他很幸運!
天可憐見……當見到棺中女子的真容后,秦淵心內低泣一聲,將她牢牢鎖住,再也不愿松開。
“阿干,你別這么用力,阿愿姊姊快斷氣了!”凝歡有些詫異,忙蹙眉勸止他的瘋狂舉動。
阿烈趨前一看,訥訥地“云”了半晌,說不出一句囫圇話,凝歡奇道:“你也認識阿愿姊姊?”
“阿愿?”阿烈微微一愕,這時那些舉喪的人已揮舞著鋤頭、竹竿,來勢洶洶地沖殺過來。
秦淵恍若未見,將阿愿抱到樹下急救。辦喜事那頭的人打定主意袖手旁觀,凝歡疏于武藝,阿烈雖武藝不俗,但畢竟雙拳難敵四手,更對這群悍夫們毫無章致的打法氣得跺腳,漸落下風。領頭的壯漢瞅著阿烈氣喘吁吁,眼神也陰鷙了起來,桀笑道:“想死還是想活?”
正在此時,眼尖的凝歡遠遠望見衙役辦差歸來,忙大聲疾呼。壯漢與虬須大漢對望一眼,一隊人立刻作鳥獸散,連那口棺木也不顧了。
這一頭,秦淵又拍又搖,阿愿毫無反應,他只得掐開她唇,呼呼呼地直往里面灌氣。
阿愿下頜吃了痛,再被這熱氣搶回了生機,懵懵然睜了眼。她只覺她面上酥癢著,像是拂過了羽毛,還有什么物事在她唇間廝磨著,與那混沌的神識爭奪方寸……
“啊!”阿愿睜大眼,驚呼著掙起胳臂,狠狠扇他一巴掌。
掌聲出奇地清脆,眾人都吃了一驚,男子卻顧不得捂臉,大喜若狂地要再撲過去,但他最終只在她跟前頓了頓,遲疑道:“云……阿愿,你醒了?”
阿愿搖著頭推開他,踉蹌著退后。眼前的陌生男子不再跟過來,可他眼中淚光閃爍,寫滿憐惜,似從前生的迷障中穿越而來,要引她從冥河渡往人世。
這時白日微醺,老樹盤結,新芽已生苒苒綠意,釋出鮮潤清氣。阿愿貪婪地吸了口氣,確定她已從死地被人救了回來。
極目遠望,有官吏模樣的人將昨日推她入棺的虬須男子牢牢按住;近處,一哀一喜純白兩幕都落入眼底,將那袒在日照下的棺材襯得益發黑沉,折出一道道凜冽兇光,擇人欲噬。
啊!她們!阿蘭,安安……阿愿想到這里,只覺一泊心血在這刻全都逆涌上來,倒沖腦仁。她再也撐持不住,虛軟的身子在這刻猝然滑下,卻在落地前墜入一個堅厚溫暖的胸膛。
2
浴池中的暖意很足,泅散出濛濛水汽,洇出幾分清苦幽香。凝歡擇了個舒服的姿勢斜斜倚著,再輕捻一把葉子,輕念祝語:“柚子葉,柚子葉,否極泰來瘟神歇!”
阿愿目光有些呆滯,木然一笑。
自漢朝以來,便已有一種陋俗名為“冥婚”。起初,大戶人家紛紛為家中早歿的孩子求婚配,以免其淪為孤魂野鬼。所謂上行下效,后來這風氣越來越盛行,甚至出現了強搶少女為配,活埋成婚的慘事。歷朝歷代都對此嚴令禁止,卻收效甚微。
當日,一伙以操持冥婚為業的游民將阿愿等人捉去售賣,年齡愈小,價格愈高。北朝女子差不多十五歲便要出嫁,阿愿這時已年滿十七歲,自然不怎么受“待見”。恰好,她還遇上了心細如發的秦淵,這才虎口脫險,被救回一命。
一想起先前已被賣出的姊妹恐怕已遭不測,阿愿便難過得緊,有些神志不清,無法向衙役提供口證,他們便也只能先把作惡的那家人先收押起來,改日再審。
凝歡搓了搓手,指尖游弋在阿愿的削肩上,一邊替她按揉一邊道:“阿姊啊,你別煩了,我給你講個笑話吧。”
見她緩緩頷首,凝歡才清了嗓子,正色道:“從前有一豪紳,有三個女兒分別嫁給了秀才、鐵匠、掏大糞的。
“話說,有一天豪紳過生辰,忽然興起,想讓幾個女婿為他馬棚里的那匹千里馬作詩。大女婿沉思了片刻便說:‘我有一首。’便搖頭晃腦地說:‘大雪如鵝毛,快馬走南橋。快馬回來了,鵝毛水上飄。’老岳丈一聽連連稱贊道:‘好!好!馬跑了個來回這雪花還在水上未化,不錯。’
“二女婿有些不服氣,也道:‘我也有了。鐵棍水里扔,快馬跑東京。快馬回來了,鐵棍仍未沉。’豪紳覺得這詩比不上大女婿的,略點點頭,說:‘尚可。’
“三女婿在一旁早急得臉紅脖子粗的,一時沒詞兒。豪紳原就瞧不上三女婿,總想讓他出丑,將她女兒改嫁,便瞅著他問:‘你說不上來了吧?’說話間突然放了個屁。三女婿有了靈感,一拍大腿喊起來:‘有了!’”
凝歡有意停下,但見阿愿咬唇忍笑,才作掩口葫蘆道:“那首詩是:‘丈人放個屁,快馬向西去。快馬回來了,屁……”
“行了行了,別說了……”阿愿捧腹大笑,笑得又咳又喘,“豪紳是要被氣死,我是要被笑死。你這瞎謅的本事見長了!”
被凝歡這么一笑鬧,阿愿心里松快多了。凝歡便湊來咬她耳朵:“對了,阿姊,我那里有你的一幅畫……”
阿愿濕答答的頭發隨她腦袋輕搖,握住凝歡的手一時說不出話來。
“那人是誰?”凝歡好奇已久,此時自然逮著機會發問。
“是我心愛之人。”阿愿垂眸時噓氣如云,掬一捧水澆上額頭,她皮膚極滑,水珠不過一顫,便從她額上臉上滾落下去,襯得她膚色有如膩玉,“可我沒資格和他在一起。”
“他是風華蓋世沒錯,可阿姊也是個美人兒啊!”
“他有夫人。”阿愿語聲更低,細若蚊蚋。
“哦,”凝歡若有所悟,卻笑道,“不過,若你喜歡他的話,做小……也無妨的啊……對吧?”
阿愿懂她的意思,卻以微笑終止話題。她,不欲再想,她以“阿愿”為名,原是為了祭奠自己絕望至死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