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近經常分享他和現女友的幸福時刻,
他的眼光一如既往的好。
他把偷拍女朋友的照片發出來,
他說他喜歡的是一個完整的她,
無論是哭還是笑,化妝還是素顏,生氣或是開心,她的每一個樣子他都特別特別喜歡。
我看著照片上那張漂亮的臉蛋,
笑了笑,
是呀,
她那么漂亮,
換作是我,我也會喜歡。
看著他的文字,
胸口忽然悶悶的,
想起他似乎也和我說過這樣的話,
只是沒和他見過面罷了。
要說一點后悔也沒有是不可能的,
和他的相識,能追溯到初二那年,
他是朋友給我點的陪聊,覺得聊得很來,
就一直沒有刪好友,但是也沒有再聯絡。
直到升上高中的那個暑假,
我和他再次熱絡了起來。
高中三年來,
我們始終保持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關系。
高一那年,他自己在武漢考研,
笑著跟我說,要和我一起吃學習的苦。
高二那年,他入伍了,
笑著跟我說,要繼續陪我吃苦。
我說:“高考完后,我要去好多好多地方玩。”
他說:“等我出來,我也要去好多好多想去的地方,見想見的人。”
每每聽到這句話,我的嘴角都止不住地揚,篤定著,想見的人,那肯定就是我呀。
在學校時,
我會偷偷留下手機,
為了陪他多聊一會兒天,
他在部隊里,
也會見縫插針地回復我的信息。
我們通了很多的電話,
也許分享彼此的悲傷與喜悅,
也許就這樣聆聽著彼此的傻笑聲。
我們給彼此送了很多的禮物,
他親手做的小餅干,給我買的小羊,節日的花束,有珍珠的蚌殼。
我給他挑選的零食,很喜歡的護手霜,很好喝的牛奶,還有巧克力。
我們給彼此寫了很多的信,
他的信放在我房間的床頭柜里,
在每個思念的夜里,
被翻出來反復地讀,
手指撫摸著每一個凸起的字痕,
想象著他就在我的身邊。
高三是我們最后的倒計時,
那時的我,
為高考忙碌著,
忽略了他。
我們的對話一天比一天少,
我們的感情一天一天的褪色,
我們的心也漸漸地分離,
越走越遠。
高考備考階段,
我們早已疏遠了。
高考結束后,
我們的關系也不如從前。
他也有來找過我,
還是對我說那句:
“等我出來了,
肯定是要去想去的地方,
見想見的人。”
這時的我,
已經無法確定,
我是否是那個人了。
他陪我度過了無數的時刻。
我們做著一切戀愛的親密事,
說著一切親密的話語,
兩個人都默契的沒有捅破窗戶紙。
兩個人都心知肚明,
我們難以在一起。
他比我大6歲,
我剛上高中,
他已經大學畢業了,
也許有人說
年齡并不是問題
可是,年齡再加上距離呢。
我與他所在的城市,
相隔千里。
也許這對小部分人并不是問題,
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
這就是問題。
而我,
也是大部分的人。
我們的差距太大,
我們的距離太遠。
我思考了很久很久,
好像要把我的頭發一根一根拔下來那樣久。
那次之后,
我們再也沒有了聯系,
是我主動放棄的。
恰好,
他好像也無意挽回。
最近配合他發布的女朋友照片的,
還有一張備忘錄的截圖,
他在2024年4月2日記錄,
好像喜歡上了某一個人。
我本以為早已平靜的心,
在無意看見這刺眼的時間線時,
又翻涌成浪。
原來在那時候,
或者更早,
他就開始喜歡新的人了。
asiromanticizewhatmighthavebeenifihadn'tsizedhimupsoquickly.
也許像satisfied里的歌詞說的,
如果我沒有那么快地下決定,
會不會是令我滿意的劇情?
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就像常溫下融化的冰塊,
永遠不可能再凝固成原來的模樣。
Atleastikeephiseyesinmylife.
我這樣對自己說。
我并不怪他,
我也沒有理由去怪他。
一味地責怪和埋怨,
不會有好的回應,
只會讓自己和他人都難受。
我只想感謝,
我遇見的是他,
陪著幼稚的我成長,
傾聽我的痛苦,
為我的開心而開心,
為我的難過而難過,
為我的驕傲而驕傲。
他給我寫的每一封手寫信,
每一份特別的禮物,
和他在學校打的每一通限時的電話,
都會永遠印在我的青春記憶里。
我感謝他給我的陪伴,
感謝他陪我度過了特別的三年。
其實一開始我就明白,
和他的感情像是可樂里的氣泡,
在打開瓶蓋后,
最終只會消失。
能夠有過一段同行的經歷,
已經是上天最大的眷顧,
我希望他能夠一直幸福快樂,
再見了,
從未開始的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