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率先發現她的異常,關心問道:
“二娘,你因何傷懷?”
“回稟叔父,有只蠅子飛到眼中,我……我想把它哭出來。”
蘇軾一聽,著急地跑過來捧起駱如念的臉。
“二娘,我為你吹吹眼睛罷,上回母親也如此吹出了蠅子。”
說完便用力對著駱如念的眼睛吹氣。
駱如念本來就是找個托詞,看到蘇軾鼓腮瞪眼的緊張樣子立馬假意道:
“呀,蠅子真沒有了。”
生怕眾人不相信,她還頻頻眨巴著一雙蛋眼示意,成功逗笑了蘇軾蘇轍,只有蘇洵饒有興致地看著她。
駱如念被看得心里只發虛,正想找個什么理由趕緊撤退,又聽見蘇洵說道:
“小二娘初回鄉,又是個姑娘家,你們兄弟平日要多照顧她些。”
駱如念心里一動,趕緊福身輕聲道:
“多謝叔父!二娘……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懇求叔父應允。”
“哦?”
“昨日二娘隨哥哥弟弟去學堂見識,不成想摔了一跤,母親便不許我再去學堂。二娘斗膽請叔父向爹爹說情,允我同去求學。”
蘇洵默然不語,駱如念趕緊表態。
“二娘在學堂里定處處小心步步謹慎;如有違背,絕不再提。”
蘇轍沒有出聲,蘇軾已迫不及待幫腔:
“父親,軾兒必定小心照看妹妹,力保無恙。”
蘇洵看看駱如念,又看看蘇軾,臉上終于露出一絲笑意。
“教化之本,出于學校。二娘向學之心實屬難得,我且在兄長面前為你轉述。子瞻子由,夜深了,你們送二娘回房休息。”
“是。”
三人齊向蘇洵行禮道別,快走到門口時駱如念想起什么,趕緊回頭張望。
書房壁中掛著的是八仙之一——張果老張仙人的倒騎驢畫像。
嚴肅的文學大家尊崇嬉笑世間的張果老,駱如念對這樣的組合頗為驚訝。走出書房,她還沒來得及提出疑問,蘇軾先開口了。
“二娘,你為何想到請父親去做說客?父親向來寡言,家中自是無人敢在他面前多說什么……我方才真真為你捏一把汗。”
駱如念想了想,娓娓說道:
“一者,我娘正在氣頭上,只有爹爹才能說服她,可要爹爹出聲總得有個由來才是。二者,我若隨(賴)你們求學,自當向叔父稟告,請他代為說情也是自然。三者,爹爹和叔父手足情深,爹爹向來重看叔父意見。四嘛,聽聞八娘姐姐自小博覽群書,我想叔父屬意八娘姐姐讀書,想必亦不會拒絕我。所以……”
駱如念看著認真聽她胡侃一通的兩兄弟,撒嬌道:
“妹妹只想多多讀書識字,無計可施,總須碰碰運氣……”
話說出口,她發現自己居然臉不紅心不跳神色如常……嘖嘖嘖,能把窮兇極惡當花癡、絞盡腦汁追男神這事說得這么義正辭嚴理直氣壯言之灼灼,她真是越來越佩服自己了。
“萬一……”蘇軾擔心地看著她。
“萬一……妹妹只好傻笑,且作童言無忌唄……”
說完,她仰著臉“呵呵呵”演示一番何為傻笑。
兩兄弟大笑起來,蘇轍更是笑得直不起腰。蘇軾笑畢,一臉莊重地對著駱如念彎腰作揖。
“二娘妹妹年紀尚小竟有如此勇氣,為兄實在是佩服。”
駱如念雙眼泛熱心中波濤翻涌,很想回他一句:
“軾哥哥高才大德光耀千年,妹妹實在是愛慕。”
想歸想,終歸只能收了收心,輕輕福了福。
“二娘莽撞,讓哥哥見笑了。”
三人一路說說笑笑,天邊一輪新月如鉤。
快走出花園時,駱如念還是忍不住開了口。
“方才見書房中供奉的原是張仙人,卻不知是何緣由?”
“你自小在外有所不知,祖父通達豁然謙而好施,急人患難素有俠名,平日常在鄉中騎驢游歷,頗具張仙人的飄逸俠氣。一日,父親于集市中見此畫,心有所思,便花重金買下誠心供奉。”
蘇軾娓娓道來其中由來。蘇轍也喃喃說道:
“祖父酷肖張仙人,母親也道張仙人對咱家諸多庇佑……我想祖父了。”
兩兄弟的呼吸都沉重起來,氣氛瞬間變得凝重。
正好走到花園涼亭處,蘇軾拐入涼亭里坐下,聲音中透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惆悵。
“祖父好善樂施救濟鄉里,鄉鄰對他多有贊譽。某日,祖父無意間救助異人,其以富、貴、才學三物相許,問祖父對后輩所愿。祖父道:‘吾欲子孫讀書’,惟愿家中晚輩勤學苦讀。”
蘇轍接著說道:
“得祖父此訓,蘇家子弟自是立志求學耕讀不輟。日夜攻讀雖累乏,但念及祖父心愿,我等不敢懈怠。”
“祖父雖重讀書亦崇尚自然,聽聞父親少時不喜讀書,鄉人論之,祖父卻道‘是非憂其不學者也’,從不勉強為難。”
“正是,祖父性情閑淡,疏達不羈,對人無貴賤之別,對晚輩無架勢做派。幼時他常抱我們于膝上玩鬧閑聊,神話經典鄉中異聞,百無禁忌無所不談……”
兩兄弟你一句我一言沉湎在往事中,眼圈和鼻尖眼見地紅起來了。
“祖父……”
兩兄弟按捺不住開始低聲抽泣,眼淚噼噼啪啪地往下掉。
穿越回去的駱如念與蘇序老先生并無交集,但她自小善解人意,看著心愛的男人哭得悲切自然又是心疼又是感懷,也陪著哭了好一會。哭過了勁覺著老哭下去也不是辦法,突然想起那句自己很喜歡的電影臺詞。
駱如念稍作醞釀,抽抽噎噎地停住哭聲,抬頭看天上的一鉤彎月。
“我家有個趙嬤嬤(為了實現安慰效果,她只好現編造個虛擬人物做嘴替;簡單點就按著姓氏順序來編算了,辛苦趙嬤嬤第一個出場~),自小喜聽鄉間說書,滿肚子全是鬼怪奇譚。有一回趙嬤嬤講精衛填海,我聽了甚是感傷,可嬤嬤卻說,生死輪回乃天道使然,若心有掛念,死非訣別。”
“心有掛念,死非訣別。”
兩兄弟喃喃低語,悟性極高如他們,很快就理解了句意,慢慢停住哭聲。
三人靜靜坐著,天上月色如水,人間秋意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