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走到門口,輕聲叫住路過的小廝。
“何事喧嘩?”
“下雪了,小丫頭和嬤嬤都跑到院子里看雪呢。”
駱如念眼睛一亮。她素愛玩雪,尤其享受打雪仗的歡樂熱烈,當下猶如跳蚤上身全身發癢,再偷眼看看兩位小伙伴,亦如她一般眼神飄忽,頻頻望向門外。
蘇洵看出三個孩子的渴望和躁動,了然道:“今日考書到此,下去吧。”
“是。”
三個孩子歡天喜地行禮告辭,出了門口,蘇轍馬上拉起駱如念的手往院子里跑。
“二娘,同去看雪!”
“好咧!”
“菜園子里雪更厚些。”蘇軾提議道。三人邊跑邊套上蘇安遞過來的棉袍子,一同往菜園里奔去。
這場初雪紛紛揚揚,雪勢意外的浩大。到了菜園子,往日蔥翠染綠的田園已經披上一件白色外衣,蘇軾和蘇轍帶著駱如念看雪景、尋鳥蹤、堆雪人,又找了一株梅花給她拿回房里養著品味。
駱如念正閉目嗅著梅花香,一團雪球從天而降,不偏不倚落到她頭上。
“呀!”
駱如念一個哆嗦,趕緊抖落一身細雪,抬頭看到蘇軾正一臉得意望著她,蘇轍也哈哈笑著。
“軾哥哥甚是可惡!子由助我!”
駱如念把梅枝放于院墻下,抓起一團雪揉成球向蘇軾砸去。
“要得,要得!”
蘇轍說著也從旁向蘇軾發動雪球攻勢。蘇軾仗著自己手長靈活,不停地捏著雪球加以還擊,一時雪球與白袍一色,歡聲共笑語齊飛,好一幅歡樂玩雪圖。
起初他們還有目標有戰術,等到后來就是不分敵我地捧起雪亂砸,整個一通混戰。只見菜園子里雪球紛飛,一個雪球沖門而去砸中剛走進園子的蘇安。蘇安大驚,抱緊手中袋子高聲嚷起來:
“哥兒姐兒,我給你們送糖炒栗子來啦,可要趁熱吃!”
“呀?糖炒栗子!”
蘇轍丟下雪球,歡呼著沖到蘇安面前,抓起一顆栗子就啃。
駱如念和蘇軾也停戰跑向蘇安。蘇軾接過袋子,掏了一把栗子給駱如念和蘇轍,又塞了一把給蘇安,四人排坐在園門臺階上大啃板栗。
蘇轍吃得津津有味,道:
“定是錢嬤嬤炒的栗子,她炒的干貨最是香粉。”
“昨日我還說許久不吃糖炒栗子,可饞得緊。這栗子送得及時,蘇安深得我心啊!”蘇軾拍著蘇安肩膀贊賞道。
蘇安低頭諾諾,笑道:
“小人哪有此等神機妙算。我爹說方才老爺從書房出來,心情愉悅,向主母稱贊兩位哥兒近來讀書頗勤。主母念叨哥兒姐兒早起即趕去書房,這會兒怕也餓了,吩咐我爹叫庖廚炒昨日新買的栗子,還特意交代務必讓錢嬤嬤來辦。”
“我就說嘛!果真是錢嬤嬤的手藝!”蘇轍猛拍大腿興奮道:“我才是那個神算子哈!”
“何來你是神算子?”
駱如念把手里的栗子殼丟到樹下,悠悠道:
“嬸娘曉得你們愛吃炒栗子,早早叫人買好待用;又料定你們早起念書必定饑餓,栗子正宜充饑;還知道你與軾哥哥最愛吃錢嬤嬤的炒貨,特意交付她來做事……嬸娘把你倆的心思全琢磨透了,事事安排妥當,她才是神算子呢。”
兩兄弟聽了,默默低頭吃栗子。一會,蘇軾丟掉栗子殼,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傾述:
“母親曾道,若我立志為范滂,她愿為范母。我念及母親所言,暗懷經國治世之愿,只盼他日能竭盡所能報國用世,不辜負母親冀望。”
駱如念想起蘇軾官宦生涯中的恪盡職守和尚德愛民,往大里說是為國效力,往小里說原是兌現對母親的承諾,對蘇軾更為敬佩。她放下栗子,假意天冷又往男神的位置更靠近了些,恰在此時,男神轉頭問道:
“二娘聰穎,可有期許?”
駱如念聽了,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她作為小二娘的生活自然無可挑剔;那作為駱如念呢?咸魚尚且有翻生的渴望,更何況她這條快要被職場邪風風干的臘魚……但,該怎么和蘇軾解釋呢?
她只好低頭笑笑。
“二娘愚鈍,不敢輕言期許,近日讀五柳先生《歸去來兮辭》,尤喜‘乃瞻衡宇,載欣載奔’‘僮仆歡迎,稚子候門’‘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三句。二娘但求盡己本分,護家宅平安,保家人康健。
“護家宅平安,保家人康健”是她的人生期待沒錯,最關鍵的,她多希望……
駱如念深深看了蘇軾一眼,不料蘇軾也轉頭看她。駱如念心中發虛,趕緊抬眼望向遠處,心里一千萬只小鹿倒是把她撞得血液上涌,臉都紅了。
正當她想要不要大喊一聲“哇,今天天氣真好”來掩飾尷尬時,蘇轍指著那棵最粗的松樹低聲道:
“松鼠!松鼠!”
眾人順著望過去,果然看到一只松鼠撲簌簌從樹上爬到地面,縮頭縮腦四處尋找。
“松鼠娃兒!”
蘇安一聲低呼,果然,松樹高處的樹洞口隱隱露出兩個小小的絨毛腦袋,四下寂靜時,似乎還聽見小松鼠的“吱吱”叫聲。
看來是松鼠媽媽冒著嚴寒給孩子們找吃的。蘇軾望望蘇轍,又看看駱如念,三人心領神會齊齊點頭,蘇軾起身走到靠近松樹位置,把袋子里的栗子盡數倒在地上,退回臺階坐下。四人靜聲看著松鼠媽媽。
天氣嚴寒,炒栗子碰到雪瞬間變涼,仍掩不住絲絲甘香,松鼠媽媽很快循香爬來。它四處張望一會,自覺安全后快快叼起一個栗子沖上松樹,轉眼便躥進樹洞不見了。
四人如釋重負松了氣,此后的假期里,駱如念和蘇家兄弟常常帶著各式干糧來喂松鼠,眼見小松鼠一天天地長大,春假也結束了。
春假過后便是春學開課。劉徽之介紹蘇軾到隔壁青田縣中巖書院入讀。書院院長為從京城返鄉執教的王方進士,頗有賢名,蘇轍和駱如念也隨之轉學。臨近開學,駱如念正坐在桌前準備上學筆硯,楊夫人推門進來在榻子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