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畫山水、貼心伴侶和親密家人的陪伴中,蘇軾和駱如念享受了輕松自在的休閑時光。駱如念自然是歡喜的——只要能和蘇軾在一起,她已深感滿足,更何況兩人結伴游走縱情山水,那更是天大的美事!和蘇軾相處越久,她越覺得這個善良熱情、大氣爽朗、溫柔體貼、幽默風趣的男人真是無可挑剔的完美丈夫。
如果非要讓她挑毛病的話,好吧,這個總是爽朗大笑,無論和誰都能自如侃大山的家伙未免對別人過于熱情實誠、口無遮攔了。駱如念自從屢屢被高泉使絆子、出陰招后,深刻體會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亦不可無”這句古語的智慧,看著蘇軾無所顧忌地與所有人傾談交心,有時也不免擔心他多口誤事。只是這位社牛老公聊起天來興致高漲心情愉快,她又不忍心擾了他的興致。
總得找個機會提醒他才好,駱如念暗暗想道。
這天很快來到了。
轉眼間,他們在青神已小住半月,啟程返回蘇家的日子到了。
臨行時自然各種依依不舍,王方和王夫人對著一雙青春洋溢的璧人是怎么看都看不夠,不住口地叮囑“有空常來,多多無妨”,恨不得把這對得意之作藏在家中天天看著開心。駱如念體諒周嬤嬤到蘇家幫傭辛勞,讓她就此返回王家休息,主仆又一番依依不舍。二十七娘背來滿滿一簍黎檬子,可憐巴巴地坐在門口的石墩上掉眼淚,直到駱如念說下次給她帶超好吃的趙二紅糖軟粑,她才破涕為笑。
回程時,駱如念和松月坐馬車,蘇軾和蘇安騎馬在旁。馬車搖搖晃晃,昏昏欲睡的駱如念迷迷糊糊聽蘇軾和前來接應的蘇安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天。
“這些日子家中可好?”
“諸事順遂。外間給咱紗坊取名為‘狀元坊’,搶貨的每日早早排了長隊,都說要沾沾狀元郎的喜氣。坊間生意紅火,主君把遣散的下人全請了回來,說兩位娘子操勞多時,日后須好好休養調理。今日見大娘子精神和氣色確有好轉。”
“正是。我已應承泰水大人,待回家處理完緊要事務,我與娘子再轉岳家來。”
蘇安滿口說是,突然想起什么,忙道:
“哥兒出門這些日,倒是有一位公子多番上門求見。”
“哦,來人姓甚名誰?”
“嗯……”
蘇安努力回想許久,一拍大腿道:
“我想起來了,那人姓章,立早章,名字倒是不記得。”
“可有說何事?”
“其言久聞軾哥兒高才,又得知哥兒高中,特來敬賀聽教。小的答復哥兒已出門,不知何時返家。他便三日五日地來,說結交心切,盼著早與哥兒相見。”
“此人倒是有趣,哈哈哈……”
蘇軾笑聲爽朗,駱如念終是睡著了。不知過了多久,車夫長吁一聲,松月搖醒駱如念。
“姑娘,蘇家到了。”
“哦……”
駱如念睡眼朦朧,松月快速為她整理妝容。簾子撩開,蘇軾探頭進來。
“為夫扶娘子下車。”
駱如念一下子醒了神,趕緊伸手回應,兩人眉眼帶笑下了車。進了蘇家,早有蘇忠帶著嬤嬤和仆役在門口等候。兩人先去向蘇洵請安,又將王家禮物派送各房各人,正準備回房休息,蘇安從游廊處小跑過來。
“軾哥兒,說曹操曹操到,方才說的那人又來了。”
“好靈通的消息。走,會會他去。”
蘇軾很是驚訝,帶著蘇安興沖沖地往會客廳走去。
駱如念在馬車上打了小盹,正想回房再作補眠,但聽說那人三番五次來拜訪蘇軾,她便克制住睡意叫上松月來到會客廳,松月拿了張圓凳放在屏風后,駱如念靜靜坐了下來。
會客廳響起腳步聲,聽著是一行人走了進來。
“哈哈哈,原想是新友,誰知乃故交!自殿試一別已多時不見。今日得見子厚,子瞻不勝歡喜。”蘇軾喜悅道。
“我出京城后即刻返鄉,連月來埋首書案焚膏繼晷極為疲乏,近月離家云游散心。上月到了蜀地,定是要拜會子瞻賢弟的。”
一個鏗鏘有力的聲音答道。
“啊?你今科已進士及第,為何不留待授職,卻要返鄉耕讀?”蘇軾驚訝問道。
“唉,一言難盡。”那人嘆了口氣,“此次我與族侄子平一同應考。子平資識敏明,高中狀元;我枉為人叔卻居于后輩之下,愧不能當實難自處;故放榜后拒了誥敕,立即歸家研習以圖再考。”
聽到那人說得輕巧又分量極重的一番話,駱如念極為震驚。要知道古代科舉考試可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范進中個舉都已經歡喜到瘋癲,能再過兩關取得進士及第絕對是一騎絕塵,他人難望項背。這人居然為了面子問題連到手的進士都舍棄了,這行事風格……
客廳里的蘇軾同樣跌掉了下巴。
“哎呀,科舉豈能兒戲,子厚未免魯莽了!”
蘇軾連連惋惜,那人卻不接話,空氣一時凝固了,屏風后的駱如念也不覺皺起了眉頭。
好一會,那人才森森應道:
“士可殺,不可辱;功名可棄,聲譽不可損。”
聽了這話,蘇軾也意識到剛才的回應過于直白,連忙圓場。
“雖是可惜,但子厚富才機略,想必下科定能一舉奪魁。”
“倒也未必。”
那人的聲音竟瞬間變得低沉而溫和,聽來頗為親和。
“我雖離京返鄉,仍與京中知交葆有聯系,得知子瞻深得歐陽翰林器重,更有‘讀軾書,不覺汗出!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之言。歐陽翰林乃當今朝中重臣文壇宗師,可謂一言九鼎。子瞻年少名高,實在令人羨慕欽佩啊!”
蘇軾聽罷,慌忙道:
“子瞻望閣老門下弟子耳,此為閣老勉勵之言,安敢當真?”
那人輕笑一聲,旋即正聲道:
“子瞻握瑜懷玉盛名在外,不必過謙。聽聞京中高門貴戶爭相與子瞻結交,賢弟定然交游廣泛。為兄來年還待應考,望子瞻在諸位大人面前為愚兄多多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