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相識大概是微信群里加的好友,16年的暑假,剛好在P大上暑期學校,或許當時閑散,就加了一個暑假活動的微信群。本想去跟一群有共同志愿的學生們一起參加活動,可后來一直沒什么機會。
一直到17年3月,因為一次青年協會的志愿服務,我們初次線下見面。不得不說,我們第一次相見,就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記得那是周六的早上,我們在P大東門集合,有意思的是,從沒見過的兩個人,第一眼就認出了彼此。這讓我有點小驚訝,于是在心底偷笑:莫非,我們曾是舊時相識?
在漸漸明亮的晨光里,他背著個大書包,帶著黑框眼鏡,厚厚的雙唇一張一合,嘴角掛著暖人的笑意,還算端正的五官,構筑起一個清爽而干凈地輪廓,他雙手自然垂著。我過去時,他大概正跟活動組織者一本正經地閑聊著,而給我的第一印象,讓我覺得這個人簡直斯文的不像話,頗有P大學子的風范。
走上去,我們寒暄幾句之后,感覺彼此性格也還不錯,話說的很是投機。走到公交站,我們坐上同一輛車,在京城特有的“巨號”公交車里,大家安頓好自己搖晃的身體后,開始有一搭沒一搭地閑聊。初次參加這項活動的人,時不時好奇地問上幾個問題,問到自己也覺得不再適合開口的時候,就安靜下來,各自揣摩著對“臨終關懷”的臆想,任由車子走走停停,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終會抵達,所有的答案也即將揭曉。
我們到了離目的地最近的公交站之后就下了車,下車之后,我們穿過一個窄窄長長地巷子,里面到處是賣蔬菜、水果的小攤。我好奇的打量著沒見過的蔬菜、水果,頓時“十萬個為什么”附體,問這問那,現在想想倒覺得那時的自己,頗有點像剛下凡的神仙,對所有東西都充滿了好奇。其實,在那個偌大的城市,看慣了它的燈紅酒綠,看慣了它的高樓大廈,也看慣了它的車來車往和匆匆忙忙,而它慢慢悠悠的人間煙火則是第一次看到。我陶醉其中,如獲至寶,穿梭其間,不禁忘形。不過,太過“得意忘形”的我,到最后終不免將自己“單純孩子”的傻里傻氣在他面前暴露無遺。
因為重要的事情還沒有做,于是,我收起自己的那份孩子氣。同大家一起,穿過那條滿是人間煙火氣的巷子,醫院就在眼前。
到了門口,領隊讓我們在大門口先等著,她進去跟工作人員接洽。我望向院子里面,因為向來對醫院這種地方自然而然的心存莊嚴的敬畏和恐懼。所以,本就寂靜的醫院,在我看來更顯沉靜。而又因為這大概是老年醫院的緣故,里面很少有人來人往的嘈雜,更少有急救人員奔來走去的匆忙,幽然靜謐中,讓我覺得,這里的確很像一個人此生最后的驛站。
領隊跟工作人員接洽完之后,我們開始分組。說是沒什么要求,自由結合。于是我躊躇著,在隊伍里尋找合適的同伴,沒想到,CC主動過來說,我們一個組吧。我想都沒想,怕他被別人搶去,就趕忙答應:“好啊!”
分好組后,領隊帶著我們走進樓里,按照分組將我們一組組分進病房。走廊里充斥著濃烈的消毒水的氣味,不時有穿白大褂的護士在走廊上推著醫療車匆匆走過,還有幾個穿藍色衣服的護工在往返于護士站和病房中間。在這種嚴肅氛圍里,我不免有些緊張,對于臨終關懷的所有猜想也終于要得到驗證。我在等待著,好奇著:我們將于上什么樣的人?他/她度過了怎樣的一生?他們會在我們眼前離去么?我們怎樣陪他們說話才能給予他們在人生盡頭的些許安慰呢?
我就這樣胡思亂想著,緊張而又有些期待的等待著。終于輪到我們時,因為緊張而緊緊攥著的手松開了,就在忽然之間,所有的思緒突然釋懷了。第一個服務對象是一個退休老干部,見到他時,他剛吃過飯。護工見我們來了,微笑著將我們讓進病房內,說了一些關于老人的情況之后就留下我們出去了。
我在思索怎樣開口,卻一是沒找到合適的語言開口,于是,只好傻笑著等CC先開口。好在他沒明了了我的意思,也沒勉強,先跟爺爺打了招呼,詢問他現在生活情況怎么樣。話題就這樣順勢打開,爺爺說,之前也有其他人來過,又抱怨了幾句護工的“壞話”,接著,開始跟我們講他之前是誰的部下、參加了哪些戰役等等。
回顧往事,這位年逾九十的老人,淚眼朦朧。我們仔細的聽著,問他需不需要喝水,對于他的輝煌過去和他生活上的不滿之處,不時給予恰當的回應。聊了一圈之后,爺爺突然小聲的問他什么問題。我發現異樣,隨即望向他們,并輕聲問,怎么了?
他不好意思的笑了,說:爺爺問我,你是不是我女朋友,問我們是不是在談戀愛。
這下,到輪到我不好意思了,等著看他的反應。他回答說,不是。爺爺又把目光轉向我,我說對,我們沒談,我們是一起來做志愿服務的,剛好分在了一個組里。
爺爺滿是狐疑的看了看,點點頭,說了聲,哦。
然后又扯去別的話題。就這樣聊了將近半個多小時,護士進來了,說爺爺該換藥了。我們只得出去,看著爺爺不開心的樣子,我們也很不舍。
“爺爺,您好好接受治療,下次我們還來陪您聊天”,這句話我脫口而出,那時只是簡單的想著,下次組織這種活動的時候,我一定會再過來的。
可,從那以后,直到我徹底的離開首都之后,我都沒有再回去過,而那位僅有一面之緣的爺爺也再也沒去看望過。
現在想來,人或許是不應該輕易承諾的,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哪怕充滿善意,哪怕是對于一個將死之人,都不應該給他一個輕飄飄的承諾。因為,我們并不知道,那句承諾會給別人留下怎樣的期待,又或者那個承諾的份量我們永遠承擔不來。直到落筆的現在,回想起這位可愛的爺爺時,我內心都充滿了無限愧疚,我不知道,后來的他怎么樣了,也不知道他是否曾期待過我們的再次拜訪。
之后,我們又去看望了其他一些爺爺奶奶。他們這些躺在病床上的人,有的善解人意慈眉善目,有的嚴厲不好相處,但無疑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給了我不同的啟發,他們啟發我:無論現實環境是怎樣的,此生都要積極向上,要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努力,窮極一生要追求的是什么,這樣確定了之后,就要拿出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去爭取、去抗爭。只有這樣,我們在生命盡頭,回首往事之時,才能不為過去的困苦和妥協而流淚。他們病床上的每一個,都很值得我們去敬重,因為,他們這樣勇敢地度過了一生。
不知不覺,時間過得很快,我們的活動也接近尾聲。領隊通知我們大家都已經集合了,我們只得跟正在聊天的爺爺奶奶道了別。走出病房,我深深呼一口氣,思緒萬千的看了看他,似乎,他也在思考著什么。我把目光轉向他,對視一下之后,誰也沒再說什么。
活動結束,大家拍了合影,領隊征求意見,問大家要不要一起回去,我倆商量了一下,覺得待會兒也沒什么要緊的事情,剛好香山也在附近,于是決定去一覽勝景。其他同學也都各有打算,于是我們的隊伍也就原地解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