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夫妻也是不好隨意見面的,景琰自上月馬場匆匆一見后,數日來十分想念心上人,但也不好真的向盛國公夫婦開口。
還是盛國公慧眼如炬,給妻子使了個眼色,自己則對景琰說:“太子殿下若是不忙,老臣帶您去花園走走吧。”
景琰有些心不在焉,但面對未來的老丈人可不敢怠慢,乖巧地跟在盛國公身后走了。
而盛國公夫人微笑著對身邊的嬤嬤囑咐幾句,然后就轉身朝庫房的方向走去:“再去看看小姐的嫁妝,能添點什么?!?/p>
“夫人,咱們家準備的嫁妝已經十分厚重了?!?/p>
“不是看厚不厚重,而是要看心意?!?/p>
“是是,夫人說的是。”
盛國公本來也是在行軍打仗方面出類拔萃的人物,只是慶國公因依附太子而風頭過剩,而盛國公膝下三子均志不在武,所以常常會忘記金陵城還有他們一家。
一路上盛國公與景琰就軍馬之事談得很是愉快,眼看著就要走到曲水亭的時候,盛國公卻一拍腦門說忘記了今天閨女的外家也要來人,正是盛國公夫人的嫡親兄長,怡安的舅舅忠勇侯,自個兒不能不去迎迎。
景琰一聽這話,心想以后也是自己的長輩,便說一道回去吧。
盛國公滿臉熱情地攔了他:“不用,殿下今日勞累,就在這曲水亭歇一歇腳吧,老臣自己去就可以了。”
話音剛落,也不管景琰什么反應腳底抹油地就給溜了,留下少年一個人站在園中有些不知所措。
景琰一步一步邁上臺階,早就聽聞盛國公府的曲水亭可俯瞰整座園景,堪稱一絕。
但他卻無心欣賞美景,因為有一個窈窕的身影就站在他的面前。
“小女參見殿下?!?/p>
怡安一身青色襦裙襯得她格外清爽,讓景琰想起了江南水鄉。
看他沒有動作,也遲遲不說話,怡安有些緊張,都要把手里的帕子揉成一團了。
“那張七弦,你喜歡嗎?”
景琰笑著開口。
“我很喜歡,聽說那顆珍珠還是殿下親自從東海帶回來的?”
“是,一直在我書架子上放著,覺得應該跟你的琴很配。”
“我從來沒見過那么好看的綠綺式,多謝殿下用心?!?/p>
兩個人就隔著一張石桌的距離,溫溫柔柔地說著話。
“我聽說……我聽說我們大婚之前是不好見面的,之前小殊和霓凰還隔著后墻說話呢。”
怡安曾經聽霓凰提過這事,忍不住笑了出來,“我爹娘向來對這些不是很信,殿下信嗎?”
景琰下意識地搖搖頭,然后說:“我以為你信,不想讓你覺得我不在意?!?/p>
怡安在之前還有些不明白自己在閨閣女子中除了武功和琴還拿得出手,其他都是平平,父親雖然位居國公,但因為從不涉及黨爭,許多年也未得到多少重用,為何太子殿下竟會對她青眼有加。
惶恐許久的她終于在今天定下心來,既然決心與眼前的男子攜手一生,是風是雨都要一起度過:“殿下的心意我豈能不知,今生有緣結為夫妻,自然是要恩愛兩不疑的。”
少女的聲音清脆而堅定,落在景琰的心湖漾起陣陣漣漪,理了理情緒又開口說:“本來我還準備了一桿紅纓槍,可是母妃說不好放進聘禮里,所以我就留在東宮了,等……等你嫁進來后看看喜不喜歡?!?/p>
怡安一聽笑得極為開心,一時間都顧不得母親再三叮囑的閨秀禮儀:“多謝殿下?!?/p>
兩人不好獨處太久,怡安便先提著裙角從另一側走下了曲水亭,在兩個侍女笑嘻嘻的打趣聲中,景琰看著她慢慢走遠。
他沿著來時的路慢慢往回走,突然有一個穿著鵝黃色衣衫的少女盈盈走來:“小女張氏怡泉見過太子殿下,殿下萬安?!?/p>
她本以為再怎么說太子殿下都會停下來與她說兩句話,誰知道景琰居然連看都不看一眼,徑直離開了。
“哎,太子,太子殿下,哎呦……”這種把戲景琰都不知道見過多少次了,敢在盛國公府給他未來的妻子沒臉,那他也不必手下留情了。
這一幕被站在遠處的盛國公夫人瞧見,看景琰的神色除了滿意再沒別的,但當她看向刻意摔在地上的少女時,就變成了一臉嫌惡:“把大小姐送回二房,告訴二弟妹,若是她管教不了女兒的話,我就去宮里請靜妃娘娘指派一位嬤嬤來,想來娘娘是不會拒絕的?!?/p>
“是。”
盛國公府二房夫人白氏先是看到女兒委委屈屈地回來就猜到事情沒成,再聽國公夫人身邊人的傳話,面子上還能賠笑臉,實際上早就氣得抓心撓肝,等人一走,便厲聲喝道:“你這個不爭氣的,太子殿下都走到你面前了也抓不住,難不成還要我拉下臉來去求大房讓你去做你妹妹的媵妾嗎?”
“不要,娘,我不要做媵妾!”
“那你又沒有那個本事勾住太子殿下,還妄想側妃嗎?”
張怡泉想起太子殿下那張嚴肅卻又俊朗的面龐,還有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地位,還有誰能比他更好呢……
景琰跟盛國公辭行,駕馬回道東宮,立刻招來暗衛:“去查下午那個女子的身份?!?/p>
很快盛國公二房的信息就擺到了景琰的書案上,粗粗看下來果然不出所料,景琰勾唇一笑,要不提前幫老丈人解決了這顆蛀蟲,攢點人情也好。
景琰大婚當天,林殊在千里之外的木蘭城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身邊是提前請了旨來陪產的林燮與晉陽夫婦,林殊已經整個人像只八爪魚一樣扒在了門上,晉陽剛想阻止,卻被身邊的嬤嬤笑著攔下了:“公主,少爺可是跟當年將軍一模一樣,隨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