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真相
夜晚,街道上的路燈如一串珍珠灑落在黑色的天幕中。陸舟坐在趙野的車里,車窗外的霓虹燈在玻璃上交織成模糊的色塊。
他的目光沉靜,手里握著趙野遞來的文件袋。
“這些,都是我查到的。”趙野一邊發動汽車,一邊說道,
“你先看看,這事兒遠比你想象的復雜。”
陸舟拉開文件袋,翻看里面的幾張打印紙。
紙上的內容讓他的眉頭逐漸皺緊,每一行字都像一把利刃,劃開了他對畫展失敗的最后一絲懷疑。
其中一封郵件的內容尤為刺目:
“感謝您提供的建議。您的評價確實讓我們意識到陸舟的作品過于情緒化,無法迎合市場需求。我們將重新考慮他的策展安排。”
署名是策展人,但下方的抄送人名單里,赫然有一個熟悉的名字——林佳佳。
陸舟緊緊攥住文件的手微微顫抖。他的目光如同寒冰般盯著那串名字,耳邊仿佛再次響起林佳佳離開時的那句話:“你會后悔的。”
“她真的做了?”陸舟低聲問道,語氣里夾雜著憤怒和一絲難以置信。
趙野點點頭,側頭看了他一眼:“我剛拿到這些郵件的截圖,還不算最有力的證據,但已經能說明問題了。
她不僅操控了策展人,還散布了一些不實的評價,說你的畫‘沒有靈魂,市場價值低’。”
陸舟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拳頭緩緩攥緊。他感覺胸口像被壓了一塊巨石,呼吸都有些困難。
02.面對真相
車內的氣氛陷入了一陣沉默,只有發動機的低鳴聲在空氣中回蕩。陸舟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畫展那幾天的場景:
那些冷淡的目光、敷衍的評價、空無一人的展廳……現在看來,那些并非純粹的失敗,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摧毀。
“她為什么要這樣?”陸舟心里默默問自己,但答案他再清楚不過:
是因為他的離開,是因為分手時那句冷冰冰的“我們不合適”。
憤怒與不甘像潮水般涌上心頭,他幾乎要失去理智。但與此同時,另一個聲音也在提醒著他:這種情緒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他必須冷靜下來,想出對策。
他睜開眼,看向趙野,聲音低沉卻堅定:
“謝謝你幫我查這些。接下來,我需要更確鑿的證據。”
趙野拍了拍方向盤,咧嘴笑道:“兄弟,放心吧,這事兒交給我。
我已經盯上了策展組的核心成員,只要再深入一點,就能找到最直接的證據。”
03.試探留言
清晨,沈妍從夜班回來,走進公寓時,第一眼就看到了茶幾上的便利貼。
“燈塔的亮光是因為燃燒自己,而不是因為它希望被看到。”
她拿起便利貼,反復讀了幾遍,腦海里浮現出一個畫面:
一個人安靜地坐在燈塔下,用畫筆勾勒出海浪的形狀。
她坐在沙發上,拿起筆,寫下了一段話:
“你對藝術的理解,讓人覺得你和它有很深的聯系。你是不是……一位藝術家?”
寫完后,她盯著紙條看了很久,又在下面加了一句:
“如果是,能不能告訴我,你畫過什么?”
她將便利貼貼好,轉身走進臥室。此刻,她的心中涌起一種無法抑制的好奇心,但同時也有些擔憂:對方會回應嗎?還是會選擇避開?
04.陸舟的回應與避開
夜晚,陸舟回到公寓,看到桌上的便利貼時,嘴角揚起了一抹淺淺的弧度,但很快,他的笑容便消失了。
他坐在椅子上,拿起筆,思索了很久,最終寫下了一段話:
“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幅畫,重要的不是畫了什么,而是畫的人。”
他把便利貼貼在桌上,目光停留在上面片刻,嘆了口氣。
他并不想讓這段互動因自己的身份而變得復雜,但沈妍的留言讓他隱約感受到了一種信任與渴望,這讓他感到矛盾。
05.真相初露
第二天晚上,趙野發來了一條消息:
“我拿到了策展組核心成員的更多證據,包括林佳佳的錄音。
她和策展人不僅商量了如何壓制你的畫展,還提到了如何讓你的作品‘徹底消失’。”
陸舟坐在椅子上,盯著屏幕上的文字,指尖微微顫抖。
他閉上眼,腦海中那股憤怒和不甘再也無法壓抑。
“徹底消失?”他低聲重復著這句話,眼神漸漸變得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