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失敗是成功的基石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簾灑在茶幾上,沈妍走進客廳,目光第一時間落在便利貼上。那是夜晚室友的回應:
“失敗只是開始,真正的意義在于你如何重新站起來。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而否定自己的價值。”
她看著這段話,眼神里流露出一絲復雜的情緒。雖然不知道對方是誰,但這段時間的留言互動,讓她漸漸感受到一種久違的支持和溫暖。
她坐下身,拿起便利貼,寫下自己的回復:
“有時候我覺得,失敗比成功更讓我恐懼,因為它讓我懷疑,自己是不是從一開始就不夠好。”
寫完后,她停頓了一下,思考片刻,又補充道:
“你呢?你會懷疑自己嗎?”
她將便利貼貼好,抬頭望向窗外,深吸了一口氣。
盡管生活的重壓沒有消散,但她心里隱隱感覺到,自己并不是孤軍奮戰,至少我還有一個陌生人可以傾訴,可以宣泄內心的苦悶。
02.敞開心扉
夜晚,陸舟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公寓,看到沈妍的留言。他拿起便利貼,讀了兩遍,眉頭微微皺起。
片刻后,他走到桌旁,拉開速寫本,翻到一頁空白紙上,開始勾勒線條。
不久后,一幅畫作成型:畫中是一片廢墟般的城市,一個人站在倒塌的建筑中,面前是一扇敞開的門,門外有微弱的光透進來。
他在畫旁寫下了一段話:
“我也會懷疑自己,尤其是在畫展失敗后。
我甚至一度覺得,自己可能根本不適合做藝術。但后來我發現,只有繼續創作,我才不會被自己的懷疑吞噬。”
寫完后,他把畫放在桌上,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笑意。雖然不確定對方能否完全理解,但他覺得,這段互動或許也在幫助他自己重新找到方向。
他確信:幫助別人的同時,其實也在療愈自己。
03.復雜的心情
第二天下午,沈妍和李婧約在一間咖啡館見面。李婧今天的狀態格外輕松,聊了幾句后,她突然提到:
“最近有個藝術展,你有沒有興趣去看看?我聽說會有不少新銳畫家的作品,很有意思。”
沈妍愣了一下,低頭喝了一口咖啡,試探性地問:“你對藝術展感興趣?”
李婧笑著點點頭,眼里閃著一絲狡黠:
“不是特別感興趣,但我猜你的‘夜晚室友’可能會去。他不是搞藝術的嗎?說不定能碰上呢。”
沈妍的心臟猛地一跳,手里的咖啡杯微微晃了一下。她抬頭看著李婧,語氣盡量平靜:“他是搞藝術的,但我們從來沒見過。”
“那就更該去看看了,說不定能遇到。”李婧半開玩笑地說道,眼中卻透出幾分認真。
沈妍笑了笑,沒有接話,心里卻翻涌起一陣復雜的情緒。
她感到一絲隱隱的不安,似乎這種無傷大雅的好奇正在逐漸變成某種隱性的威脅。
心想:“李婧是什么意思?她為什么想認識我的室友?莫非她……”沈妍胡思亂想著。
04.便利貼的試探
回到公寓后,沈妍拿起便利貼,寫下了一段話:
“我一直覺得,你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
你的畫總是讓我看到生活里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你曾提到畫展的事,是你的畫展嗎?”
寫完后,她盯著這段話發呆,思索著是否會讓對方感到唐突。最終,她還是將便利貼貼在桌上,轉身回到臥室。
05.陸舟的回應
夜晚,陸舟回到公寓,看到沈妍的留言,愣了一下。他拿起便利貼,站在原地沉默了許久。片刻后,他拿起筆,在紙上寫道:
“是我的畫展,但它失敗了,那是我最不想回憶的一段經歷。”
寫完后,他停頓了一下,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在后面補充了一句:
“但我并沒有放棄。”這句話與其說是說給別人的,倒不如說是說給自己聽的。
他將便利貼貼回桌上,轉身走向畫架,拿起畫筆開始工作。畫展的失敗曾是他心中無法觸碰的傷疤。
但現在,他隱約覺得,和一個完全陌生的人分享,也許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06.
第二天清晨,沈妍看到便利貼上的內容,目光落在“畫展”兩個字上,心中一陣悸動。
“畫展……他是個畫家,還是……”
她的手輕輕撫過紙條,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強烈好奇。
她迫切地想知道,這個“夜晚室友”究竟遇到過什么事,思想那么有深度,那么大善解人意?他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