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迷茫與自我懷疑
沈妍坐在書桌前,手指輕輕敲擊著鍵盤。她的屏幕上依舊是關于案件的郵件和相關資料。
幾天來,她無數次嘗試梳理出更完整的證據鏈,但事情的進展依然緩慢。
她揉了揉太陽穴,深吸一口氣,拿起桌上的便利貼,寫下了一句話:
“人是不是一定要靠關系,才能站穩腳跟?”
貼好便利貼后,她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霓虹燈光。她的目光游離,心中涌動著一種無法言喻的無力感。
“難道努力真的比不上那些‘捷徑’?”她默默想著,眉頭深鎖。
在過去的幾天里,沈妍幾乎沒有睡過一個完整的覺。
案件的復雜性、對手的強勢反擊、律師對證據的反復審查,讓她感覺自己像是陷入了一場沒有盡頭的拉鋸戰。
“如果我輸掉官司怎么辦?如果這場官司變得沒有任何意義呢?”
她靠在窗邊,閉上眼睛,試圖讓自己的思緒平靜下來,但腦海中卻不斷浮現出那些諷刺的目光和不信任的聲音。
“你一個小設計師,還真把自己當回事了?”“就是,一個臭打工的,哪來的自信……”
她的手攥緊了窗簾的邊緣,指甲幾乎掐入了掌心。
02.陸舟的回應:畫作與鼓勵
夜晚,陸舟回到公寓,打開燈后,第一眼就看到了沈妍的便利貼。他拿起紙條,讀完后皺了皺眉,隨后走向畫架。
他靜靜地坐下,拿起畫筆,在畫布上開始勾勒出線條。十幾分鐘后,一幅簡單卻充滿力量的畫作完成了:
一只蠟燭,盡管燭火微弱,但依然散發出堅韌的光芒。
在畫的旁邊,他寫下一句話:
“不是所有人都有燈塔,燈塔要靠自己去點燃。”
他將畫放在茶幾上,又拿起便利貼補充了一句:
“希望這束光,也能為你點燃方向。”
03.小小的驚喜:舊時的光影
清晨,沈妍從夜班回來,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公寓。
她的目光很快被桌上的畫吸引住了。她拿起畫,盯著蠟燭,心中涌起一陣暖意。
“即使是最小的光,也能照亮黑暗。”她喃喃自語。
就在她準備貼上新的便利貼時,手機屏幕突然亮了起來。她低頭一看,是一條郵件通知。
郵件的主題讓她愣住了:“關于您作品的意外機會”
她趕緊打開,發現是幾天前的一位客戶無意間將她的設計分享到社交平臺后,引起了一家設計公司的興趣。
他們表示,希望能就未來的合作進行進一步溝通。
沈妍捧著手機,怔怔地坐在沙發上,眼眶有些濕潤。“原來,努力真的會被看見。”
沈妍興奮不已,隨后給那個客戶發去微信:“謝謝您的分享,有時間我們出來坐坐,我們合作愉快,愛你哦!”
客戶瞬間恢復:“那家設計公司會很快聯系你,祝你們合作愉快。”
04.陸舟的秘密揭示
那天晚上,趁著沒有電話,沈妍在電腦上搜索頁面時,她無意中在網上搜索設計行業的動態時,忽然注意到一個名字:“陸舟”。
她的手指停在鼠標上,心臟突然加快了跳動。點開后,屏幕上是幾年前的一篇采訪文章。
文章中提到,陸舟是一位在年輕時迅速成名的自由畫家,但因為畫展失敗而突然隱退,至今沒有新的作品展出。
文章配了一張他的畫作——一片星空和海浪,筆觸間透著熟悉的溫暖。沈妍的呼吸微微一滯。
“難道是他?……”
她盯著屏幕上的畫作,仿佛一切都串聯了起來。便利貼上的文字、桌上的畫作,以及那種熟悉的情感。
她的嘴角緩緩揚起,眼神里帶著一抹復雜的好奇與期待。
05.
沈妍想起公寓里的蠟燭畫和那句留言:
“不是所有人都有燈塔,燈塔要靠自己去點燃。”
她心里默默問自己:“他的燈塔,真的找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