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設計項目的成功
窗外陽光灑落,玻璃窗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沈妍坐在辦公桌前,電腦屏幕上顯示著客戶剛剛發來的郵件。
“沈小姐,您的設計方案非常出色,品牌團隊一致通過,正式上線后反響很好。希望您能為我們下一季度的品牌活動繼續操刀設計方案。”
她輕輕捂住嘴,眼中閃爍著驚訝與欣喜的光芒。“成功了,我終于做到了。”
這份認可來得突然,卻又充滿力量。她想起前段時間被質疑、被拒絕的日子,所有的煎熬與努力此刻都化作了一份久違的成就感。
沈妍靠在椅背上,輕輕呼出一口氣,視線落在桌角的速寫本上。
她拿起筆,畫下一道微微泛光的弧線,像是內心重建的燈塔,逐漸亮起。
“原來努力真的會被看見,只要我還愿意堅持。”
02.陸舟的訪談:勇敢面對
同一時間,一檔備受矚目的藝術訪談節目正在網絡上直播。
陸舟坐在燈光柔和的訪談現場,身后是他的一幅幅畫作,畫面上那些燈塔、海浪、星空的作品,靜靜地訴說著畫者的心聲。
主持人微笑著問道:“陸舟先生,這次畫展的復出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
大家都很好奇,您在這段‘隱退’的時間里,是什么讓您重新燃起創作的熱情?”
陸舟微微一頓,神情平靜卻帶著一絲柔和。他低聲說道:
“那段時間,我一度迷失,對畫筆失去了信心。后來,我開始留意一些生活中的細節……比如一個再普通不過的紙條。”
“紙條?”主持人露出疑惑的神色。
“是的。”陸舟的嘴角浮起一絲笑意,目光變得溫柔而深遠,“那是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通過簡短的文字,分享彼此的困惑、掙扎與努力。
我從那些文字中,感受到了生活中微小但真實的力量。”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藝術創作的靈感,不一定來自宏大的場面,有時,一個簡單的字條、一句平凡的話,甚至一個人的鼓勵,都能成為照亮黑暗的光。”
節目現場陷入短暫的安靜,主持人帶著贊許的神情點了點頭:
“聽起來很浪漫,也很有力量。看來,您重新找回了自己想要傳達的藝術初心。”
屏幕前的觀眾評論區瞬間刷了起來:
“這段話好戳人!藝術的力量就是這樣吧。”
“陸舟真的很真實,一個簡單的字條也能點燃創作之心。”
“到底是誰和他互相鼓勵?好想知道啊!”
03.沈妍的觸動
清晨,沈妍坐在公寓沙發上,屏幕上還停留在陸舟的訪談畫面。
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在她的臉上,映出一片暖意。
她看著屏幕中那個神情溫和卻堅定的男人,心里仿佛被什么輕輕觸動了。
“他說的……是在說我嗎?”
她回想起這段時間的便利貼交流,那些簡單而溫暖的回應,那些孤獨時的鼓勵與陪伴,仿佛終于找到了最恰當的注解。
陸舟的話仍在她耳邊回響:“藝術創作的靈感,有時只是一個人的鼓勵。”
沈妍輕輕笑了笑,低聲自語:“你的畫和你的話,也成了我的燈塔啊。”
她忽然覺得,自己的生活好像也在悄悄改變。從最初的迷茫與掙扎,到如今,重新找回了工作的節奏,找回了被認可的自信。
而這一切,似乎都與那個“夜晚室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她拿起筆,在新的便利貼上畫下一幅圖:
一座燈塔下,海浪輕輕拍打著岸邊,而遠方的船只,正緩緩駛向光亮的彼岸。
她在畫旁寫道:
“感謝你照亮了我,也希望這束光,可以繼續溫暖你。”
就在沈妍貼好便利貼,準備休息時,手機忽然彈出一條新聞推送——
“知名藝術家陸舟訪談引熱議:‘紙條的力量,也是一種藝術的啟迪。’”
她怔了怔,目光停留在“紙條”兩個字上,內心泛起一絲復雜的情緒。
“他……是在說我嗎?”
沈妍的手輕輕覆上那張便利貼,眼神中透出一絲溫暖,也帶著些許的期待和悸動。
“如果有一天,他能親口對我說出這些話,那會是什么樣的感覺?”
窗外,陽光灑滿整座城市,柔和而明亮。
那束光透過窗戶灑在桌上的速寫本上,將畫中燈塔的光芒也點亮了幾分,仿佛將她內心深處的柔軟,也悄然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