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忙活了幾日,周敏才得空兒去別院。
這日一早,周敏就張羅著收拾要帶去的吃食、水果,并著給老太爺和少爺新準備的衣裳、書籍、筆墨紙硯,乃至丈夫新收集來要搬去別院收藏的字畫文玩。
薛采兒也是一早便醒來,跟著她母親進進出出,嘀哩嘀哩說個不停。
每到去別院的日子,她總是異常興奮。一方面,她知道能見著哥哥還有爺爺,就有一大堆有趣的事情等著她。爺爺有好多故事可以說給她聽,還愿意教她斗蟲子、捕雀兒的妙法子,這些就已經夠她期待的了。另一方面,別院里去年新釀的梅子酒已經到可以喝的時候了,黛湖邊的青草已經長起來,正適合他們蕩秋千、放紙鳶、蹴鞠、出野餐。每年這時節過去都能在湖邊盡興地玩上幾天,這時候爺爺也允許她跟著騎騎馬。等天氣再熱一點,換上去年新做的絳紅紗裙,去泉眼無聲的清涼池塘邊撲蜻蜓,晌午時候在碧紗帳里睡一個美美的午覺,下午在綠瑩瑩的柳蔭下編草帽子、斗草蟲子、剝新蓮子……那才是度過整個夏天最完美的方式。
收拾停當,一行人出發。薛齊自騎一匹棕色駿馬,周敏帶著兩個女孩兒乘一輛青綢車身銀色簾兒的馬車,胡總管并幾個男丁趕著一輛滿載各種箱籠的牛車。說是趕上芒種,城里的車馬頗不好租到。
柳葉兒自從前幾日從杭州來此都不曾出過門,今兒趕上芒種節,揚州城里的人都騎馬打車往城郊去游玩,好生熱鬧。她微微掀開簾子,眼見車子正路過一戶人家。幾個綠衣紅裳的女孩兒說說笑笑地走出來,手里拿著包袱、食盒兒等物,前面一個戴著櫻紅色披風的大概是個小姐,由一個小丫頭子撐著一柄水綠的油紙傘,款款地上車去。
沿著市井相連的十里長街一路往前,熙熙攘攘,沿街都是叫賣的小攤,有各式各樣的紙鳶、熱騰騰剛出鍋的艾餃、小孩子喜歡的糖畫、綠意盎然的柳蔭……沿街的紙錢鋪子人來人往、絡繹不絕,車馬驛里進進出出、格外熱鬧,想必是出城的人多,車馬都緊俏起來了。過了十四橋,顛簸地行了一段,終于出了羅城。
出城后,房舍漸漸稀疏,車馬人流也不似城里那般擁擠,路邊的農田泛出新綠,銀杏和柳枝也都長出了一片陰涼。有些人家的年輕公子哥性急,騎馬先行探完路又噠噠地回來催促后面的車子,有些騎驢或趕車的老先生則一路悠悠地哼著小曲兒不慌不急。再行一段,已有車馬停駐,想是在附近野炊。
騎馬先行的薛齊停了下來,等周敏的車子趕上來,一行車馬也都跟著停了,薛齊道:“這里到別院還有不到十五里地,我先行一步,跟老太爺報個信,你們隨后趕上。”又對胡總管吩咐道:“老胡,這里由你照應著了!”
車馬顛簸,又加上一路顧盼興奮,柳葉兒已經有些疲乏,不覺在車上打起了小盹。睡意昏沉中,忽被一陣馬匹嘶叫聲驚醒,她偷偷掀開簾子看時,是幾個身著黑衣的男子,從她眼前急馳而過,中間一匹馬上綁著一個比她略大一點的男孩兒,嘴里塞著什么東西,似要掙扎著說話,卻說不出來。經過她車子時,那男孩也似抓住什么似的,眼睛急切地看向她,那眼神好像抓住了一支救命稻草,驚恐中發出哀求,那匹馬也疾馳而過。車夫擔心他們的車馬被驚到,便停了下來。
胡總管趕上前來,有些憤憤又警覺地道:“這股人怕是綁匪,綁了哪家的小孩子。”
周敏掀開簾子,嘆道:“這光天化日的,怎么會有綁匪,難道連揚州也不太平了?”
薛采兒也探出頭來嚷道:“胡總管,咱們上前跟著看看,去救了那誰家的孩子吧!”
周敏急把她按進車里,跟胡總管吩咐道:“老爺不在,咱們還是快些趕到別院去,別出什么亂子。”車馬又趕起路來,只是走得比剛才更急。
柳葉兒卻一直掛念著那男孩求救的眼神,仿佛是受人之托,只是此時身邊只有小蝶一個小丫頭子,父親又不在,當真是有心無力。
眾人剛剛都受了驚嚇,各自驚魂甫定。車子不知走了多久,一路上神思不定。忽聽到胡總管“吁”地一聲停了下來,跟周敏道:“夫人,到了!”
柳葉兒揭開車窗簾看了一眼,原來是在一片樹林中。薛采兒扶著周敏已下了車。
小蝶趕上來說:“小姐,咱們也下去吧!”柳葉兒答應著也下了車來。
薛采兒回頭看了她一眼,已經趕上前來,欣喜地說:“葉兒,咱們已經到了。”
知道到了安全的地方,大家都安下心來。柳葉兒這才發現眼前真是個幽靜天然的好所在,一處黛湖,四方田地,遠處是隱隱的青山。眼前是歡騰雀躍奔流而去的河水,岸邊長滿了茵茵綠草,河對岸是濃密的樹叢和各種高聳的樹木。
她心中迷惑,“這地方雖說幽美怡人,可是連一戶人家也沒有,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說好要去黛湖別院,怎么會來了這里。”
正自思量著,忽聽得薛采兒在旁邊沖河對岸大喊:“哥,我們到啦,快點開門啦。”
柳葉兒更加詫異,小蝶在旁邊嘀咕道:“小姐,這里連個房舍也沒有,哪里有門了?”
胡總管趕上前來道:“小姐稍安勿躁,今日芒種,出城來的人多,老太爺想是不愿受人叨擾,吩咐家里收了吊橋了。我們先去后院卸車馬,即刻喚人來放橋接夫人、小姐們進院。”
剛剛安排拿下包袱、食盒等來的周敏道:“罷了,我們隨胡總管一道從后院進去吧!”
薛采兒上前來到她母親身邊,挽著她母親的手臂撒嬌地說:“不嘛,娘,我們從吊橋過去嘛!”
周敏憐愛又無奈地對女兒說:“你瞧瞧你,也不想想,你爹早趕到莊上了,要是讓我們從吊橋過去,早就放好橋了!想是有什么緣故,今兒不能從這前門進去。我們一道從后門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