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之變對楚王李隆基的影響是深遠的,讓他從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夢中驚醒,然后以一個旁觀者清的姿態看清了朝中局勢,也為他后來的運籌帷幄打下了基礎。
公元710年,皇后韋氏與武三思勾結害死了中宗,并且欲效仿武則天成為下一任女皇。這些事情被太平公主知曉后,她當然是不樂意的。就算自己的哥哥死了,下一任女皇也輪不到韋氏的頭上去,只有自己才更有資格做女皇才是。于是,她搜索了一下自己身邊可用的人才,發現一個都頂不了大用處。忽然間,她想起了她母后在世時提到的楚王李隆基。她先是把他從潞州調回了京師,然后暗中為他發展宮中禁軍的勢力。沒想到李隆基果然沒讓她失望,這個將相之才此時派上了大用場。他們默契地配合著鏟除了韋后的勢力,然后擁立睿宗為新皇,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在誅殺上官婉兒的事情上,他們首次發生了沖突。
上官婉兒雖然是中宗的昭儀,但是在韋后的事情上并未參與。但對于李隆基來說,正是他看到了中宗在位時的猶豫不決才導致了后來被韋后篡權和自己的謀逆成功。所以,不該仁慈的時候他絕不會手軟,否則自己的命運尚未可知,更何況上官婉兒未必就會愿意支持立他為太子,太平公主也是。因此,誅殺上官婉兒的事情上他毫不留情面,而上官婉兒作為中宗的昭儀被殺死對于太平公主來說也無話可說,畢竟這是易主的事情。而對于太平公主來說,她此時是有點后悔的,她幫助李隆基把勢力發展了起來,但是他現在很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感覺已經不受她控制了。后來,也確實證實了這一點。
公元710年,睿宗即位,封李隆基為皇太子,崇昌縣主為昌隆公主,后又改為玉真公主。
公元711年,太平公主提議睿宗改立太子,但所有人都知道她插手朝政的目的就是自己想當女皇了。隨著太平公主與皇太子李隆基之間的沖突愈演愈烈,公元712年,睿宗為了息事寧人,干脆讓太子監國,后又直接禪位給李隆基。李隆基獲得權力之后,更是愈發地感覺到只有殺掉太平公主,自己的天子之位才能坐的穩當,也不會再被人指手畫腳,正如他祖母當年稱帝那樣,掃除所有障礙之后的一人天下才能受百官朝拜,萬人敬仰。于是,他登基之后,便著手于處置太平公主的黨羽。當那些黨羽被剪掉之后,也就是太平公主的死期將至了。雖然后來睿宗和玉真公主為太平公主求情也未能讓李隆基改變想法。最終于公元713年,太平公主被賜死家中。然后,唐玄宗李隆基改年號為開元,開啟了自己政治權力登頂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