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25年,李白仗劍出蜀,來到京城。
李白是個少年成名的人才,他的《蜀道難》早就被賀知章所賞識。因此,初見賀知章就很喜歡他,當時賀知章是禮部侍郎,專管教育方面的事情。他建議李白參加科舉考試,但是李白認為科舉考試太執著于固定的形式,而自己的才學卻是肆意灑脫的,于是拒絕了參加科舉考試的建議。
后來,他去了京城外的道觀里修行,此時的李白因為父親常年經商的關系,家財萬貫,可以恣意逍遙。李白那無畏灑脫的性子讓他在京城短時間內就結識了很多朋友,其中就有元丹丘。元丹丘是個修道談玄的人,與李白經常談論玄學,而此時的李白對修道成仙很是癡迷。后來,通過元丹丘,李白又結識了李邕和孟浩然。初識孟浩然,李白就很喜歡,因為那冰肌玉骨的傲人仙姿實在是讓人感覺如沐清風。李白又是個不拘凡俗的人,不論男女,他在感情上的表達也都很直接,是個極為豪爽健談之人。
李白在修道修仙了兩年之后,把家里給的錢財霍霍的差不多了,干脆就把自己入贅給了宰相許圉師家,與他的孫女成了親。
公元727年,王昌齡來到京城參加科舉考試,與當時在長安浪蕩的李白一見如故,因為他倆都是學道之人。他倆還經常和孟浩然約了出來聊天游玩。后來科舉考試結束之后,王昌齡及第,獲得了張九齡和玉真公主的賞識并將其推薦給玄宗。
此時的李白雖然過著每天詩詞歌賦醉酒微醺的日子,但是愈來愈覺得不妥,因為自己新結識的朋友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自己短暫交集過后又各奔東西,這導致他又有了入仕的念頭。于是,他拜托李邕將自己引薦給玉真公主,然后想通過玉真公主謀得一份宦仕的工作。在見到玉真公主之后,他便題詩一首《玉真仙人詞》:
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
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
弄電不輟手,行云本無蹤。
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這首詩詞把玉真公主描寫的與仙人無異,而現實中的玉真公主的仙風道骨也確實令他人贊嘆。李白是個狂妄灑脫又并非阿諛奉承之人,足見玉真公主是個如何令他神往的女子。
這首詩提罷,玉真公主都忍俊不禁起來:“人人都說李太白若太白金星下凡的謫仙人,如今一見果然非同一般。”。在與玉真公主的交談之中,李白愈來愈覺得對玉真公主的感覺似曾相識。李白與那木訥的王維可有所不同,他可以從一個人身上的氣質判斷出來這個玉真公主與孟浩然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他們還都是學道的,這令他一時間晃了神。于是,他后面就利用與玉真公主研究道法的機會與她多多接觸下來,基本能確定下來自己的所猜所想。之后,他也不提什么入仕的事情了,反倒是開啟了自己瘋狂的追星模式,成為了玉真公主的入幕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