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如果懷念有聲音

珍惜吧,粒粒皆辛苦

人們說,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過后,村子里的人開始擦擦洗洗,擦洗門窗,玻璃,在家中大掃除,迎接大家的辭舊迎新,這時候村子里的人便開始置辦年貨,那時候好多東西都是自己家產出的,從秋季豐收的時候開始,成熟了的花生黃豆和蠶豆,奶奶在地里拾起來,爺爺一籮筐一籮筐的挑回來倒在水泥地面上曬上好幾整天。曬到那種特別嘎嘣脆的時候全部裝進蛇皮袋里,然后用繩子扎起來一個房間,留著過年吃,可能是餓怕了,那個房間真的好多麻袋糧食。我記得奶奶擔心有老鼠,把它們都放在同一個房間,用鎖鎖好,不定時的去看看袋子有沒有破,地上有沒有被老鼠吃了的食物碎屑。老鼠碰到得多了,那種被拉扯過的食物碎屑,一眼便能看得出來。

小時候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天亮了在有太陽的日子里,把一袋袋需要曬的糧食全部倒出來,用耙子的平端攤開,然后將它們均勻推平,保證足夠的暴曬。那秋季成熟的農作物不能用尖的那端推,耙子一頭尖一頭平,不然一耙子下去,爺爺奶奶可能白干兩小時,會損壞花生蠶豆。很小的時候覺得破壞各種農作物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隨處可見,滿地大片大片的莊稼,夏天一到,茄子和豇豆,應季的飯桌上幾乎天天都能見到,以至于后面我上了大學后好幾年,不碰這兩樣東西,看都不看。茄子要油爆炒加點肉末撒點蔥花好吃,我奶奶那茄子炒得,不得不說,那叫一個絕,除了顏色稍微變了點,其他基本都沒變,就像一坨黑色果凍樣的東西堆在那里,一看就沒有油,不是舍不得放油,是她不知道怎么做這道菜可以美味。就像我媽現在吐槽,當年自己撈那么多小龍蝦自己沒有吃過一頓美味的龍蝦一樣,不知道怎么做好吃,也沒有這么多的調味料。豇豆更不用說了,那陰影,現如今一道再怎么搞得五花八門的,做法再怎么天花亂墜的缸豆都有點陰影。那時候的缸豆仿佛長不完,對,就是一項很難枯萎的蔬菜,最初懂這個纏繞草本植物時,那時候一旦到了能吃的季節了,爺爺奶奶們便帶著我們在一根根爬在竹子上的藤蔓上找到達一定長度的嫩缸豆,從那一頓后,再也沒有好感了,一股豇豆上面的“清氣味”,但是后面摘得多,吃得也多,其他菜也常見,不吃就要餓,也沒有那么多零食,豇豆藤上,就如同一條條竹葉青掛在上面,摘不完,也吃不完,后來,奶奶做成了酸豆角,雖然方法有改良,但她那做菜的手藝,起鍋燒油,放菜,沒一會兒時間,一舀子水一倒,水燒開,放鹽,裝盤,整套操作,熟練地不行。把豆角整得奇酸無比。無關葷素菜,魚她也燒不熟,經常吃到一半,想把魚翻個邊,從魚頭的側面看過去,魚頭的里面,又一塊紅兮兮的,壓根兒又沒燒熟,最開始幾次我還批評我奶奶手藝差,直接喊魚沒燒熟,有腥味,然后她又端著去重新添火煮。再端過來,魚都碎了。后來上了初中后,看見沒燒熟的魚,直接端碗跑了,想著我爺爺在那里吃得津津有味。冬天來了,紅薯和蘿卜,不要太多,還有很多花樣,紅薯,可以新鮮的切成一大塊一大塊放粥里,可以放飯里,可以早上蒸著吃,炒菜時將兩三個合適的紅薯扔進灶火里熟了香得不行。很大很好的沒有挖破的紅薯,放進爺爺做的地窖里,有的次品切成很小很小的小方塊,曬干,收起來裝進袋子留著慢慢煮粥吃,這一年的各類紅薯還沒吃完,來年的紅薯又是豐收,繼續循環,最后到初中,連著好幾年烤紅薯都吃不下了。

之前說把花生之類的糧食倒出來“暴曬“夸張了,大夏天采棉花絕對對得起暴曬二字。那時候已經上小學三年級,除了上學和玩耍之外,做得最多的就是干農活兒了,她采棉花,非要帶著我和我弟一起去,我們覺得無聊,更主要是怕蛇,那棉花地里,有時候爛棉花桃里蟲子我也忍了,真的是受不了被蛇咬,見過村里的一女孩的腿被蛇咬,整條腿腫得跟饅頭似的,且不說痛了。我媽見我的懶散又頹廢的樣子,實在看不下去,于是我和我弟放下蛇皮袋,飛奔回家去了。雖然被我媽盯著干,催著干,因為我媽,就是農村婦女的典型代表,她勤勞善良能干,主要還很智慧,扶持我爸,聰明得不行,她仿佛可以看清人們腦子里在思考些什么,村里所有人都夸她好,和大多數婦女一樣,她重男輕女,喜歡我弟勝過喜歡我,她不明說,也沒有表現出來,雖然從小到大,她沒打過我,但是也不夠愛我。后面自己讀初中以后,逆反的心理加上有主見的個性,我經常懟她重男輕女,用很直接的語氣跟她對話,那時候叛逆,又是被奶奶慣得膽大妄為經常氣我媽。冬天她打的毛線褲,很粗的線打的,非讓我穿,那毛線褲,穿上去,兩腿都撇不開,走路特難受,只要一上廁所,我就脫下來了,小時候不覺得冷,一條秋褲,外面一條棉褲,足夠了,我媽老是叫我穿,以至于我后來不知道故意塞到哪個衣柜的角落再也找不到了,后來被我媽翻出來拆成毛線了。仿佛“專和老媽對著干”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有一次我媽可能是想覺得跟著奶奶睡會教不好我,或者她想培養下缺失了好幾年的母愛,終于決定將我薅回去睡,我奶奶不舍得讓我回我媽屋里睡,但是她沒有辦法,拗不過我媽。至今我都記得,自己大半夜不睡,吵著要回奶奶那里,我爸媽起初不肯放我回去,我就一直在鬧,吵,反正就是不睡,最后我爸妥協了,回你奶那里睡吧,于是大冬天,穿著秋衣秋褲,拿著衣服,一路跑下樓去開門,飛奔去喊我奶奶。奶奶沒睡,一下沖出來,連忙打開門,仿佛那一刻,對抗我媽,我和奶奶都贏了。其實奶奶屋就在隔壁一棟,隔一條墻屋的縫隙而已,總歸不叫母愛缺失吧,也不是留守兒童,最多算個“分房睡”吧。但是自己就是不愿意再回到父母身邊睡了。兩墻之間隔著的是一道僅十厘米的縫隙,卻隔離了我與母親的心。其實她教的都是好的,但是錯過了幼小時候的關愛,長大了怎么可能聽她的。好在父母從小到大都是按照我自已的意愿過的,這一點,我無比感激他們。但是在我意識里她一直強調勤勞干活是女人的使命,不能懶,我有時候想著,我啥都會干啊,又不是不會。她不帶我睡,又要管我很多,我當然不會聽。但是,我媽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這一點我無比確定。多年后我還經常開玩笑的懟她“媽,時代要再好點,你書讀得稍微好點,老早就是校長院長級別的了,最低也能干帶個主任級別。那我就是主任的女兒了,我完全能沾你的光”。我媽聽了后總是哈哈大笑。她總是說對我和我弟都是一樣,后來我也懶得聽她扯了,因為以前我懟她重男輕女,她悶不做聲,后來至少她還愿意說這么一句話,也算一種進步了。夏天太曬,冬天太冷,無可否認,干農活兒時我一直在偷懶,為了對抗我媽,因為我媽勤勞能干。但是多年后深信不移的是,雖然一直跟著老媽對著干,但是她的勤勞的品質對我有深深的影響,在我讀大學之后,也覺得自己勤勞能干,當然我說的不再是農活兒,離家越來越遠,也沒有多少農活兒干了,因為爺爺奶奶老了,干不動了。

爺爺奶奶那一代是最能吃苦耐勞的那一代,在農耕時期,大家找不到別的出路,只能種田耕地,質樸的農民除了這個想不到別的出路,你不干,就會挨餓,經常在睡前聽我奶奶提起她年輕時候,她總是不厭其煩的回答著我的提問,她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挑糞啊,去給菜潑糞啊,去做工分啊,從山里跑到山外啊,至今我都不理解那種苦。時代在變,好在感謝社會主義的道路越走越順暢,爺爺奶奶到老了終究是享了福,至少趕上了列車的末尾,也算是一種幸事。

熹芮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熟市| 九寨沟县| 肇州县| 邢台县| 长沙县| 乌拉特后旗| 凯里市| 梁河县| 门源| 临西县| 平泉县| 平凉市| 田林县| 宾川县| 尼玛县| 岑巩县| 六枝特区| 福泉市| 烟台市| 武汉市| 扶绥县| 乳山市| 霍林郭勒市| 芜湖县| 西青区| 华坪县| 宾阳县| 宁陕县| 西安市| 许昌市| 运城市| 兴义市| 蕉岭县| 景宁| 商丘市| 连山| 沭阳县| 东方市| 柞水县| 长治县|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