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君啊,眼下你有兩個選擇,一是挑一個大齡軍人嫁了,留在繁華的京城;二是去大西北,或者別的條件艱苦的地界兒鍛煉自己,你自己斟酌著辦。”一位體態略顯豐滿,但滿臉憨厚的女醫生,一邊忙著歸置藥品物資,一邊對身旁的戰友兼下屬王君君好言相勸。
這話讓王君君心里犯了嘀咕,她明白上海、蘇州的老家已是回不去的夢了,可就連京城這地界兒,也似乎容不下她這身軍裝了。
想當年,王君君毅然決然地從上海參軍入伍,投身華北軍區,那份舍小家為大家的豪情,至今仍在心間激蕩。可如今,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選擇,她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見王君君沉默不語,胖乎乎的女醫生王芳,笑瞇瞇地安慰道:“不急不急,還有的是時間,你慢慢琢磨,這是人生大事,可得想清楚了。”
“嗯,謝謝你,王芳姐,我心里有數了。”王君君感激地看了王芳一眼,隨即找了個安靜的角落,獨自坐下。
作為華北軍區的衛生員,王君君當初就是奔著抗美援朝去的,她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保家衛國。
想當初王君君跟著大部隊快走到鴨綠江邊的時候,遇到了緊急情況,急需醫生救治傷員,王君君舍小我取大義,留了下來。
王君君雖然沒有上戰場,卻用另外一個身份為國分憂。
抗美援朝勝利后,她又從華北轉戰BJ,在軍區醫院里繼續發光發熱。
王君君愛這份工作,愛這身軍裝,更愛那份救死扶傷、保家衛國的崇高使命。可一想到要離開部隊醫院,去更偏遠、更艱苦的地方,她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個滋味。
王君君不是不愿意吃苦,而是舍不得醫生這份工作,她不知道去邊遠地區還能不能繼續當醫生,一切要服從組織安排,所以未來還是個未知數。
但王君君也不是個愿意將就的人,更不愿盲婚啞嫁,草草了事。
21歲的她,雖已過了豆蔻年華,但在她看來,人生才剛剛開始。她是軍人,是新時代的女性,她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有了這份信念的支撐,王君君忽然又熱血了起來,她決定了,要去艱苦地區鍛煉自己,成就自己。
從戰爭年代過來的人,總是有股大無畏的精神氣,再艱苦的環境,她們也能適應,克服。
革命年代,有數不清的巾幗英雄舍小家,為大家,參軍入伍,投身革命。
王君君就是這樣的勇敢奇女子,一個出生在江南水鄉的柔弱姑娘,勇敢開啟了她自己的不一樣的人生。
既然想通了,王君君就不會再糾結,她當即就回到了醫藥室,把自己的決定告訴了王芳。
王芳驚訝地看著王君君說道:“你可真是風風火火的姑娘,說決定就決定嘛?你是我見過的做決定最爽快的人,組織一定很高興。”
王君君又恢復了可愛活潑的樣子,她調皮的回應道:“那是,我可是大上海闖蕩出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