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幾年不再看書,當我又重新拿起時,突然發現,這些書不好看了。
看了故事介紹,便不想再繼續后面章節,一個直觀感受就是:作者不接觸大地,藏在自己的書齋內,“憑借想象力”做文章!
我從2018年開始,慢慢意識到自己喜好的變化。我覺得我不再沉迷閱讀了。
這變化應該早就開始了,只是我從那個時點開始意識到。
我不再沉迷閱讀了,轉而對真實的世界更感興趣。
我不再想隨時抒情,隨地引吭高歌,驚嘆于別人的舞文弄墨。而對在現實世界中,揮汗如雨,奮力奔跑的人感到親切。
有那樣的時刻,當我發現自己變化了的時刻,我覺得自己思想成熟了。
但是,同時,我也不再“靈氣”。
剛上大學時報名年級學生會,一位學姐看到我說,小姑娘挺靈氣的。我覺得也是嘛,我能很快做一首打油詩,平時也很喜歡詩詞。我覺得我不是個俗人。并且平時愛寫寫文章,鑒賞美。我覺得自己不俗。
可是慢慢地,我發現自己不再容易觸景生情,不再喜歡文縐縐的東西。我好似沒有情感了。
再回頭看一些作家的文章,我覺得很淺薄,編造痕跡明顯,為了寫而寫。我對作家,對文學,有一種“去魅”的感覺。
我變了,我的審美變了,我的價值觀變了,可我還有一點沒變,那就是我所追求的人生意義。自由,成就。我終身追求的東西,可是我應該通過什么路徑到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