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韻悠長繞宮梁,傳奇啟航夢未央。
武媚智勇雙全備,絕頂巔峰耀四方。
父逝宮闈暗潮生,媚娘獨步顯崢嶸。
權謀策算皆精妙,女帝登基震蒼穹。
御花園百花盛開,姹紫嫣紅,往日里能讓武媚娘駐足欣賞的景色,如今在她眼中卻如同蒙上了一層灰色的紗,黯淡無光。她漫無目的地走著,步履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輕飄飄的,卻又讓她感到無比的疲憊。心口像是壓著一塊沉重的巨石,讓她喘不過氣來,悲傷的情緒像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地涌上心頭,幾乎要將她淹沒。
就在她心神恍惚之際,眼角余光不經意間瞥見假山旁一抹明黃色的衣角,在陽光下格外耀眼。那明黃色,是皇家獨有的顏色,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武媚娘心頭一緊,瞬間清醒過來,她認出了那是當今圣上,李世民的衣著。
一種本能的畏懼讓她下意識地想避開,轉身想躲進花叢深處,逃離這讓她感到壓抑的存在。可還沒等她邁出步子,李世民似乎已經察覺到了她的存在,他緩緩地轉過身來,目光落在了武媚娘身上。
武媚娘的心跳驟然加快,仿佛擂鼓一般,震得她耳膜嗡嗡作響。她知道,自己已經無處可逃了。
李世民邁著穩健的步伐,一步步向她走來,臉上帶著一絲難以捉摸的笑意,那笑意里似乎包含著關切,又似乎帶著一絲審視,讓武媚娘更加忐忑不安。
“武才人,”李世民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寂靜的御花園中顯得格外清晰,“朕聽聞你近日身子抱恙,可有好些了?”
突如其來的問候讓武媚娘有些措手不及,她慌忙屈膝行禮,低垂著頭,不敢直視李世民的目光。
“謝陛下關心,”武媚娘的聲音低啞,帶著一絲哽咽,喪父之痛的陰影仍然籠罩著她,讓她難以振作,“臣妾…臣妾已無大礙。”
李世民的目光在她蒼白的臉上停留片刻,仿佛要看穿她心底的悲傷。那目光深邃而復雜,帶著一絲帝王的威嚴,卻又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他緩緩開口,語氣中多了幾分關切:“你父親的事,朕也聽說了。”他頓了頓,似乎在斟酌用詞,最終還是輕輕吐出四個字:“節哀順變。”
聽到父親的名字,武媚娘只覺得心頭一陣刺痛,淚水瞬間涌上眼眶,模糊了她的視線。她緊緊咬著下唇,不讓淚水滑落,努力克制著即將崩潰的情緒。她深吸一口氣,顫抖著聲音,低聲道:“謝陛下。”
李世民嘆了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惋惜:“你父親為朝廷盡心盡力,朕也深感惋惜。”他停頓了一下,目光落在武媚娘微微顫抖的肩膀上,心中也有些不忍。他放緩了語氣,柔聲道:“你若有什么難處,盡管跟朕說。”他看著眼前這個堅強的女子,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憐惜。他知道,失去父親的痛苦對她來說是巨大的打擊,但她卻依然保持著應有的禮儀和尊嚴。
這份堅韌和隱忍,讓他更加欣賞她。他想,或許他可以給予她一些幫助,讓她能夠在這個殘酷的宮廷中更好地生存下去。他希望她能夠盡快從悲傷中走出來,重新煥發出光彩。畢竟,她還年輕,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相信,她一定能夠克服眼前的困難,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
武媚娘心頭涌起一股復雜的情感,她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直視著李世民。那雙清澈的眸子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懇求,也隱藏著深深的悲傷。“陛下,”她輕聲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臣妾…臣妾心中悲痛,只希望能為父親祈福,愿他早登極樂,脫離苦海。”她頓了頓,眼眶微微泛紅,卻強忍著不讓淚水滑落。
李世民看著她,眼中閃過一絲憐惜,微微頷首道:“這是自然,朕會安排皇家寺廟為武大人做法事,超度亡魂。”他的語氣沉穩而溫和,帶著一絲安慰的意味。
“謝陛下隆恩。”武媚娘再次屈膝行禮,低垂著頭,掩飾著內心的波瀾。表面上,她似乎已經接受了父親的離世,但內心深處,卻翻涌著另一種情緒。父親的突然離世,讓她深刻地體會到,在這個危機四伏的宮廷中,沒有依靠,就只能任人擺布,如同浮萍一般,隨波逐流,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她緊握著雙手,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心中暗暗發誓:她要改變自己的命運,要獲得權力,要保護自己,也要為父親討回公道。她要變得強大,強大到足以對抗一切不公正,不再任人欺凌。她要站在權力的巔峰,掌控自己的命運,守護自己想要守護的一切。她要讓那些曾經輕視她、傷害她的人付出代價,要讓父親的死不再成為一個永遠的遺憾。她要活得精彩,活得耀眼,活得讓所有人都不敢小覷。她要讓自己的名字,響徹整個大唐王朝。
父親的驟然離世,如同一記重錘,敲醒了武媚娘。她不再沉溺于悲痛,深知在這個危機四伏的宮廷里,眼淚是最無用的東西。她擦干淚痕,目光逐漸變得堅定,內心燃起熊熊烈火,她要掌握自己的命運!接下來的日子,武媚娘不再消沉,她像一株韌性極強的野草,努力汲取著陽光雨露,在深宮的夾縫中頑強地生長。
她開始主動接觸宮中各方勢力,小心翼翼地試探著每一股暗流涌動的勢力,如同蛛絲般細密地編織著自己的人脈網絡。她學習宮廷的規則,將繁瑣的禮儀和復雜的等級牢記于心,并從中窺探出一絲絲權力的脈絡。她揣摩人心,細致地觀察著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試圖解讀他們隱藏在面具之下的真實意圖。
她發現,皇后長孫無垢雖然地位尊崇,母儀天下,卻缺乏政治心機,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蕭淑妃雖然受寵,艷冠后宮,卻驕橫跋扈,不得人心,難以在后宮立足。而她,武媚娘,雖然出身不高,沒有顯赫的家族背景,卻有著一顆聰慧的頭腦和一顆不屈不撓的心,這便是她最大的資本。
她深知,想要在這個吃人的后宮生存下去,并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她開始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智慧,一步步接近李世民。她博覽群書,從經史子集到詩詞歌賦,無一不精,她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讓自己變得更加睿智和博學。
她苦練琴棋書畫,精通音律,在李世民面前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和學識,希望能引起皇帝的注意。她將自己打造成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如同夜空中最閃耀的星辰,吸引著帝王的目光。她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充滿了魅力,漸漸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一次,李世民在御書房批閱奏折,疲憊不堪。武媚娘奉茶而入,輕盈的腳步聲幾乎沒有驚擾到埋首于政務的帝王。她注意到李世民眉頭緊鎖,似乎遇到了難題。燭光映照下,帝王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焦慮,武媚娘心中微微一動,輕聲道:“陛下可是為了朝政煩憂?”
武媚娘輕輕放下手中的茶盞,纖細的手指在杯沿輕輕摩挲,眼簾低垂,似在思考,又似在猶豫。片刻之后,她抬眸,目光清澈而堅定,朱唇輕啟,吐氣如蘭:“臣妾斗膽,曾略讀過一些兵書戰策,或許……或許能為陛下分憂一二。”她語氣謙遜,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自信。
李世民原本疲憊的神情中閃過一絲驚訝,他放下手中的奏折,饒有興致地望著眼前的女子。燭光映照下,武媚娘的容顏更加嬌美動人,卻又帶著一股與后宮其他女子截然不同的沉靜和睿智。他原本以為她只是個普通的宮女,沒想到她竟然讀過兵書,心中不禁升起一絲好奇:“哦?你讀過兵書?說說看,你對如今的戰事有何見解?”
武媚娘微微欠身,不卑不亢地說道:“臣妾愚見,突厥雖強悍,但內部并非鐵板一塊,各部落之間矛盾重重,可以利用這一點分化瓦解他們的勢力。”她頓了頓,繼續說道:“此外,突厥擅長騎兵作戰,我軍可以加強步兵的訓練,并配備強弩等遠程武器,以克制他們的優勢。”她娓娓道來,語氣平緩,卻條理清晰,邏輯分明。
她接著分析了突厥的軍事部署和后勤補給情況,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應對策略,例如:利用地形優勢設伏、切斷他們的糧草供應、以及加強邊境防御等等。
李世民聽得聚精會神,原本緊鎖的眉頭也漸漸舒展開來。他時不時地點頭,表示贊同,偶爾也會提出一些疑問,武媚娘則一一解答,她的見解獨到,分析透徹,令李世民刮目相看。
“你果然聰慧過人。”李世民贊賞地看著她,眼中充滿了驚喜和贊嘆,“朕竟不知你還有如此見識。”
武媚娘微微一笑,眼波流轉,帶著一絲謙遜,說道:“臣妾只是略懂皮毛,不敢在陛下面前班門弄斧,貽笑大方。”
從那以后,李世民對武媚娘的才智越發欣賞,開始頻繁地召見她。清晨,他會與她探討治國之道;午后,他會與她論辯兵法策略;夜晚,他會與她品茗談詩,共賞明月。每一次的交談,都讓李世民對武媚娘的見識和膽識刮目相看。武媚娘也借此機會,逐漸展現自己的政治才能和遠大抱負。她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在宮廷中逐漸嶄露頭角。
一日,陽光明媚,御花園中百花盛開,李世民興致勃勃地帶著武媚娘來到馬場。他指著場地中央一匹雄壯的黑色駿馬,說道:“武才人,你看這匹寶馬,名為‘獅子驄’,朕已經試過數次,都未能將其馴服,宮中更是無人能駕馭,不知武才人可有良策?”
武媚娘仔細地觀察著“獅子驄”,這匹馬通體烏黑,鬃毛飄逸,四蹄如風,神駿非凡,但也確實性烈難馴,它在馬場中來回踱步,不時發出嘶鳴,顯得焦躁不安。武媚娘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她輕笑道:“陛下,臣妾倒有一計,或許能馴服此馬。”
“哦?說來聽聽。”李世民饒有興趣地看著武媚娘,期待著她的妙計。
武媚娘湊近李世民,低聲說道:“只需三樣東西:鐵鞭,鐵錘,匕首……”她頓了頓,嘴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若鐵鞭不聽,便用鐵錘;若鐵錘不聽,便用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