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武媚娘新傳

第四十三章:武后籌謀李顯昌

金殿深沉謀慮長,儲君事定策無雙。

朝臣穩坐安天下,武后籌謀李顯昌。

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庭院的寧靜,由遠及近,踏碎了落葉的沙沙聲。腳步聲停在府門口,一個身影匆匆而入。是上官婉兒,她步履倉促而就的,幾乎是小跑著進來,衣裙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擺動。她的臉色凝重,眉宇間帶著一絲焦急,仿佛有什么緊急的事情發生。她手中捧著一卷明黃色的圣旨,圣旨的綢緞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顯得格外刺眼。看到武則天和李顯,上官婉兒立刻停下腳步,穩住身形,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呼吸,然后恭恭敬敬地跪下行禮,聲音清脆而響亮:“臣上官婉兒,參見太后。”

武則天收回放在李顯臉上的手,緩緩地轉過身,目光落在了上官婉兒身上。她的眼神凌厲,帶著一絲疑問,語氣低沉而威嚴:“婉兒,何事如此慌張?”

上官婉兒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迎視著武則天,語氣急促:“回太后,邊關急報!”她說著,將手中的圣旨高舉過頭頂,圣旨的明黃色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突厥…突厥犯邊,邊關告急!”上官婉兒雙手將圣旨高舉過頭頂。

武則天接過圣旨,纖長的手指輕輕撫摸著明黃色的綢緞,入手的質感光滑而冰涼,卻無法冷卻她心中翻涌的思緒。她略顯疲憊地揉了揉眉心,眉宇間緊鎖的溝壑更深了幾分。邊關告急,突厥來犯,這無疑是一個棘手的問題,如同在她精心布局的棋盤上投下了一顆石子,激起陣陣漣漪。

她快速瀏覽著圣旨上的內容,目光掃過一行行娟秀的字體,每一個字都像針尖一樣刺痛著她的神經。突厥的入侵,不僅僅是邊境的危機,更是朝堂上的一場風暴。她深知,朝中那些反對她的人,必然會借此機會生事,對她施加壓力,阻撓她扶持李顯上位。

“突厥……”武則天低聲喃喃,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她仿佛看到了那些虎視眈眈的敵人,正張牙舞爪地撲向她,想要將她從權力的高峰上拉下來。

她必須盡快穩定朝局,才能確保李顯順利繼位,這是她多年來苦心經營的目標,不容有失。想到這里,她的眼神變得更加堅定,一股強大的力量在她心中涌動。

她將圣旨緩緩遞給上官婉兒,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卻又不失威嚴:“婉兒,將圣旨呈上來,哀家要仔細看看。”

上官婉兒雙手接過圣旨,恭敬地將其展開,呈現在武則天面前。武則天再次仔細地閱讀著圣旨上的內容,目光如炬,仿佛要看穿隱藏在文字背后的陰謀詭計。

“顯兒,你先下去休息吧。”武則天抬起頭,看向李顯,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切。她知道,邊關告急的消息必然會讓李顯擔憂,但她現在需要集中精力處理政務,無暇顧及其他。

李顯深深地看了武則天一眼,目光中充滿了復雜的情緒。他似乎明白了什么,默默地點了點頭,轉身準備離開。

“等等。”武則天突然叫住了他,“此事事關重大,你也要有所準備。”

李顯停下腳步,轉身看著武則天,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武則天微微一笑,語氣溫和:“突厥來犯,正是我大周將士建功立業的好時機。你身為皇子,也應該為國出力,為百姓分憂。”

李顯明白了武則天的意思,心中充滿了感激和敬佩。他再次深深地看了武則天一眼,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

他默默地退了下去,腳步沉穩而有力,仿佛已經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待李顯離開后,武則天走到院中一處石凳旁坐下,深吸一口氣,緩緩吐出,仿佛要將胸中積郁的濁氣盡數排出。夜風輕拂,帶來一絲涼意,卻無法驅散她心中的煩悶。她輕嘆一聲,打破了院中的寂靜:“婉兒。”

上官婉兒一直靜靜地站在一旁,聽到武則天喚她,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地應道:“臣在。”

武則天抬起頭,目光落在上官婉兒身上,帶著一絲探究,一絲疲憊,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焦慮。她沉吟片刻,緩緩開口:“你說,這突厥來犯,究竟是巧合,還是有人故意為之?”

上官婉兒略一沉吟,謹慎地回答道:“太后明鑒,突厥與我大周素來不合,邊境摩擦不斷,此次犯邊,雖有可能是趁虛而入,但也難保沒有朝中奸佞從中作梗,煽風點火,借此生事。”

武則天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哀家也是這般想的。突厥選擇在這個時候來犯,未免太過巧合。顯兒剛剛被立為太子,朝中局勢尚未穩定,他們就迫不及待地出兵,這其中,必然有蹊蹺。”

上官婉兒輕輕點頭,表示贊同:“太后圣明。如今朝中局勢復雜,立儲之事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突厥來犯,正好給了那些反對太子殿下的人一個借口,讓他們有機會興風作浪,擾亂朝綱。”

武則天冷哼一聲,語氣中帶著一絲慍怒:“哼!他們打的什么算盤,哀家豈會不知?無非是想借此機會,逼哀家收回成命,另立太子。他們也不想想,哀家苦心經營多年,豈會輕易被他們左右?”

上官婉兒低眉順眼,輕聲說道:“太后英明神武,定能化解此次危機,穩定朝局。”

武則天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平靜:“如今之計,唯有盡快平定邊關戰亂,穩定朝局,才能確保太子之位穩固,也才能震懾那些宵小之輩,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上官婉兒附和道:“太后所言極是。平定戰亂,刻不容緩。只是,此次突厥來勢洶洶,邊關將士恐怕難以抵擋。還需早做部署,調兵遣將,方能確保萬無一失。”

武則天點點頭:“此事哀家已有安排。明日早朝,哀家會與眾臣商議對策,盡快調集兵馬,支援邊關。”她頓了頓,又道:“婉兒,你也要多加留意朝中動向,看看哪些人與突厥暗中勾結,一旦發現蛛絲馬跡,立即稟報哀家。”

上官婉兒恭敬地應道:“臣遵旨。”

武則天緩緩頷首,眼眸深處閃過一道精光,仿佛夜空中劃過的一顆流星,短暫而耀眼。她略微沉吟,而后語氣堅定地說道:“傳令下去,明日早朝,哀家要親自處理此事。”

翌日清晨,朝陽初升,金色的陽光灑滿大殿,卻驅不散殿內凝重的氣氛。武則天身著莊嚴的朝服,緩緩步入金鑾殿,在龍椅上穩穩落座。她目光如炬,俯視著殿下黑壓壓的群臣,一股無形的威壓彌漫開來。

她的目光,銳利如刀,在每個人的臉上一一掃過,仿佛能夠洞察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一些官員在她凌厲的目光下,不由自主地低下了頭,不敢與之對視。而另一些官員,則努力保持著鎮定,但額頭上細密的汗珠,卻暴露了他們內心的緊張。

大殿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武則天環視一周,緩緩開口,聲音清澈而威嚴,在大殿內回蕩:“諸位愛卿,突厥犯邊,邊關告急,此事該如何處置?””武則天語氣威嚴,擲地有聲。

武則天話音剛落,朝堂之上如同炸開了鍋,嗡嗡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如同潮水般涌動。兵部尚書崔玄暐率先出列,慷慨激昂地說道:“突厥蠻夷,屢犯邊境,如今更是變本加厲,大舉入侵!臣請太后下令,立即調兵遣將,出兵討伐,以雷霆之勢,將其擊潰!”他的聲音洪亮,在大殿內回蕩,激起了一部分主戰派官員的附和,紛紛表示支持出兵。

禮部尚書裴炎則站出來反駁道:“兵者,兇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戰事初起,我朝應該以和為貴,派遣使者前往突厥和談,避免戰火蔓延,生靈涂炭。”他主張議和,也得到了不少官員的支持,雙方你來我往,各執一詞,爭論不休。

戶部尚書狄仁杰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如今國庫空虛,糧草不足,貿然出兵,恐怕力有不逮。不如先加強邊防,穩固城池,再徐徐圖之。”他的發言,又引發了新一輪的爭論,朝堂之上,一時之間,竟是亂成一團。

武則天端坐于龍椅之上,神色平靜,一言不發,靜靜地聽著眾臣的爭論。她那雙洞察人心的眼睛,掃視著殿下的每一個人,將他們的表情、神態,盡收眼底。她知道,這些大臣中,有的忠心耿耿,憂國憂民,而有的則是心懷鬼胎,各有所圖。她需要在這些紛繁復雜的意見中,找到最合適的方案。

就在這時,一個沉穩的聲音打破了朝堂上的喧囂:“啟稟太后,臣以為,當務之急,并非是戰是和,而是要先穩住朝局,團結一致,方能應對外敵。”說話的正是武三思,他面帶微笑,語氣沉穩,仿佛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武則天深深地看了武三思一眼,心中不禁泛起一絲冷笑。這冷笑,如同冬日里凜冽的寒風,迅速掠過她內心深處,卻又很快消失不見,不留一絲痕跡。她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精光,仿佛能夠洞穿人心,看透一切。

武三思,是她娘家兄弟的兒子,也是她最信任的親信之一,多年來,他一直盡心盡力地輔佐自己,處理朝政,從未有過絲毫懈怠。然而,武則天深知,在武三思恭敬順從的表象之下,隱藏著一顆蠢蠢欲動的心。她知道,武三思一直覬覦著那至高無上的皇位,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君臨天下。

這一次突厥的突然來犯,邊關告急,戰火紛飛,對于武三思來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可以利用這次機會,鞏固自己的勢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為將來奪取皇位鋪平道路。武則天不動聲色地將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早已了然。

她明白,武三思的建議,并非是為了國家大義,而是為了他自己的私利。但她并沒有立即點破,而是故作平靜地問道:“哦?那依三思之意,該如何穩住朝局呢?”武三思聽到武則天的問話,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他連忙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說道:“臣以為,應該盡快冊立太子,以安定人心。如今太子之位空懸已久,朝中人心惶惶,不利于國家穩定。”

武三思話音剛落,原本嘈雜的朝堂瞬間寂靜無聲,落針可聞。緊接著,如同沸水入油鍋一般,各種議論聲、驚呼聲此起彼伏,朝堂之上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彼此交換著疑惑和驚訝的目光。眾所周知,武則天一直猶豫不決,遲遲不肯立儲。儲君之位,如同懸在眾人頭頂的一把利劍,讓人寢食難安。

如今武三思突然提出冊立太子,這其中究竟有何用意?是真心為國,還是另有所圖?

有人認為武三思此舉是出于公心,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也有人懷疑他別有用心,想要借此機會鞏固自己的勢力。一時間,各種猜測和揣測在朝堂上蔓延開來,氣氛變得微妙而緊張。

武則天目光如炬,銳利的眼神緊緊地盯著武三思,仿佛要將他內心深處的秘密看穿。她那緊抿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這冷笑一閃而逝,卻又帶著一絲嘲諷和不屑。她早就料到武三思會提出立儲之事,只是沒想到他會如此迫不及待,如此急于求成。這讓她更加確信,武三思的建議并非出于公心,而是為了他自己的私利。

“三思所言,倒也不無道理。”武則天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玩味,仿佛在故意試探著眾人的反應。她停頓了一下,目光緩緩掃過殿下眾人,每一個被她目光注視到的大臣都感到一陣莫名的壓力,紛紛低下了頭,不敢與之對視。“只是,立誰為太子,卻是一個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她的聲音不大,卻充滿了威嚴,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在朝堂上回蕩著。“諸位愛卿,可有人選?”武則天再次拋出一個問題,將難題交給了眾臣。

朝堂之上,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仿佛一根緊繃的弦,隨時都可能斷裂。大臣們面面相覷,誰也不敢率先開口。他們知道,太子之位事關重大,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

鄉土秀才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莲花县| 闽清县| 巴里| 伽师县| 龙门县| 金门县| 松溪县| 奉化市| 宁都县| 湘潭市| 涟水县| 图木舒克市| 绥中县| 怀集县| 株洲市| 桑植县| 怀化市| 焦作市| 肇东市| 察哈| 余江县| 金平| 商丘市| 霍林郭勒市| 包头市| 蓬安县| 定州市| 四川省| 馆陶县| 新蔡县| 靖边县| 吉水县| 应城市| 确山县| 兴安县| 陆良县| 伊吾县| 徐州市| 固始县| 蚌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