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我先梳理一下之前的劇情吧:
(七彩祥云再現人間,預示著孫悟空的轉世靈童寶兒降生。寶兒自幼在花果山長大,與小猴子做伴,卻總隱約感到自己與眾不同。
在寶兒七歲時,封印著他前世記憶的金箍突現眉心。與此同時,三個妖怪從五百年前的封印中逃脫。他們曾是大圣最強勁的對手,此番重返人間,妄圖找到孫悟空轉世,一雪前恥。寶兒初遇三妖時險些喪命,所幸被師父小六兒所救。原來小六兒另有身份,竟是如來座下靈明石猴,受旨下界輔佐寶兒修行。
為躲避妖怪追殺,寶兒與小六兒回到久違的花果山。昔日老巢已破敗不堪,但伴隨著手中金箍棒漸漸蘇醒,塵封已久的絕學也開始涌現腦海。
就在此時,從天而降一位天兵天將。原來五百年后,紫霞仙子一直留在花果山,等待寶兒歸來。近日紫霞所奏七弦琴突然崩斷,她直覺有妖孽作祟,遂上天庭稟明玉帝,要“借“法寶除妖。玉帝知悉此事關乎后羿、嫦娥以及孫悟空的舊因新果,卻始終隱忍不發。他暗中派遣天將監視花果山動靜,不料卻撞見寶兒大戰三妖的景象。
天將本欲將妖孽一網打盡,卻不想寶兒棒法精湛,竟與昔日齊天大圣有幾分相似。訝異之下不免多問了幾句,這才知曉了寶兒的身份。天兵見三妖傷的傷,逃的逃,眼下已無力為禍,遂押解他們去天庭領罪,暫且不去管寶兒的事。
妖怪雖去,寶兒心里卻隱隱不安。他雖在大戰中略占上風,卻也看出三妖身后必有強大靠山。而他現在雖然恢復了部分記憶和法力,卻還難與五百年前的大圣相比。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隱患,寶兒唯有潛心修煉,盡快恢復全部實力。)
就在這時,小六兒告訴寶兒,西天取經路上有處名山,名為靈臺方寸山。傳說那里有通天徹地的靈氣,若能在山上習得先天功,必能一日千里,得道成圣。想當年孫悟空初訪靈臺時,雖只學得了一身猴拳,卻也受益匪淺。如今歷盡千帆,再臨此處,定能開啟更高的修行之門。
寶兒聞言大喜,當即辭別紫霞仙子,與小六兒兩個毛頭小子浩浩蕩蕩上路。而在他們身后,一個黑影悄然浮現。原來狐妖施展障眼法,只令天兵押解了兩個替身,自己卻從容逃脫。她陰險一笑,化作一縷青煙,竟也朝著靈臺方寸山的方向追去...
天庭內院,王母娘娘正于蟠桃園中賞花。忽聞“咚咚“鐘響,一位仙官匆匆來稟,花果山妖孽作亂之事恐牽連舊因,需得玉帝圣明定奪。
王母聞言,放下手中的桃子。五百年來,自打孫悟空離去,天庭倒也太平了不少。只是近來她總覺得,那潑猴子雖然早已塵歸塵、土歸土,卻好像又陰魂不散地回來了。想來想去,王母決定還是親自跟玉帝陛下商議此事。
玉帝正在寶殿閉目養神。王母娘娘一進殿,他老人家便睜開了眼。見王母一臉凝重,他已猜到七八分。
“怕是那潑猴子又要來大鬧天宮了。“玉帝嘆了口氣。
“陛下明鑒。“王母答道,“那孫悟空墮入輪回,恐怕終有一天會重現神通。但當年紫霞仙子與他有段因果,如今竟也在花果山修行。臣妾擔心...“
“好了。“玉帝抬手打斷,“此事說來話長。當年我與后羿、嫦娥早有因緣,孫悟空轉世投胎,又與紫霞仙子有難解之緣。這其中關竅,非三言兩語能說清。如今,不如你我靜觀其變,再行定奪。“
就在此時,一名仙官來報,花果山妖孽傷人之事已得解決,天兵已將妖怪緝拿歸案。玉帝點點頭,吩咐押入天牢聽候發落。
轉眼間,寶兒和小六兒已行至靈臺方寸山腳下。放眼望去,但見云霧繚繞,山勢高聳入云霄。寶兒按耐不住心中激動,轉身問小六兒:
“師父,當年你我在此學藝,可有什么奇遇?“
“那是自然。“小六兒笑道,“我們且上山去,沿途我慢慢講與你聽...“
不知不覺,兩人已入得山門。只見一道亮麗的身影,突兀地出現在石階之上。定睛看去,竟是那狐妖!她紅唇微啟,森然一笑:
“兩位久等了。在下紫青狐,久仰齊天大圣和靈明石猴大名。今日在此相會,也算是宿緣際會了。“
寶兒和小六兒對視一眼,只覺這狐妖氣息詭譎,來者不善。寶兒正要開口,突然山門處傳來一聲斷喝:
“妖孽止步!“
眾人回頭看去,只見一位老僧手持禪杖,身著袈裟,正緩步走來。他看向紫青狐,目光如電:
“這位狐仙,貌似慈悲,心懷叵測。既然欲加入我靈臺方寸山修行,可有誠心?“
狐妖聞言,收起笑容,一本正經道:“晚輩向往佛門,虔心向善,望能在此學得一身本領,救濟天下蒼生。“
老僧凝視她許久,方才點點頭:“善哉善哉。你便隨那兩個毛頭小子入山修行吧。此山講究'以戒為師',日后若有半點越矩,定不輕饒!“
寶兒與小六兒驚詫不已,正欲上前與那老僧理論。豈料狐妖竟搶先一步,躬身答道:“師祖教誨,晚輩謹記于心。“
老僧又將目光投向寶兒和小六兒:“你二人不必多言。入我門來,不問出處。待爾等悟透'諸法空相,涅盤即是'的禪理,自然明白。“
話音甫落,老僧轉身向山上走去。寶兒與小六兒面面相覷,雖是疑竇叢生,卻也只得硬著頭皮,跟在這位師祖身后,踏入了靈臺方寸山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