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帝五年,南弋俯首歸順,先帝衡芒平越二十年至今,天下戰亂,民不聊生,如今四方安定,水晏河清,天下太平。
而在此時,民間傳言,因貪污受賄的七王衡玉,被耀帝流放一年后竟然遭遇刺殺,下落不明。耀帝震怒,下令三品參將萬矣江流前往七王衡玉的失蹤地點尋找七王,查出刺客,并將七王安全帶回。
只是這樣的大事,尋常百姓并沒有太多注意,比起這個,大家更加感興趣傳說中的十四王寶藏到底埋在什么地方。
也不怪大家如此狂熱與此,誰不知道,當年越王代笠連搶了前晉朝十四個王爺的家產,這樣一筆富可敵國的財富卻在越王死后下落不明,這二十年間,不知多少人不惜代價的尋找,卻至今無人找到。
“我要是能找到那十四王的寶藏哪怕只有一件,這輩子也可以逍遙了!”
正值初春,繕西城中熱鬧非凡,已經過了寒冷的冬季,人們漸漸開始頻繁的出門逛街、趕集、以及圍觀五年一次的選秀。
“白日做夢,連大盜魚澗游都沒有找到的寶藏,哪能輪得到你?”
“說說不行啊?不行啊?真是……誒誒誒,來了,秀女的嬌子來了!”
繕西城最繁華的芙蓉街道兩邊整整齊齊的站了兩排百姓,中間寬敞的大道上一輛輛馬車整齊的前進。馬車頂都是紅木雕花,馬車四角皆有飛鳥木飾,馬車的簾布用的都是青紡的螺紋錦,不愧是皇帝找老婆!
在這一片鼎沸的人聲中,有個氣質端莊的婦人略顯凝重的神情卻有些格格不入。
“大夫人,你別擔心了,二小姐不會有事的。”荷佩看自己主子憂心的樣子勸慰道。
“你以為我擔心的是扶搖?”婦人看著這一輛輛馬車在芙蓉街緩緩前行,轉著手中的佛珠嘆了口息,“我怕的是有人會怪我……”
荷佩一驚,忙低下頭,“大夫人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陶家,我相信三小姐會體諒您的。”
被喚作大夫人的婦人卻沒有搭話,只是看著車水馬龍的芙蓉街,直到那噠噠的馬蹄聲漸漸淡去才道。
“扶搖已經走了,我們回府看看老三吧。”
“是。”
等大夫人與荷佩剛剛回到陶府便聽到三小姐房里的丫鬟匆忙喊道。
“三小姐醒了!”
如果說陶蠡一生有什么遺憾,那就是頂著圣人的名字卻連本科都沒有考上,如果上天再給她一次機會,她發誓就算不能懸梁刺骨,也要發憤圖強,有朝一日光宗耀祖……
但前提是,陶蠡看著眼前兩個自稱為娘的兩個女人,以及屋內其他一眾忙里忙外的男男女女、大大小小一時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默。
什么情況這是……
大夫人看著三女陶嚟面若死灰的樣子,皺起了眉頭,看了看四周,“三小姐大病初愈你們就不要跟在這添亂了,都下去吧。”
“是。”
“這這這,三丫頭怎么醒來一句話也沒有啊,三兒你看看二娘,你現在哪里不舒服啊?”
二夫人陶陳氏是第一時間發現陶嚟醒來的人,可是這都半天了卻不見陶嚟有什么反應,就是癡癡傻傻的看著,這怎么讓她不擔心!
“妹妹你別太緊張,也許是三小姐大病初醒需要休息而已,你在這也沒什么用,不如也會去休息休息,這里有我看著就好。”大夫人扶起陶陳氏,勸道。
“哦,好。會不會是餓了,我去叫廚房端點吃的過來。”陶陳氏說著匆匆出門。
大夫人看陶陳氏離開后,看了一眼荷佩,荷佩領悟起身把門關好。
一直一言不發的陶蠡看到這陣勢,心里一陣打鼓,這這這大白天關門,要干嘛?
接著,陶蠡見這個大夫人慢慢在她的床邊坐下,表情溫和,只是兩只眼睛直直的盯著自己。難道她知道自己什么……
“三兒,我很少這么叫你,但你要知道大娘的心和你二娘是一樣的,都是疼你的,我希望你能知道大娘這么做都是為了陶家……你要是有什么怨言就和大娘直說,”說著大夫人握住陶蠡的雙手放在她的心窩處,“好不好?”
這么做……怎么做啊……都能把原主整沒了……都把她整穿越了?
陶蠡依舊不發一言。
其實不是陶蠡不想說,而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什么,對著一堆不認識的人……何況她一介魂穿初來乍到,能佯裝鎮定已是不易。
“你不說話,大娘就當你是默認了,你姐姐現在畢竟已經進宮了,以后你就是我的親身女兒。”
“不過既然你姐姐代替你的婚事,你姐姐的婚約自然就落到了你的身上,但是,只要你不愿意,就不嫁……”大夫人捏了捏陶蠡的手,面色溫柔。
陶蠡聽著,腦子里突然閃出四個字。
李代桃僵。
難道她穿越而來,這原主身上還有宅斗文的劇本不成?
想到這陶蠡頓時萎靡,她這腦子跟人斗不是找死……要不裝傻吧……
這天大夫人在三小姐的房間里坐了許久,出來的時候,正好迎到了陶陳氏。
“姐姐,三兒怎么樣了?”
大夫人嘆息,“剛才我與她說了半天的話,卻始終未見她回答我什么,我也不知她怎么了。“
“竟然這樣?我那會見三兒醒來時也是這樣,一副六神無主的摸樣,該不會得了癡癥?!”
大夫人手中的佛珠一頓,“妹妹你先不要妄下言論……”說著回頭望了望陶蠡的房門,“明天請大夫來看看吧。”
“對對對。”陶陳氏跟著點點頭,再看看大夫人,語態變得躊躇,“那個,老爺回來了,他剛剛知道三兒醒了,正問我情況呢,現在這樣……我不知道怎么說。”
看著陶陳氏的樣子,大夫人點了頭。
“我去說吧。”聽到大夫人的話,陶陳氏放松下來,歡歡喜喜的和大夫人一起往陶老爺書房走去。
陶重書的兩位夫人來的時候他正在賞析在自家二女上戉京后幾位同僚送來的字畫,看到來人,面色帶喜,“夫人,你看,這是別鶴書院的大家的字帖,你看看這落筆處似燕尾驚起,你說這是不是別燕君的墨跡?”
大夫人溫和的看了一遍字帖,“老爺,這字帖固然珍貴,但是你可要關心一下你的女兒。”大夫人接過陶重書的字帖又轉而放到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