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個閑適的午后,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在“話聊工作室”的窗邊。時宜坐在我對面,神色間帶著幾分困惑與糾結,突然開口問道:“你說,我不喜歡和異性建立親密關系,一想到會有一個男人要闖進我的生活,不僅覬覦我的財產,還得和我同床共枕,我心里就泛起一陣惡心,這……這是不是一種病???”她的眼神中滿是迷茫,似乎在急切地渴望從我的回答里找到一絲慰藉。
我輕輕搖了搖頭,語氣平和地說道:“這可不是病。這只能說明,你對異性,或者說對目前你所接觸到的這些異性,實在是提不起興趣。我這么說可沒有質疑你性取向的意思,你別多想。就好比我對玩游戲毫無興致,所以從不涉足,也懶得去了解其中的門道;又像有些孩子不愛學習,即便老師和家長在一旁苦口婆心地督促,他們依舊是提不起勁頭。人嘛,總歸是有自己喜歡與不喜歡的事情。在我看來,你不喜歡和異性建立親密關系,跟有些人不喜歡吃香菜沒啥兩樣,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蔽以噲D用輕松的口吻,讓她緊繃的神經放松下來。
時宜微微嘆了口氣,臉上浮現出一絲無奈:“可現在到了適婚的年齡,我連戀愛都沒談過,周圍的親朋好友都開始熱心地張羅著給我介紹對象。但每回有人給我介紹,我這心里就像翻江倒海似的,滿是排斥。”她的聲音里帶著些許疲憊,顯然這些相親的壓力讓她有些不堪重負。
我不禁好奇,追問道:“那你從小到大,從來都沒有喜歡過什么人嗎?”
時宜的目光飄向遠方,像是陷入了回憶之中:“其實,我也有過心動的時刻。中學的時候,班里有個男同學,他長得帥氣,家庭條件優越,學習成績更是出類拔萃,人還有些傲氣。當時,班里好多女同學都對他傾心,我也沒能例外。他和別的女孩子同桌時,我就會特意和他的同桌成為好朋友。午休的時候,我就去找他同桌聊天,每次都坐在他的座位上。他要是偶爾回來得早一些,能和我說上幾句話,哪怕只是一句簡單的‘你坐吧’,我心里都會暗自歡喜好久。后來重新調座位,我居然和他成了同桌,這本是我一直夢寐以求的事??刹恢罏槭裁?,我突然就特別討厭他,覺得他驕傲自大、剛愎自用,眼里根本放不下別人。和他同桌的那半個學期,我和他說的話加起來都沒超過三句,連一個眼神都不愿多給他?!被貞浧鹉嵌螘r光,她的臉上閃過一絲復雜的神情。
我思索片刻,說道:“中學時候年紀還小,可能還不太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喜歡吧。”
時宜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高中的時候,我擔任學委,我們班的班長,他長得帥,家庭條件好,學習成績也十分優異,關鍵是人還特別溫柔。班里好多女同學都喜歡他,我對他也不討厭。我們倆一個溫柔體貼,一個善解人意,平日里不管碰上什么事都能有商有量,有說有笑的,相處得特別融洽。后來,有同學打趣說我們倆郎才女貌,特別般配。打那以后,我對他的感覺就變得有些奇怪了,態度也變得忽冷忽熱、忽近忽遠。有一天,他給我遞了張紙條,上面寫著‘女孩子的心思真的不能猜,猜來猜去只會把她愛’。我知道他是喜歡上我了,可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趕緊逃。”說著,她苦笑著搖了搖頭。
我輕聲說道:“那看來,那時候的感覺大概也算不上喜歡?!?/p>
時宜喝了口咖啡,接著回憶:“大學的時候,班里有個男生,長得帥,家庭條件優越,學習成績也很好,整個人酷酷的。其他女生都覺得他高冷,不好接近。但我們在一個課題小組,相處下來我發現,他并不是真的酷,只是用裝酷來掩飾自己的害羞罷了,實際上他是個不太懂得拒絕別人的人。我經常和他開玩笑逗他,慢慢地,我們的關系越來越好,他還會給我買奶茶。大一放寒假那段時間,他常常給我打電話,一聊就是一個小時??烧l能想到,開學后他突然跟我告白,我當時就不想再見到他了?!彼难凵窭餄M是不解,似乎至今都無法理解自己當時的反應。
時宜的表情有些痛苦,喃喃自語道:“我真的搞不懂自己了,為什么會這樣?我甚至一度覺得自己是個壞女孩兒,我的種種行為看上去好像是喜歡對方的,可一旦對方真的喜歡上我,我就開始拼命逃避,甚至還會用傷害對方的方式去躲開?!?/p>
我心中一動,試探著問道:“你這情況,會不會是回避型依戀人格啊?”
時宜愣了一下,隨后緩緩說道:“好像……是吧?!?/p>
我又問:“那既然這樣,你還愿意去相親嗎?”
時宜苦笑著說:“我是真不愿意,可我又想讓別人覺得我是個正常人?!?/p>
我忍不住追問:“但你去了還是會逃避吧?”
時宜無奈地笑了笑:“找對象不容易,可拒絕的理由還不好找嗎?別人都覺得我是在挑三揀四,我媽還以為我是緣分還沒到,只有我自己清楚,我其實就是在逃避。我記得有首歌,里面有兩句歌詞:逃,假裝是在尋找。我,明明就不需要。我表面上假裝在尋找真愛,可實際上,我就是在逃避愛情?!?/p>
我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勸慰道:“既然這樣,那就別再勉強自己了。愛情又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沒有它,日子也能過得很精彩?!?/p>
時宜微微仰頭,眼中滿是羨慕:“有時候我真的很羨慕那些有戀愛能力的人,他們能盡情享受愛情的甜蜜。”
我笑了笑,回應道:“說不定他們也在羨慕你呢,至少你不用遭受愛情帶來的種種劫難。”
有時候,換一個選項,本質上不過是換了一種痛苦罷了。
其實,我擁有一個不為人知的能力,我能看到別人在做出不同選擇之后的生活軌跡。我曾看到她和那個中學男同學在一起的場景,那個男生總是對她百般貶低,久而久之,讓她漸漸失去了自信,變得畏畏縮縮;我也看到她和高中男同學在一起的時光,那時她滿腦子都是戀愛,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高考沒能考上心儀的H大,只上了一個普通的二本,而那個男生卻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H大,兩人的距離也越來越遠;還有她和大學男同學在一起的時候,她的閨蜜竟然勾引那個男生,最終他移情別戀,時宜在失去愛情的同時,也失去了珍貴的友情。
然而,我雖能洞悉他人不同選擇后的生活,卻唯獨看不到自己選擇的后果?;蛟S,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醫者不自醫,渡人難渡己”吧。人生的道路上,從來就沒有永遠正確的選擇,每一個選擇都像是一場未知的冒險,充滿了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