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最開始的靈感來源一個詞“洗葬”,一個很喜歡寫作的朋友分享的,那已經是2012年的事情了。我當時感到這個詞很有畫面感,也很附有故事情節,很認真的問了一下我朋友對這個詞的創想是什么?她給我的答案是:一種洗禮。后面幾年這個詞一直在我腦海里涌現,漸漸的,這本書的主角“阿桑女”出現了。
“阿桑女”最開始的設想是叫作“阿喪女”,生活的沉淀慢慢地讓我覺得“阿喪女”的情感沖擊太過于猛烈,有一種叫囂式的“苦”。“阿桑女”這個名字讓我內心更接洽,是一種內斂和平實的情緒,讀者從情感上更容易接受。
我從小的成長環境里面女性較多。我的阿媽和兩個姐姐的性格十分堅強又特別堅韌,骨子里的那種永不放棄的信念讓我對女性的認識是比較正面的。但同時,我的家庭氛圍又充斥著了壓抑和悲觀,而我又特別討厭這種壓抑氛圍,我努力想擺脫掉,于是這種情感的追求讓我對“阿桑女”有著偏執的塑造,那就是堅強的與不公的命運做斗爭,積極樂觀的反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