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高考就結束了,因為吳語思去世的原因,梁暉三人并沒有選擇同一所大學,他們都選了自己想去的大學,梁暉去了政法大學,只是為了讓發生在吳語思身上的不公,能夠少些發生;羅思源和黃敏一起報了師范大學,立志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他們不愿再讓孩子們因為老師的偏愛而有恃無恐,想讓教育事業發展得更為輝煌。
梁暉三人的聯系并沒有因此減少,他們相約一起去和吳語思曾經約好的大學去看看,在校園的長椅上,他們回憶了他們過去的點點滴滴,想象著吳語思如果還在……
也談到了梁暉的原生家庭,梁暉父母重男輕女的想法依然存在,但是梁暉考上了政法大學,成功為他的父母實現了“光宗耀祖”,梁暉的父母可謂是十分高興。后來在梁暉的一再強調下,他的父母對他的兩個姐姐的態度也有所改變,最起碼不像他們當初所看到的那么惡劣。
“要是語思知道了這個好消息,不知道她會有多開心。”黃敏心中的愁緒頓起,梁暉聽了這話,不禁的想到那個秋日的黃昏,吳語思對他說過的安慰的話,如今他改變了他的姐姐們的處境,但是語思再也看不到了。
梁暉深吸一口氣,強行安慰自己:“沒事的,現在的我們都在變得越來越好,我們要向前看,要更加努力積極的生活。”
梁暉抹去眼角的淚星,從長椅上站起身,看著校園中朝氣蓬勃的學生們,和羅思源還有黃敏示意了一下,便轉身離開了這所他們曾經一起夢想過的學校。
梁暉當初知道真相的時候,也曾憤怒過,他對老師的偏愛覺得不公,更對吳語思對老師的信任、真心的交付被辜負覺得無力,他無數個夜晚都在自責,如果那個晚上,他能及時發現語思的不對勁,會不會就不會發生這一切,他們四個是不是就能繼續這樣相處下去。
但是人生沒有如果,他現在能做的只有好好地、努力地生活下去,并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解救更多像語思一般遭遇不公的人。
再后來啊,梁暉變得跟當初為朱延辯護的律師一樣聞名。可聽人說,梁暉從未與那大律師合作過,傳聞他們關系不合。
世上總有人是以熱血為起點,高尚為路徑,最終奔向貪婪。
那曾為那些惡貫滿盈的人辯護的大律師,不知道是否也會有為弱者的一絲善意。
梁暉幫助了一個又一個被不公與無奈所包圍的弱者,以法為典,頌世界公正。正如他的名字一般,“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暉”。
可是,最初想要保護的那份正義,即使在多年后得到了解決,但失去的終究如風,那個溫柔又善良的少女還是死在了十八歲。
又是一次相聚,羅思源和黃敏也扎根在了他們所執教的城市,每年都義務去山區支教。要問為什么,可能是在看到山巒如障,礙住了孩子們遠眺的目光,想讓他們也能夠去看遠方;也可能是看不得那些父母的無助、孩子們的茫然,總想為他們引一次路。讀得圣賢書,管不得窗外事,共情苦難,卻又無能為力,那是世人莫大的悲哀!心生憐憫,便做不到袖手旁觀。
世上總會有人曾苦難滿身,卻步履不停,最終轉身向苦難,化世人之苦。
梁暉和羅思源黃敏一如既往地說著自己的近況,調侃著對方。
似乎一切往事已隨風而逝,他們的生活又回歸了以前的快樂美好。
可是,那擺在吳語思墓前的新鮮水果與一束蘇格蘭綠玫瑰和兩束百日草,那時時都保持著干凈的墓碑,那在吳父母家時常出現的他們,都在訴說著他們內心無法磨平的傷痕。
他們漫步在他們年少時常走的那條小路上,時過境遷,可他們都無法忘卻年少時那份純潔又熱烈美好的友情。
黃敏他們知道梁暉一直思念著吳語思,但是他們又何嘗不是呢,說安慰一詞何其蒼白。
他們坐在那個長椅上,細細述說的那時的歡快,也在細細的思念著。
對逝者最好的緬懷,便是我記得這世界你的存在,我也記得關于我們的一點一滴。雪花飄散,如當初那個夜晚。
光暉重萬物,源澤被萬物,敏而誨世人,但他們都變成了為人們鞠躬盡瘁的人。若可以,言思亦可醒世人。風揚四方,雪落不知時,雪散空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