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靜靜貼于窗,守著闔家團圓的溫馨。一夜,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待光芒散去,我竟成了古時候的女子。
“阿嚏!阿嚏!”
睜眼,身處雕花繡閣,綾羅綢緞纏身,我卻滿心惶恐。銅鏡映出面容,眉眼恰似窗上花鳥的靈動。初涉這古風庭院,學著蓮步輕移,不慎撞翻薄荷手中茶盞,窘迫萬分。聽得薄荷講述這個地方的民俗趣事兒,得知自己是花家女兒名為花淵淵,老爺夫人起這個名字希望自己知識淵博一些,盡可能的不要去戰場。刀劍無眼,老爺就是因為上戰場才失足的哎……雖說這亦是男女平等但母親還是希望花家從文,身體健康比什么都強。
當下為東明王朝,有一個附屬國為西米國;東明王朝有四個世家分布依次為葉家、花家、景家、郭家。花葉皆為習武景郭家族重視文學。薄荷興意盎然的贊美明帝是如何的厲害太子的時候跟花將軍如何收腹西米國曾占領的土地。
“小姐,小姐、外面有燈會要不要去看看呀!”
“好。”
“討厭!小姐又抹菊花的鼻子。”
“哈哈!”
“哈哈哈。”清脆悅耳聲音響起。
“哈哈哈哈。”少年成熟的聲音亦響起。
“兄長您來了。”
“對,阿兄知道你愛湊熱鬧特來尋你去看燈會。”
“對了,還有一事,父親母親說今年詩會熱鬧非凡,但…”欲言又止,似有淚珠。
“郭云長郭公子也會去是嗎?”拍拍花鎮的胳膊。“放心兄長我定不會揪著過去。”
薄荷急促安穩道“公子您放心,小姐自上年醒來后再也未曾提過那負心的郭云長半句,而且比之前豁達了許多呢。還動不動給我們講小窗花的故事呢。”
“那就好,反正離燈會時日不短。正好哥要下江南你要不要一同去。”
“好那便一同去,我有一個商業機密待到冠冕之禮兄長便知曉了嘿嘿嘿。”
“哈哈哈哈,妹妹給為兄的驚喜層出不斷。”
上元佳節即元宵佳節,是傳統節日之一:時間是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在這一天有許多傳統習俗,如花燈展;各式各樣精美的花燈會被掛在街頭巷尾,人們走上街頭觀燈、猜燈謎。以及吃元宵,元宵是一種用糯米粉做成的球形食品,餡料多樣,有芝麻、豆沙等;舞龍舞獅,精彩的表演增添節日氛圍。上元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朝,是為了祭祀“太一神”,后來逐漸融合了民俗活動等諸多文化內涵,象征著團圓、歡樂等美好寓意。
逢上元佳節,街頭花燈絢爛。我便融入人群,見糖畫、面人,倍感親切,憑借對傳統技藝的熟悉,幫手藝人改良樣式,讓舊俗添新意。
每次想起主人家用剪刀勾勒出我的輪廓,便激動萬分,我也是主人領經磨難創立出來的。我的身體曾用主人的鮮血作為顏料。嘔心瀝血廢寢忘食才創作出來的我。主人的父母多次叫她吃飯她亦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我們做自己喜歡的事時忍不住要勤奮呀!———咪蒙”
曾幾何時,我們降臨在這人世間,經歷多種磨難成就自己想要的結果,可過程往往是不盡人意。但愿所有人的都能得償所愿,乘風破浪不懼風雨!
“小姐!小姐!你快看呀!哇!這個面泥人也太可愛了吧!好逼真哇!”揉一揉發酸了的膝。
“是啊、栩栩如生。”
“嘿嘿還是小姐聰明,哎呀,小姐咱出來了這么久你的腿不累嘛!”興高采烈的揉了揉膝蓋道。
“哪是你家小姐聰明是主人家…呃那倒是有點。我覺得每年就這一個上元節,不過薄荷累了那咱就先去茶館聽聽茶會故事吧!”不緊不慢的回道。
“好耶!小姐你剛剛說主人家你就是我的主人呀!薄荷有點不理解您說的。”手不自覺的撓了撓腦殼兒。
“菊花聽小姐的,小姐咱還是這裝扮去還是像著之前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