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她買票的開始。
她就沒想著自己活著回去。
所有人都不知道,覺得趙方晴只是出去玩了。最親近的邱言和盧緹也只是覺得趙方晴出去找方向了。
想起趙勝利的話,她承認他是個有覺悟的人。
她也是個有覺悟的人。
趙方晴的身上有驕傲、有硬骨頭,但卻從來不像她自己定位的一樣高高在上。如果有,那一定是對待人性最惡時。她無法共情惡,藐視蔑視惡。她永遠會設(shè)身處地的同情弱者。
不是偽裝的弱者。是那些身處黑暗中卻干凈的存在。因為他們沒見過干凈,所以他們才說世界上不存在干凈。
無所謂了,她見過就好。
趙方晴矛盾,她無法柔和黑暗,卻又擺脫不了,所以擰巴糾結(jié)。但是當(dāng)她真正決定了的事情,九十匹馬都拉不回來。
當(dāng)她落地后。
看著滿目瘡痍的城市。
她沒有立場了,唯一的立場就是,她是人,她有生命,生命面前,不分高低貴賤,不分種族血統(tǒng),不分民族國家……
人人生而平等。
為何苦難在人間。
人道主義者,文藝復(fù)興時:自由、平等、博愛。
古言道:“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她流淚了。
這次,兩只眼睛都流淚了。
建筑被炸,孩子們沒有上學(xué)的地方,鰥寡獨孤沒有住的地方,老無所依,幼無所養(yǎng)……大規(guī)模的死亡,每天那個數(shù)字都在增加,他們的眼睛里好像已經(jīng)麻木了,仿佛明天就會死,波瀾不驚的。孩提時的一些,他們第一次見到炮火,他們在傷痛中掙扎惶恐不安。
那是人命啊!
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
絕望……痛不欲生……人間煉獄……和她夢里一模一樣,她的靈魂在顫動,整個人都在顫動……一點點的人道援助根本無濟于事。明明昨日還在向上生長的野草,頃刻間化為虛有。
沒有食物,甚至沒有干凈的水源。
蝴蝶飛了一圈兒。
蝴蝶竟然也想,殉身。
相夫教子?或許她無法平穩(wěn)的過日子。他說他給不了承諾,她又何嘗不是,她也給不了。因為她也不知道自己哪天就會隨風(fēng)而逝。
感情多了,都是負累。
她不想負累他人,也不想負累自己。
不如,從來沒有。
……
你知道嗎。這里水深火熱。這里是地獄。但這里也是天堂,這里有最純潔的面龐和靈魂。頭發(fā)花白的老爺爺在街頭賣花,皮膚像枯枝椏,他曾經(jīng)是位教書老師,本該做在明亮的教室授之書道;家邊看報紙的紳士,他的腿邊放著一件破舊的薩克斯,還缺了一角,他本來該是一個在音樂廳的演奏家……花瓣散落,芬芳天際……白鴿成了音符,警報譜成了音樂……他們的臉上依舊綻放著最燦爛的笑容。
最貧瘠的土地開出了最美的花兒。
那一刻,所有的所有得到了升華。
仿佛,看到了故人的身影。那個故人,歷朝歷代可見。自由、和平、愛……
“Free、Peace、Love……noWar……”
底稿畫冊里被撕掉的一頁。
是柏執(zhí)撕掉的。他把她救了回來,觀竹的出現(xiàn)代替了她的一部分。謊言編的很順遂,洛陽之行代替了那段記憶。
觀竹看著她,摸了摸她的臉:“拯救人類是神的事情,與你無關(guān)。世上本就沒有神,神不會管凡人的事情,星月轉(zhuǎn)移,日升月落,生死都是規(guī)律,真是愚蠢……不過,你投身到了一個……有大愛和大我的地方……謙遜而偉大。日積月累,以后有覺悟的人會越來越多的……這是最好的祝愿……你這條命還是留著吧,小人物死了也是白死。好好享受春光……”
悲傷的詩人,消失了。
觀竹親筆在她的紙頁上留了話,她知道趙方晴一定會看到。
(以下如是記)
《中庸?第三十章》有記: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
大道不孤,眾行致遠。
山川異域,風(fēng)月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