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天性,本來是愛好和平的。惟生活不足,則不能無爭。而生活所資,食為尤亟。所以社會生計的舒蹙,可以其取得食物的方法定之……”
趙方晴拿了一本書坐在書店角落。
“呦呦……你說……”
怔忪一下,她已經走了。趙方晴兀自一笑,繼續看書。
……
時間過的不知不覺。翻到48頁時,她又愣住了。
伏羲女媧圖。
繞回來了,這一次,她的心風平浪靜。
與她而言,書中沒有黃金屋,書中沒有顏如玉。書里有答案,這是真的。解題的方法在哪?解題的方法就在循環的過往中,解題的方法在書中。答案就在那兒,就看找答案的人愿不愿意過去。
換句話說,只要想,每個人都可以找到答案。
……
“河清海晏,風調雨順。”
“行思坐忘,無垢無傷。”
趙方晴合上了書本,看向貼紙上的字沉思,靈魂燃燒成熾熱的火焰:七尺之軀既已許國,再難許“卿”。
從她的心樹立起來的那一刻,她的信仰,便是此生追求。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這些東西,只要想。
任何人都能去做。
她呢,這二十三年來。人生不過悲苦多,喜樂少。萬變不離其宗的離不開“價值”二字。總是期待,被期待的日日不漸歇。
繞了這么一大圈兒。
想掙脫束縛而不得。
倒是也教她開始去接納,學著包容。溫柔的不被裹挾的讓一切的一切從身邊流過。不生哀怨,不生嗔念,更沒有如果當初。
最重要的是,看清了自己,知道了什么是她心之所向。
從書店里出來,人群中,她環視一圈兒。
每個人都在既定的人生軌道上努力。她細細的打量著每個人的面孔。誰人不辛苦?誰人都辛苦。每個人,都與眾不同。
一些事情。
無須問值不值得。
問就是:值得。
……
她,笑了。
……
一夜之間,竹林里的竹子和竹筍長勢迅猛。
一個故事結束,才會有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
尾記:
如果,你的本心和她的本心是一樣的。
那么,同志兩個字,會走的更長遠。
不管隔了多少時間、空間、地點。
不管隔了多少光年。
都會走下去,生生不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