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夢一樣的夢

第十章興國少年成

在華夏廣袤大地的東部沿海,有一座宛如璀璨明珠般的繁華小城—濱海。這里,輕柔的海風常年如溫柔的手,輕輕拂過大街小巷,燦爛的陽光毫無保留地傾灑在林立的高樓大廈之上,折射出一片蓬勃向上、活力四溢的現代都市氣息。而我們故事的主人公劉楠,就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劉楠出生于一個平凡卻又溫暖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人,每日迎著晨曦而出,伴著夜色而歸,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勞作、默默奔波。盡管生活的重擔常常壓得他們有些喘不過氣來,但在他們樸實的內心里,始終懷揣著老一輩人對國家那份最質樸、最真摯的熱愛。閑暇之時,他們總會把劉楠拉到身旁,語重心長地教導:“孩子,咱們雖然只是平凡的小人物,但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在自己的小天地里發光發熱,也一定能為咱們偉大的國家出份力。”年幼的劉楠眨巴著那雙充滿好奇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點著頭,可父母那堅定的神情和話語,卻如同播下的種子,悄然在他心底扎下了根。

小學時光,如同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緩緩展開。劉楠憑借著自身對未知事物那股子與生俱來的探索勁兒,幸運地被選入了學校的科技興趣小組。那是一個開啟他夢想之旅的奇妙天地,當他第一次踏入那擺滿各類器材的活動室,看到滿桌零散、形狀各異的機器人零件時,他的眼睛瞬間亮得如同夜空中閃爍的繁星,這些在旁人眼中雜亂無章的小物件,在他看來卻猶如神秘莫測的寶藏,正等待著他去挖掘、去拼湊。

懷著滿心的激動與期待,劉楠小心翼翼地拿起那份皺巴巴卻又承載著無限可能的說明書,對照著上面略顯復雜的圖片,全神貫注地嘗試將一個個零件組合起來。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骨感得很。起初,那些零件就像一群調皮搗蛋的小精靈,完全不聽使喚,不是接口怎么都對不上,仿佛兩個鬧別扭的孩子,就是好容易安裝好了,稍微輕輕一碰,又松動開來,前功盡棄。看著眼前這“爛攤子”,同組的小伙伴們一個個都像泄了氣的皮球,紛紛打起了退堂鼓,嘴里不停地抱怨著:“這也太難了吧,根本搞不定!”可劉楠卻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支撐著,他緊咬下唇,牙齒幾乎要嵌入那粉嫩的唇肉之中,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滲出,順著臉頰緩緩滑落,打濕了衣領。但他的眼神卻愈發堅定,猶如燃燒的火焰,心中有個小小的聲音在激昂地回響:“不能放棄,這說不定以后能派上大用場,一定要堅持住!”就這樣,在接下來的幾天課余時間里,活動室的角落總能看到劉楠瘦小卻又堅毅的身影,他沉浸在自己的機械世界里,反復鉆研、嘗試。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臺簡易卻又意義非凡的機器人在他那雙滿是劃痕與污漬的小手中緩緩“站”了起來。雖說它走起路來一搖一擺,動作有些笨拙,活像個剛學步的小鴨子,但那一刻,看著自己親手創造的“小生命”,劉楠心中那團對科技探索的熾熱火焰,被徹底點燃,熊熊燃燒起來。

時光的車輪滾滾向前,轉眼間,劉楠步入了初中校園,學業的壓力如同洶涌而來的潮水,驟然間將他包圍。如山般堆積的課本、密密麻麻的習題,讓每一個夜晚都變得格外漫長。然而,即便身處如此艱難的境地,劉楠心中的那個科技夢卻始終熠熠生輝,從未有過一絲黯淡。

學校一年一度的科技競賽,宛如一場盛大的科技盛宴,吸引著眾多心懷夢想的少年。劉楠得知消息后,毫不猶豫地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在他看來,這是一次檢驗自己、挑戰自我的絕佳機會。為了準備參賽作品——一個能夠自動分揀垃圾的智能裝置,他開啟了一段艱苦卓絕的征程。白天,課堂上他聚精而會神地聽講,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知識點,一下課,便如離弦之箭般沖向圖書館,一頭扎進那浩如煙海的資料庫里,查閱海量與垃圾分類原理相關的書籍、文獻,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他的思考與疑問。放學后,他顧不上吃一口熱飯,又馬不停蹄地奔波于城市的各個角落,四處尋找合適的傳感器。從繁華喧囂的電子市場,到偏僻狹小的五金店鋪,他一家一家地詢問、比較,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

無數個深夜,學校的實驗室里,只有劉楠面前那一盞孤燈散發著昏黃的光亮。他弓著背,全神貫注地坐在實驗臺前,周圍堆滿了圖紙與零件,宛如一座被知識和夢想堆砌的小山。一次,在調試傳感器靈敏度這一關鍵環節時,問題接踵而至,無論他怎么絞盡腦汁地調整參數,裝置就像是故意跟他作對一般,始終無法精準識別塑料垃圾,錯誤警報如同惱人的蒼蠅,頻頻響起。那一刻,沮喪的情緒如排山倒海的潮水般將他徹底淹沒,他雙手抱頭,無力地趴在實驗臺上,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我根本就不適合走這條路?”然而,當清晨的第一縷光,透過那沾滿灰塵的窗戶,輕柔地灑在滿是圖紙與零件的實驗臺上,照亮了墻上貼著的那面五星紅旗海報時,劉楠的腦海中瞬間浮現出父母那充滿期望的眼神,想起他們曾經說過的話。剎那間,一股力量從他心底涌起,他猛地抬起頭,眼神中重新煥發出光芒,又一次滿血復活。就這樣,經過無數次反復試驗、失敗、再試驗,劉楠終于攻克了這一難題。比賽當天,他帶著自己的心血之作自信滿滿地走上舞臺,向評委和觀眾們詳細介紹著作品的原理與創新之處。當宣布獲獎名單,聽到自己的名字伴隨著一等獎的榮譽響起時,劉楠激動得眼眶濕潤,他站在領獎臺上,望著臺下老師贊許的目光和同學們羨慕的眼神,手中獎杯閃耀的光芒如同穿透迷霧的希望之光,照亮了他繼續奮進的道路,讓他更加堅定地朝著夢想大步前行。

初中畢業后,憑借著優異的科技特長和扎實得如同基石般的學業成績,劉楠一路過關斬將,成功考入了全市頂尖的重點高中。這里,匯聚著來自四面八方的精英學子,每個人都懷揣著遠大的抱負和超強的實力,競爭的壓力如同一座巍峨的泰山,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但劉楠卻絲毫沒有被這股壓力嚇倒,他心中早已有了明確且堅定的目標——考入國內頂尖的理工科大學,在那里深造前沿科技知識,將來投身國防科研事業,為祖國的強軍之路添上屬于自己的那塊堅實的磚瓦。

高二那年,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如同春風般吹遍校園。學校與一家在業內聲名遠揚的科研機構強強聯手,合作開展一項極具挑戰性的航天科普項目,并且要選拔一批優秀學生參與衛星模型的研發工作。劉楠得知后,內心的激動簡直難以言表,憑借著平日里積累的扎實知識和突出表現,他毫無懸念地成功入選。當真正踏入項目研發的領域,面對那復雜精密得如同藝術品般的衛星模型時,劉楠才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此前所學不過是浩瀚知識海洋中的冰山一角。從衛星軌道計算那如同天書般深奧的理論,到星載設備微型化這一棘手的工程難題,每一項挑戰都仿佛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山,足以讓絕大多數人望而卻步。

在一次關于衛星能源供應系統設計方案的團隊討論會上,氣氛熱烈得如同燃燒的火爐。成員們各抒己見,為了追求最佳方案,爭得面紅耳赤。有的同學堅持采用傳統能源供應模式,認為穩妥為上;有的則提出一些相對激進但未經充分驗證的新思路。劉楠靜靜地坐在一旁,仔細聆聽著每個人的觀點,大腦飛速運轉,將這些零散的觀點如同拼圖般在腦海中拼湊、整合。終于,他深吸一口氣,站起身來,有條不紊地綜合大家的意見,大膽提出采用新型太陽能電池與高效儲能裝置結合的創新設想。此語一出,會議室里瞬間安靜了幾秒鐘,緊接著便炸開了鍋,質疑聲此起彼伏。畢竟,新技術的應用意味著巨大的風險,一旦失敗,不僅前期投入付諸東流,還可能影響整個項目進度。但劉楠沒有絲毫退縮,他目光堅定地看著大家,用沉穩的聲音說道:“任何創新都伴隨著風險,但如果我們不嘗試,就永遠無法突破。我愿意承擔這份責任,和大家一起把這個方案做下去。”會后,他帶領幾個志同道合、同樣懷揣熱血的同學,開啟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科研攻堅之旅。利用課余和周末那本就為數不多的閑暇時間,他們一頭扎進資料室,在堆積如山的書籍、文獻中尋找理論支持;泡在實驗室里,反復搭建實驗場景,如同不知疲倦的工匠。為了模擬太空環境下的光照強度、溫度等各種復雜參數,他們一次次調整設備,記錄下成百上千組數據,每一個數據背后都是他們對夢想的執著與堅守。經過數月的苦戰,當最終實驗數據有力地支撐了他們方案的可行性時,那些曾經的質疑聲漸漸消散,整個團隊對劉楠投來了敬佩的目光,衛星模型研發工作也得以順利推進。

高考的戰鼓轟然敲響,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牽動著無數考生和家長的心。劉楠也毫不例外,他如同一位即將奔赴戰場的勇士,日夜苦讀,在知識的海洋里奮力遨游。那些密密麻麻寫滿筆記的本子,一支支用空的筆芯,如同他戰斗的勛章,見證了他為夢想拼搏的每一個日夜。考場內,他沉穩地坐在座位上,手中的筆仿佛變成了一把利劍,每一道題都是他通往夢想殿堂的一級堅實階梯,他奮筆疾書,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知識毫無保留地揮灑在試卷之上。成績公布的那一刻,劉楠激動得雙手微微顫抖,他以優異得令人矚目的分數,如愿被心儀已久的頂尖理工科大學錄取,專業正是他夢寐以求、魂牽夢繞的航天工程。那一刻,他知道,自己離心中的報國夢又近了一大步。

大學的校園,宛如一座知識的寶庫,學術氛圍濃厚得如同醇厚醉人的美酒,讓每一個踏入其中的學子都沉醉不已。劉楠如同一塊干涸許久的海綿,如饑似渴地汲取著知識的養分。課堂上,教授們前沿的科研講解仿佛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神奇大門,為他展現了一個又一個前所未有的科技領域;實驗室中,他緊緊跟隨著導師的腳步,參與國家級航天項目的子課題研究,親手操作那些先進得讓人驚嘆的儀器設備,與團隊成員并肩作戰,攻克一個又一個看似堅不可摧的技術難關。

大三暑假,一個難得的實習機會如同天上掉下的餡餅,砸在了劉楠的頭上。他獲得了前往偏遠山區的航天測控站實習的寶貴名額。當他背著行囊,輾轉許久來到測控站時,眼前的景象還是讓他微微一愣。簡陋的宿舍,墻壁上斑駁的痕跡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時常中斷的網絡,讓人與外界的聯系變得時有時無,這與城市的繁華喧囂形成了鮮明而又強烈的對比。然而,劉楠并沒有絲毫抱怨,他深知,這里有著更為寶貴的,等待他去發現。測控站內,那巨大的天線宛如一位忠誠的衛士,靜靜地仰望蒼穹,時刻捕捉著來自太空的微弱信號。劉楠跟著老一輩測控工程師們,開啟了一段艱苦卻又意義非凡的實習生活。他們日夜值守,輪流交替,學習復雜得如同迷宮般的信號處理流程,了解如何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保障測控任務的精準執行。

一次,毫無預兆地,強對流天氣如猛獸般突襲而來。剎那間,狂風呼嘯,仿佛要將整個世界掀翻,暴雨傾盆而下,天地間一片混沌。在這惡劣的天氣影響下,衛星信號受到嚴重干擾,數據傳輸瞬間中斷。測控站內警報聲大作,那尖銳的聲音如同利刃,劃破寂靜的夜空,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劉楠沒有絲毫猶豫,他跟著經驗豐富的師傅們,毫不猶豫地沖進風雨之中,緊急搶修設備,排查線路故障。雨水如同密集的子彈,打得人睜不開眼,狂風幾乎要將瘦弱的他直接吹倒,但他咬緊牙關,雙手緊緊抓住搶修工具,憑借著平日里積累的精湛技術與頑強得如同鋼鐵般的毅力,在最短時間內找到了故障點,迅速修復,恢復了信號,確保衛星正常運行。那一刻,劉楠渾身濕透,疲憊不堪地望著風雨漸息后夜空閃爍的繁星,心中對航天報國的信念更加堅如磐石,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未來在這條道路上發光發熱的模樣。

大學四年的時光轉瞬即逝,畢業后,劉楠憑借出色得令人贊嘆的學術成果和實習期間積累的豐富經驗,成功從眾多競聘者中脫穎而出,被國內一家頂尖的航天科研院所錄用。當他穿上那身潔白無瑕的工作服,踏入戒備森嚴、充滿神秘氣息的科研園區時,望著園區內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劉楠的眼眶不禁濕潤了,多年來為之奮斗的夢想,終于在此刻照進現實,如此清晰,如此觸手可及。

初入研究所,劉楠便被委以重任,參與到一項關鍵的載人航天工程配套技術研發項目中。這個項目難度極高,每一個細節都關乎宇航員的生命安全與任務成敗,容不得半點馬虎。面對前所未有的技術瓶頸——如何在狹小得如同火柴盒般的航天器空間內實現高效生命保障系統的輕量化設計,劉楠與團隊成員們開啟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持久戰。他們日夜圍坐在會議桌旁,廢寢忘食地研討方案,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專注與執著。他們廣泛借鑒國際前沿技術,同時結合我國自主研發的新材料特性,反復進行模擬實驗,力求找到最佳解決方案。無數個日夜,實驗室里燈火通明,那明亮的燈光仿佛是他們心中希望的火焰在燃燒。失敗的陰霾一次次無情地籠罩,實驗結果一次次不盡人意,但他們從未放棄,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又一次次重新振作,調整方案,繼續探索。終于,經過近兩年艱苦卓絕的攻關,他們成功研制出新型生命保障系統,重量較以往減輕了30%,各項性能指標卻大幅提升,為我國載人航天事業邁出了堅實而又意義非凡的一步。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劉楠已在航天科研一線奮戰多年。從當初那個濱海小城懷揣夢想的懵懂少年,變成如今行業內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他付出了無數的汗水與心血。他主導研發的多項關鍵技術,如同璀璨星辰,廣泛應用于我國各類航天器,助力嫦娥奔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等重大任務圓滿成功,讓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一次次綻放出絢麗光芒。在國際航天合作交流舞臺上,劉楠身著筆挺西裝,用流利得如同母語般的英語,自信滿滿地介紹著中國航天的輝煌成就,分享著自主創新的技術成果,他的風采贏得了世界同行的尊重與贊譽,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航天人的智慧與擔當。

回首自己這一路走來的成長之路,劉楠深知,自己從濱海小城的懵懂少年成長為報國先鋒,是無數次跌倒又頑強爬起的堅持,是對祖國深沉熱愛的力量在背后默默支撐。他常常獨自一人,望著遠方騰空而起的運載火箭,那劃破長空的尾焰,如同他一路追逐夢想的璀璨軌跡,熠熠生輝。而在華夏大地的各個角落,無數個如劉楠一般的少年正懷揣夢想,向著光明未來奮勇前行,他們匯聚成一股磅礴得不可阻擋的力量,推動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滾滾向前。

馮方瓷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聊城市| 杨浦区| 塔城市| 婺源县| 金沙县| 灵宝市| 德惠市| 菏泽市| 钦州市| 蓬溪县| 阜宁县| 青川县| 土默特右旗| 黑河市| 南投市| 宣城市| 远安县| 安溪县| 永平县| 沁阳市| 科技| 德令哈市| 宣化县| 漯河市| 孝感市| 武定县| 句容市| 黄大仙区| 博湖县| 开江县| 沙洋县| 长武县| 九寨沟县| 浮山县| 德保县| 昌邑市| 崇义县| 乌海市| 庐江县| 尉犁县| 通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