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棚,才發覺天邊下起了片片小雪,溫度也有所下降,正發呆時,身側走過一端著粥的男孩,只比絨球高出一個頭,原本并不在意,但一直乖巧跟在身后的絨球卻大喊一聲:“哥哥!”
而后從聶伊身側出來,跑到了男孩面前。那男孩一時沒認出,捧著粥不知所措,看了良久才對她點點頭,繞路走開了,聶伊見狀走上前問:“這是你家人?”
絨球低頭不語,聶伊沒好氣的笑了,這里的孩子都是怎么養大的?
中午慕十三過來找她,帶她去了一飯館用餐,聶伊匯報了一下粥棚的狀況以及附近的見聞,慕十三也簡單說了下午的安排,約酉時三刻回府。
至此數月都如同一日,聶伊每天如常隨慕十三去街道濟貧,繼而從中學會了騎術,閑時會策馬去稍遠的地區查探,然后將當地消息上報給徐將軍。
聶伊長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再過幾日便除夕了,然后按劇情所寫,初春就能見到溫廷霜。至于當初疑惑的幾個點,系統給的答案是,沒有問題,順應天意。而為何顯示不出絨球的信息,系統則道:此功能范圍有限,只顯示角色相熟之人信息,及書中所有記載人物。
漸漸的聶伊也無所謂,小說有坑不是常態嗎,把世界觀崩了的也大有人在。
府上有過幾次尋孩子的人到訪,但皆不識絨球,這孩子少言寡語,聶伊閑來無事會逗她,帶她去街道晃悠。
除夕前幾天,各家張燈結彩,城中雖還設有粥棚,但已不像往日那般烏泱泱一群人等待施舍,現各戶都基本能夠自食其力,城中店鋪開張頻頻,恢復了大半生機。
這日,聶伊帶絨球騎馬路過將軍府時,正巧偶遇慕十三,閑聊幾句便約一同前往集市采購用品。
兩人并轡而行,慕十三目視遠方,搭話問:“這絨球名字還沒告訴你嗎?”
因為不知姓名,聶伊有次太生氣直接回復找孩子的侍女道:“小孩?絨球當然在衣服堆里,去那準找到!”
原來是聶伊發現這小孩還收藏著當初那件染了血跡的戰損斗篷,便讓侍女把它丟掉,但第二日卻又從柜子里翻到了這件斗篷,連帶著整個柜子都臭烘烘的,直接讓原本就有些潔癖的聶伊發毛,責備完絨球后,便讓她從此去隔壁睡。
侍女們原本就不知道該怎么稱呼這小妹,見主子喊她絨球,便此后都這樣稱呼她。
聞言聶伊回道:“就叫絨球,好養活,你看她是不是比前幾個月胖了一輪?”
絨球聞言晃了晃腦袋表示不滿,聶伊笑道:“別動別動,當心摔著。”
給絨球順毛后,聶伊回頭問:“聽說學府已經完善好了,請先生了沒?”
慕十三答:“還沒,但徐大人已經張貼告示請人了,不過我覺得有學問的人才不好找,從前業安倒是出過一位御史大夫,此后的才子我聽都沒聽說過。”
聶伊想了想說:“慢慢找唄,再者也可以請些別的行業人才,別瞧不起農民鐵匠,也可以傳播知識的,我已向舅舅提了意見,不知道能否被采用。”
慕十三聞言新奇道:“法子雖有趣,但恐怕難實施,一則學生不可能會想學如何種田,二則此崗位能夠勝任者難尋,還開不好價錢呢。”
聶伊點頭稱也是。
慕十三循著這話題繼續道:“聽徐大人說,你寫了一冊算數法?”
聶伊道:“是,那叫九九表,幾何學,古籍中早就有撰寫,只是不懂業安怎么沒人會,學會了大有用處。”
慕十三道“從未聽說過,或許失傳了吧,你從哪本書瞧見的?”
聶伊張口要答,卻一時沒想起來這本書叫什么,蹙眉回:“記不清了,等閑時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