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婉清靜靜地站在書房中,桌上的圓盤裝置散發出微弱的光芒,像是一顆沉默的心臟,卻隱隱蘊含著巨大的力量。窗外的風輕輕拂過,卷起半開的窗簾,露出深邃的夜空。一輪明月懸掛,給整個京城灑下柔和的銀光。
綠珠站在一旁,目光不安地看著蘇婉清:“小姐,京城現在風聲越來越緊,永寧王府的人很可能已經開始對我們下手了。”
蘇婉清收回目光,轉身看向綠珠,眼神中多了一絲冷冽:“永寧王不可能坐以待斃,但他的每一次動作,都只會讓自己暴露得更多。”
“可是小姐,若永寧王孤注一擲,我們……”綠珠的聲音中透著擔憂。
蘇婉清嘴角揚起一抹冷笑:“綠珠,你要記住,權謀之爭中,最怕的不是對方動手,而是對方按兵不動。永寧王越是急躁,我們的機會就越多。”
她頓了頓,語氣中透著一絲篤定:“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引蛇出洞。”
**
清晨,皇宮。
御書房內,皇帝的心腹大臣兵部尚書、京兆尹以及蘇振堂齊聚。皇帝坐在龍椅上,面色威嚴,目光冷冽地掃過眾人。
“永寧王的野心已然昭然若揭,他不僅與寒云宗暗中勾結,還試圖利用邊疆的混亂擾亂朝局。”皇帝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朕要聽聽你們的建議,接下來該如何處置他。”
兵部尚書首先開口,拱手道:“陛下,永寧王手握邊疆軍權,若貿然對他采取行動,恐引發邊疆叛亂。但若放任不管,恐怕會助長他的氣焰。”
京兆尹也上前一步,語氣中帶著幾分謹慎:“陛下,微臣以為,可先從永寧王府中最為關鍵的人手入手,逐步瓦解他的勢力,再趁其孤立時將其控制。”
皇帝點了點頭,轉頭看向蘇振堂:“蘇愛卿,你怎么看?”
蘇振堂微微拱手,語氣沉穩:“陛下,臣以為,永寧王的勢力雖強,但其根基仍在朝堂。若能切斷他與寒云宗及邊疆異族的聯系,便能徹底孤立他。此外,臣女蘇婉清已提供了寒云宗的核心證據,臣建議由她進一步協助調查,揭開永寧王的其他暗線。”
皇帝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好,蘇三小姐果然膽識過人。傳朕的旨意,召蘇三小姐入宮,朕要親自聽聽她的計劃。”
**
蘇府。
御旨傳來時,蘇婉清正在書房整理從寒云宗據點中帶回的最后一批密件。聽到消息后,她緩緩站起身,嘴角浮現出一抹冷淡的笑意。
“陛下終于開始行動了。”她低聲說道。
綠珠滿臉緊張:“小姐,這次進宮,您會不會遇到危險?”
“危險?”蘇婉清微微一笑,眼中多了一抹寒意,“危險從來不是避開的理由,而是必須直面的試煉。”
她整理好袖中的密件,轉身吩咐:“綠珠,你留在府中,密切關注永寧王府的動向。我會在宮中見機行事。”
綠珠點頭答應,但目光中仍帶著深深的擔憂。
**
御書房。
蘇婉清跪在殿中,恭敬地行禮:“臣女蘇婉清,參見陛下。”
皇帝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審視地看了她片刻,緩緩說道:“蘇三小姐,你提供的證據,確實讓朕對寒云宗與永寧王的關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但永寧王勢力龐大,朕想聽聽,你有何高見?”
蘇婉清微微頷首,語氣中透著冷靜:“陛下,永寧王的勢力雖強,但也并非無懈可擊。他的根基在邊疆,而他的支持者多是寒云宗的暗線與朝中一些心懷叵測的大臣。臣女以為,若要削弱永寧王的權勢,可從以下三步著手。”
“第一,徹查寒云宗的殘余勢力,尤其是邊疆的暗線,切斷永寧王的外援。”
“第二,調動忠于朝廷的邊疆軍隊,加強邊疆防線,削弱永寧王對邊疆的控制。”
“第三,利用永寧王的急躁布局,引導他犯下無法挽回的錯誤,讓他自食其果。”
皇帝聽后,目光中多了一抹贊賞:“蘇三小姐果然見識不凡。朕便依你的計策行事。朕會命兵部配合你徹查寒云宗的余黨,同時加強邊疆防務。”
“臣女遵旨。”蘇婉清再次行禮,眼中閃過一抹冷光。
**
永寧王府。
“王爺,京中傳來消息,皇帝已經開始布局,徹查寒云宗的余黨,并加強了邊疆的防務。”一名幕僚急匆匆地稟報。
永寧王冷哼一聲,面色陰沉:“皇帝的動作果然快,但他的每一步,都不過是按照朕的棋局在走。”
他頓了頓,目光中透著寒意:“傳我的命令,派人試探蘇府的底線。蘇婉清這個女人,留著終究是個威脅。”
“是,王爺。”幕僚低聲應道,隨即轉身離去。
**
夜晚,蘇府。
蘇婉清站在庭院中,夜風輕拂,帶來陣陣涼意。她仰望夜空,目光幽深。
“小姐,您真的相信陛下會全力支持我們嗎?”綠珠輕聲問道。
“皇帝是聰明人,他不會放過任何削弱永寧王的機會。”蘇婉清冷冷說道,“但同時,他也不會完全信任我們。對他而言,我不過是暫時可用的一顆棋子。”
她頓了頓,目光中透著堅定:“不過,這局棋,我不會甘心做棋子。我會讓自己成為執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