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宮中一片寂靜,唯有冷風穿過長廊,吹得宮燈搖曳,映在朱紅色的宮墻上,晃動出模糊的影子。
李青琉緩步穿過沉香閣的長廊,一身青色輕紗斗篷緊裹身軀,襯得她愈發纖細柔美。然而,她的神情沉靜如水,眸中卻透著幾分不屬于深宮女子的冷然。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今夜的冷風似乎帶著不祥的預兆,宮中的沉寂,仿佛只是一場風暴來臨前的短暫安寧。
回到王府時,李青琉剛踏入廳中,便見書案旁站著一個人。
是李墨玄。
他背對著她,正凝神翻閱著什么,月光映在他挺拔的身影上,模糊而疏離。
“殿下深夜造訪,可是有什么要緊事?”李青琉輕輕開口,打破沉默。
李墨玄緩緩合上手中的書卷,回過頭,目光深邃地望著她,神情帶著一絲探究:“青琉,宮中最近可安穩?”
李青琉微微一笑,低垂著眼眸:“宮中之事,自然是波瀾不驚。”
李墨玄聞言,走到她面前,垂眸注視著她:“你救太子一事,已經傳開了。”
李青琉心頭一震,卻依舊保持著平靜:“臣妾只是盡了分內之事。”
“青琉,你明白我說的不是這個。”李墨玄聲音低沉,帶著幾分嚴肅,“你知道,站在太子身邊,意味著什么。”
李青琉抬起頭,目光如水,靜靜地凝視著他:“殿下若是想讓我袖手旁觀,只怕太子未必能活過這個冬天。”
兩人對視良久,空氣仿佛凝固。
李墨玄忽然嘆了口氣,聲音放緩:“你太聰明了,青琉,可有時,聰明反被聰明誤。”
李青琉垂眸,聲音柔和卻堅定:“臣妾只是不愿眼睜睜看著太子被人暗害。太子若安,殿下方能安心。”
李墨玄聞言,目光微微一滯,隨即輕笑了一聲:“你倒是比我還關心太子的生死。”
他聲音雖帶著戲謔,眼中卻流露出一抹隱晦的溫柔。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馬革裹尸還。”
他知道,李青琉所做的一切,并非只是為了太子,而是為了她心中的信念與復仇的火焰。
“既如此,你行事小心些。”李墨玄語氣終于緩和下來,“若有事,派人來尋我。”
李青琉點了點頭:“臣妾明白。”
翌日,宮中傳出一道驚人的消息。
御膳房總管突發急病暴斃,而此前掌管太子飲食的幾名宮女也悄然失蹤。
這消息如一顆石子,投進了原本平靜的湖面,激起了陣陣漣漪。
太子臥病在昭仁殿,不曾露面,而殷瑾三殿下卻頻頻出入宮中,明里暗里掌控著朝中局勢。
“王妃,這幾日殷瑾殿下頻繁召見太子舊部,恐怕是在暗中拉攏人心。”玉兒輕聲在李青琉耳邊稟報。
李青琉聞言,輕輕撫著案上的茶盞,神色未變:“他急了。”
“王妃,若殷瑾真對太子不利,我們該如何應對?”玉兒聲音中帶著幾分憂慮。
李青琉眸光幽深,緩緩開口:“以靜制動。殷瑾雖然咄咄逼人,但他不敢輕舉妄動,畢竟太子未死,若真讓朝臣知曉是他下的手,殷瑾再無翻身之地。”
她抬眼看向窗外,嘴角微微揚起:“他現在能做的,不過是繼續試探。”
“試探之事,最易反噬。”
三日后,宮中設宴,名義上是為太子祈福,實則是皇帝借此機會探明朝臣態度。
夜晚的宮殿金碧輝煌,殿內燭光搖曳,群臣齊聚一堂。
李青琉端坐于宴席之上,身著一襲月白錦裙,發髻高綰,鬢邊簪著一枚素雅的玉蘭簪,整個人宛如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引得眾人頻頻側目。
席間,殷瑾端著酒杯走向李青琉,目光中帶著幾分揣測:“王妃氣色不錯,看來最近宮中事務并未累著你。”
李青琉微微一笑,起身舉杯:“多謝三殿下關心,殿下事務繁忙,卻也不見疲態。”
殷瑾舉杯,與她輕輕相碰,眼底閃爍著玩味之色:“王妃隨太子,想必對儲君之事也有所籌謀吧。”
李青琉神色淡然:“臣妾不過是后宮之人,不敢妄議朝政。”
殷瑾似笑非笑:“王妃謙虛了。”
李青琉正要回應,忽然,一道尖銳的聲音打破了宴席上的熱鬧。
“啟稟陛下!昭仁殿起火了!”
殿內瞬間嘩然,皇帝騰地起身,臉色陡變:“傳朕旨意,立即救火!”
李青琉心頭微震,暗叫不好,殷瑾嘴角卻浮現一絲意味深長的笑意。
“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昭仁殿的這場火,恐怕正是殷瑾蓄謀已久的一步險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