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她的相遇很平凡,是在初二的時候正式認識。那個時候的我還屬于情竇未開的階段,把一切想的過于復雜,過于考慮一些事情而失去了一段好的緣分。但初中的喜歡又能算得上什么呢?但很多年之后回想起來依舊覺得有愧。對于初中的我們來說,她要勇敢的多了。會想要位置坐在一起而和班主任斗智斗勇,明明暗示已經極其明顯,但對于我來說卻沒有看到,頗有一種身在劇中看不透的感覺。
那時的我考慮到,她那么受歡迎,我表明心意后壓力很大,對我來說真的好嗎?她真的能始終如最初那般保持初心嗎?于是乎我便一生不吭,也沒有解釋便結束了最好的我們。在后續好幾個星期,我在班里面不敢抬頭看她,感覺心中有愧,總欠一份解釋。雖然未來把這份解釋給了她,但可能她已經不需要了。她是大大咧咧可以勇敢結束一段關系的人。可能這份解釋是讓我心中愧疚有所減少。自高一之后的解釋之后我以為我們便再也不會有交際,已經過了那個交點了。但高三填報高校專項,再一次讓我們相遇了,互相詢問了對方填了什么學校,有什么好的學校推薦。或許這次的相遇就是我來告訴她那一所我想要去的學校,但最終我失敗了,沒有去到那所學校。緣分和安排總是這樣的奇妙。和她的故事也就結束在這次交流之后。
和曾經最好的異性朋友的相遇也發生在初二,和她的相遇同樣也是平平無奇。是我在聽說她想和我做朋友后,我便開始主動向她靠近。而最好的朋友相遇在初一,是我去他班級找另外一個同學的時候認識的。我從心底認定他是在初三他以旁觀者身份勇往直前對校園暴力說不,那個時候的我因為害怕退縮了,但他沒有。而我們三個人在初二是一個班級,并且關系越來越好。以至于我認為我們會成為一生的朋友,但現實告訴我一個道理:“唯一不變的事情便是變化”。這個變化發生的會晚一些,在高三她高考失利,二戰。在二戰時期她過的很不好,來自家庭的因素給了她很大的壓力。后面想想要是她能和我們說一說緣由,我們肯定會盡全力幫她,但可能當時的安排是最好的安排了。在那一年她遇到了屬于她的人,對她助力許多,讓她還算好的度過了高四的一年。但她高四發生的事情直到幾年后我才了解到,也正是了解的太晚了才遺憾自己說的那些決絕的話,說的那些狠心的話。我不理解為什么她變化那么大,因為她男朋友就拒絕了所有的異性朋友,為什么僅僅半年思想天差地別。當被告知以后天高路遠,各自行路的時候覺得那么多年的友誼不要了嗎?是的,她的回答很冰冷,不要了。于是后續便斷了聯系。在過了一年多的時間后偶然詢問近況,她才說出高四一年她發生的各種各樣的情況,大學她思想變化如此劇烈的緣由。才后悔自己當初在決絕時說的那些狠心話,感覺自己不配說那些話。但也可能對于當時的我們的情景來說是最好的安排了。
我和他是一段奇妙的朋友,自初一認識至今有10年。在這10年中我們有爭吵,有開心,我亦下定決心不和他交流。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還是證明我們是彼此很好的朋友。我和他經歷過最嚴重的爭吵就是前年因為喜歡上同一個女孩子而發生利益的沖突,因此爭吵不斷。而最后斷掉了所有的聯系,即便后面互相認識的人出去玩,心中也有芥蒂不能很好的說話。但好在我們度過了這樣的關卡,強勢的我不再強勢,自私的他不再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