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寒風吹進了食品加工廠的每一個角落,盡管外面是冷風凜冽,但廠內的氣氛依舊火熱。公司年終沖刺目標緊張地擺在每個人面前,員工們正埋頭苦干,奮力拼搏。我阿達,作為電商經理,更是面臨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客戶回款遲遲未到,資金鏈眼看就要緊張,稍有不慎,整個月的業績可能就會泡湯。
辦公室的電話鈴聲此起彼伏,電腦屏幕前的文檔堆積如山。剛掛斷一個客戶的電話,又收到了財務主管蘇蘇發來的催賬提醒郵件。看著那條簡潔明了的文字,我的眉頭不禁一緊。郵件的語氣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可忽視的緊迫感:“貴部門負責的**X客戶回款延期,請盡快處理,避免影響下季度資金流動。“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收到蘇蘇的催賬郵件,事實上,每次她發郵件過來,都會讓我有一種無形的壓力。她的語氣簡潔、干脆,幾乎沒有任何多余的詞句,卻總能讓人感到一種無可辯駁的嚴厲。
我知道,她并沒有錯。每次看到她的郵件,我都會提醒自己,這不僅僅是她的工作職責,更是她的責任心所驅使。她不是在刁難我,而是在為公司把關。然而,這一次,情況似乎更為復雜。
回款的客戶一直是個優質客戶,賬期較長,且公司此前與他們的合作非常愉快。對方的資金流狀況沒有問題,只是由于最近公司內部的調整,流程滯后了一些。這些事情并不是我能夠直接控制的。盡管如此,作為電商經理,回款的責任仍然壓在我的肩上。
我皺眉想了想,決定親自去找蘇蘇談談,畢竟單靠郵件溝通解決不了問題。
初次交鋒
財務辦公室內,燈光有些昏暗。桌上堆積著一堆待處理的單據,蘇蘇正專心致志地翻閱著文件。她看起來依舊是那樣的冷靜沉穩,眉眼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倦意。看到我進來,她抬了抬頭,微微點了點頭。她沒有表露出過多的情緒,似乎對我來此早有預感。
我坐下來,沉默了一會兒,開口說道:“蘇蘇,關于回款的問題,確實有點麻煩。這個客戶最近內部在調整流程,導致回款延遲了。雖然他們的資質沒有問題,但......“
蘇蘇打斷了我:“'優質客戶'并不代表可以拖欠款項,合同條款沒有明確約定違約利息,風險很大。你一直強調這家客戶很重要,但如果沒有清晰的賬期安排,任何問題都可能成為潛在的危機。“她的語氣平靜卻堅定,眼神沒有一絲動搖。
我愣了一下,心中一陣莫名的欽佩。蘇蘇的反應一如既往地冷靜果斷,邏輯嚴密。這種氣質,讓人無法反駁,只能默默服從。
我有些無奈地笑了笑:“你說得對。看來這事得重新談判。“
她低頭繼續整理文件,沒有回應我。那一刻,我終于意識到,在財務部門這個位置上,她不僅僅是個管理者,還是一個有著強大執行力和專業性的擔當者。與她并肩工作,也許是一種巨大的幸運。
車內的試探
下午,領導要求我和蘇蘇一起去處理客戶的業務問題。車內的氛圍有些沉默,我不禁想找點話題來打破尷尬。開口的第一句話,我試圖尋找一個輕松的切入點:“你是福建人吧?“
她點了點頭,眼睛盯著窗外的風景:“嗯,雖然我之前在廣東工作了好幾年,最近才回來的。“她的聲音依然平穩,帶著一絲淡淡的憂慮。
我也點了點頭:“巧了,我在廣東工作過好幾年,那里的人和事都讓我記憶猶新。“
“那邊的工作節奏怎么樣?“她隨口問道,似乎并不意圖展開太多話題,但還是讓我有了繼續的勇氣。
“高壓啊。“我笑了笑,“不僅僅是生活,連空氣都彌漫著緊張的氛圍。好在廣東的美食好吃到讓人暫時忘記壓力。“
她笑了笑:“是啊,廣東的氣候太熱,像鍋里的蒸籠。人們總是匆忙忙的,來不及停下來享受生活。“
我覺得我們談得越來越投機,話題漸漸從工作上的瑣碎轉到生活上的隨意,她提到回福建的原因時,我突然意識到,背后似乎藏著她不為人知的情感。“我回福建,家里一直催著結婚。“她略帶一絲嘆息,“我爸媽總是覺得我年紀大了,親戚朋友的聚會他們不敢帶我去,生怕有人問我結婚了沒。“
我沒有立刻回應,默默想著她話中的無奈。我問:“那你為什么一直單身?“
她微微一笑,眼神里透著一絲淡淡的孤獨:“因為沒遇到合適的。“
她的回答直接且坦率,卻也帶著一些難以言說的遺憾。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她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因某些不可言說的理由而與他人保持著疏遠。她不再是那個一貫冷靜的財務主管,而是一個在現實壓力下,依舊堅守內心獨立的女人。
不一樣的她
業務問題解決后,我們在街角的小餐館吃了飯。雖然是簡單的快餐,氛圍卻異常溫暖。蘇蘇的沉默并沒有影響我們的談話,反而讓這頓飯顯得格外有深度。
“你這樣的人,會喜歡什么樣的生活?“我不禁問道。
她若有所思地看了我一眼,輕聲回答:“一個人旅行,去北方看雪,或者去歐洲,去探索一些未知的世界。相比城市的喧囂,我更喜歡安靜。“
她的回答讓我有些愣住了。她似乎并不是那種熱衷于社交的人,更多的是一種獨立、自我安靜的人。突然間,我意識到,她的內心比表面上看起來更加復雜。
“你說的挺有道理的。“我若有所思地回應,“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世界,但生活卻總是充滿了不確定。“
“你呢?“她反問,“你想過怎樣的生活?“
我稍作沉默,笑了笑:“我啊,隨遇而安。可是總覺得,有些東西,總是想抓住。“
她沒有再多說什么,只是低頭繼續吃飯,仿佛在消化著我說的話。飯后,我堅持送她回家。臨別時,車里一片靜默,只有車輪摩擦地面的聲音。她忽然問:“你生日是什么時候?“
我稍微愣了一下:“10月21號,怎么了?“
她的嘴角微微一揚,帶著幾分玩笑:“我的生日是10月22號。“
我有些驚訝,笑了起來:“那你比我大一天,看來得讓我讓著你了。“我故意說錯我比她大一天。
她笑得更開了:“要我讓著你,得看你表現。“
我心跳忽然加速,仿佛是某種未曾言明的默契在空氣中悄然蔓延開來。
未解的懸念
回到家,我依舊無法平靜。她說的那句話:“看表現“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這么多年,我似乎從未對任何人產生過如此強烈的想要證明自己的欲望。
我拿起手機,猶豫了一會兒,翻開她的聯系方式。最終,我還是發了一條信息:“今天謝謝你,改天再一起吃飯吧。“
發出去后,我靠在椅背上,心里不禁有些緊張和期待。過了好一會兒,手機終于亮了起來。她回復了兩個字:“好啊。“
這兩個字,簡單,卻讓我的內心泛起了不小的漣漪。也許,這才是一個全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