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三年春分,青城西市暗渠泛著腐臭。楚星耀將螭紋玉玨浸入渠水,殘缺的紋路在月光下泛出詭異的靛藍——這是母后臨終前教她的辨偽之法。
“姑娘這玉器賣么?“佝僂老丐拄著棗木杖,獨眼映著玉玨幽光,“前朝宮里的東西,在西市可招禍。“
楚星耀指尖輕叩渠邊青石,三長兩短。老丐突然挺直腰背,缺了三指的左手亮出鐵制腰牌——正是三年前護她出城的暗衛信物。
“尹家大火那夜,巡更夫聽見裁衣聲。“老丐遞來油紙包,里面是半截焦黑的翡翠尺,“火場里找到的,尺上刻著《璇璣圖》殘句。“
楚星耀撫過尺面焦痕,突然瞳仁驟縮。翡翠夾層中藏著片金箔,正是母后鳳冠上的纏枝紋。背后蠅頭小楷寫著:“癸未年臘月十七,換錦匣于槐木箱底。“
西市更鼓驟響,老丐突然將她推入暗渠。淬毒弩箭釘在方才位置,磷火在青石板上燃出鷹隼圖案。五名黑衣殺手自檐角躍下,刀鋒皆刻著啟國軍紋。
“走水門!“老丐擲出煙彈,缺指的手指向南方,“尹家繡娘還活著,在…“
一柄彎刀貫穿老人咽喉。楚星耀翻身滾進暗渠,污水漫過口鼻時,她看見殺手頸間懸著的玉墜——與蒙面人那枚螭紋赤玉鐲質地相同。
***
卯時三刻,青城縣衙典史房騰起黑煙。
楚星耀捏著典史咽喉,將人按在《永夜元年戶簿》上。書頁間夾著的婚書泛黃,新郎官正是尹三針。
“說!五年前尹家三十六口怎么死的?“
典史肥厚的嘴唇哆嗦著:“雷火…天罰…“
“天罰會在尸首心口烙鷹隼印?“楚星耀刀尖挑開他衣襟,露出同樣印記,“還是說啟國的'天罰'?“
窗外忽然傳來機括輕響。楚星耀旋身劈開窗欞,弩箭擦著典史耳際釘入梁柱。待追至院中,只見典史已氣絕身亡,后頸插著半截翡翠尺——正是尹家大火遺留的那塊。
縣衙后巷傳來嬰啼。楚星耀循聲追去,在染坊晾曬的絹布間發現個樟木匣。匣中《璇璣圖》全卷以血代墨,第八行十七字被反復圈點:“心之憂矣,如匪浣衣。“
染池突然沸騰,數十具泡脹的尸首浮出水面。楚星耀疾退時踩中機關,四周絹布燃起磷火,在空中拼出碩大的“楚“字。對街酒肆二樓,黛色衣角一閃而逝。
***
戌時末,城隍廟破敗的偏殿。
楚星耀用硝石處理著臂上灼傷,面前攤開三樣證物:焦黑翡翠尺、帶血璇璣圖、典史婚書。月光穿透蛛網,在尺面投下奇異光斑——那些焦痕竟組成了青城輿圖。
“喀啦。“
瓦片輕響。楚星耀甩出柳葉刀,擊落梁上黑影。蒙面人跌坐在地,腕間赤玉鐲裂開細紋,露出內層金箔——赫然是楚宮御用鏨刻工藝。
“你在找這個?“蒙面人扔來玉匣,內盛半枚帶血的螭紋玉玨,“尹三針死前咬在齒間的。“
楚星耀握玉的手微微發顫。這半枚玉玨與她手中的嚴絲合縫,完整紋路卻與畫軸上的公主印信截然不同。蒙面人突然扯下面巾,火光映出一張遍布灼傷的臉——正是畫軸中“安河公主“的容貌。
“現在明白了?“沙啞笑聲混著血腥氣,“你我都是…“
弩箭破窗而入。蒙面人猛地推開楚星耀,自己心口中箭。楚星耀割開刺客衣領時,熟悉的鷹隼烙痕下,竟藏著玄鳥胎記——與蒙面人后頸印記同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