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他們踏入一片熾熱得令人窒息的地域,眼前的火焰山仿若一頭正在酣睡的火獸,肆意噴吐著熊熊烈焰。那火焰呈詭異的赤紅色,如洶涌的浪濤般翻滾,熱浪滾滾,仿佛要將周遭的一切都卷入無盡的火海。火焰山四周,飛沙走石,熾熱的氣息仿若實質化的利刃,割在眾人的肌膚上,方圓百里內,草木皆被燒得灰飛煙滅,不見一絲生機,地面干裂,縫隙中不斷冒出滾滾熱氣。
孫悟空望著那遮天蔽日的火焰,心中明白,若想西行,唯有借到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方能熄滅這大火。于是,他駕著筋斗云,如一道金色的閃電,直往翠云山芭蕉洞而去。
到了芭蕉洞前,孫悟空整理了一下略顯凌亂的衣衫,上前恭敬地敲響洞門。不多時,厚重的洞門緩緩打開,發出“嘎吱”的聲響,走出一位身著華麗服飾,容貌艷麗卻神色冰冷的女子,正是鐵扇公主。孫悟空連忙雙手抱拳,行了一禮,說道:“嫂嫂,俺老孫乃東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經的孫悟空,路過此地,被這火焰山所阻,聽聞嫂嫂的芭蕉扇能熄滅火焰,特來相借一用,望嫂嫂成全。”
鐵扇公主一聽“孫悟空”三字,原本就冷若冰霜的面容瞬間布滿寒霜,柳眉倒豎,杏眼圓睜,怒聲罵道:“你這潑猴!還敢找上門來!當年你害我孩兒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去,做了那什么善財童子,讓我母子分離,今日還想借我的芭蕉扇,簡直是癡心妄想!”說罷,她揮動手中的芭蕉扇,一股強大的颶風瞬間襲來,風力強勁,飛沙走石,風聲呼嘯著,仿若千萬頭猛獸在咆哮。孫悟空根本來不及抵擋,便被這股狂風卷走,一路在空中翻滾,耳邊只有呼呼的風聲,不知經過了多少山川河流,才重重地落在了小須彌山上。
孫悟空穩住身形,心中暗自叫苦,卻也并未氣餒。他深知鐵扇公主對他懷恨在心,這借扇之事怕是不會輕易成功。但為了能順利通過火焰山,他決定再去試試。這次,他施展七十二變,變成了一只身形微小的飛蟲,翅膀如薄紗般透明,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微光。趁鐵扇公主喝茶之際,他如一道黑色的閃電,飛入了她的腹中。
在鐵扇公主的肚子里,孫悟空施展渾身解數,上躥下跳,左沖右撞,時而用力地撞擊著她的五臟六腑,時而又在她的腸胃中翻筋斗。疼得鐵扇公主在地上直打滾,雙手緊緊地捂著肚子,臉上的妝容被汗水沖花,臉色慘白如紙,冷汗如雨下,口中不停地求饒:“孫猴子,你快出來,我把扇子借給你便是!”孫悟空這才停了下來,聲音在鐵扇公主的腹中回蕩:“嫂嫂,你可莫要騙俺老孫,若你真心借扇,俺便出來。”鐵扇公主連忙答應,聲音中滿是痛苦與無奈。
孫悟空從鐵扇公主腹中出來后,滿心歡喜地接過芭蕉扇,謝過鐵扇公主,便急匆匆地趕回火焰山。他來到火焰山前,得意洋洋地揮動芭蕉扇,滿心以為能熄滅大火。可沒想到,那火焰非但沒有熄滅,反而越扇越大,熾熱的火苗撲面而來,熱浪滾滾,差點將他的毫毛都燒著了。孫悟空這才知道,自己被鐵扇公主給騙了,她借給的是一把假扇子。
孫悟空又氣又惱,決定再次去找鐵扇公主。這次,他來到芭蕉洞前,卻發現鐵扇公主緊閉洞門,無論他如何叫罵,洞門依舊紋絲不動。孫悟空無奈之下,只好另想辦法。他施展神通,打探到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此時正在積雷山摩云洞與玉面狐貍廝混,于是,他搖身一變,變成了牛魔王的模樣,身形高大魁梧,頭上的牛角閃爍著寒光,前往積雷山。
到了積雷山摩云洞,玉面狐貍見“牛魔王”回來,歡喜地迎了上去,嬌聲說道:“大王,你可算回來了,可想死我了。”孫悟空隨便應付了幾句,便借口要去芭蕉洞一趟,玉面狐貍也未多想,便放他離開了。
孫悟空來到芭蕉洞,鐵扇公主見“牛魔王”回來,又驚又喜,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大王,你怎么突然回來了?”孫悟空趁機哄騙鐵扇公主,說自己已經想通了,愿意幫她教訓孫悟空,為紅孩兒報仇。鐵扇公主信以為真,對“牛魔王”放松了警惕。在孫悟空的軟磨硬泡下,鐵扇公主終于拿出了真的芭蕉扇。
孫悟空拿到真扇后,心中大喜,立刻變回原形,一個筋斗云便往火焰山飛去。然而,牛魔王得知孫悟空變成自己的模樣騙走了芭蕉扇后,怒不可遏,雙眼通紅,仿若要噴出火來,立刻駕云追趕。他變成了豬八戒的模樣,大腹便便,扛著釘耙,在半路上截住了孫悟空。
“八戒”笑嘻嘻地對孫悟空說道:“大師兄,你可算拿到扇子了,師傅他們都等急了,快把扇子給我,我先給師傅送過去。”孫悟空見是“八戒”,也未多想,便將芭蕉扇遞了過去。哪知道,“八戒”接過扇子后,立刻變回牛魔王的模樣,大笑著說:“哈哈,孫猴子,你又上當了!”說罷,便駕云而去,笑聲在空中回蕩。
孫悟空這才知道自己又被牛魔王給騙了,他氣得暴跳如雷,金箍棒在手中揮舞得呼呼作響,再次與牛魔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斗。兩人從天上打到地下,又從地上打到水中,你來我往,斗得難解難分。這牛魔王法力高強,與孫悟空實力相當,一時間,勝負難分。牛魔王揮舞著混鐵棍,每一擊都帶著呼呼的風聲,孫悟空則用金箍棒巧妙抵擋,兩人的兵器碰撞在一起,濺起無數火花。
就在兩人打得不可開交之時,豬八戒趕來助戰。豬八戒揮動釘耙,與孫悟空一起圍攻牛魔王。牛魔王漸漸抵擋不住,心中煩悶不已。
此時,林黛玉在一旁看著這場爭斗,心急如焚,她深知若任由雙方這般纏斗下去,必定兩敗俱傷。她高聲喊道:“牛大哥,且慢動手!”牛魔王正打得昏天黑地,殺得興起,突然聽到這一聲呼喊,猛地分了下神,下意識地看向林黛玉,手中的混鐵棍也停了一瞬,喘著粗氣問道:“你這姑娘,喊俺作甚?”
林黛玉:“牛大哥,容小妹一言。您且靜心想想,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為善財童子,看似骨肉分離,實則是無上的福緣。”
牛魔王眉頭一皺,臉上露出一絲不悅,悶聲說道:“福緣?俺孩兒被那菩薩帶走,這算哪門子福緣?”
林黛玉不慌不忙,娓娓道來:“牛大哥有所不知,菩薩道場乃清凈莊嚴之所,佛光普照,慈悲為懷。紅孩兒在那里,每日聽經聞法,受菩薩悉心點化,能洗凈塵世的浮躁與戾氣,一心向佛,修身養性。長此以往,他日必能修成正果,超脫輪回,免受那六道之苦,這是多少修行之人夢寐以求卻難以企及的造化啊!您再想想,紅孩兒此前在號山為禍一方,雖說是孩兒心性,但也難免沾染諸多業障。如今能在菩薩身邊潛心修行,難道不比在這塵世中渾渾噩噩、造下無邊罪孽要好得多嗎?”
牛魔王聽了,沉默片刻,手中的混鐵棍緩緩垂了下來,低聲道:“俺……俺也不是沒想過,只是這思念孩兒之情,實在難忍。”
林黛玉微微頷首,眼中滿是理解與同情,接著說道:“牛大哥,您與嫂嫂對孩兒的舐犢情深,小妹感同身受,天下父母,誰不牽掛自己的孩子?只是,您若因一時的執念,與大圣這般無休止地爭斗下去,不僅于事無補,還可能讓孩兒蒙羞。”
牛魔王心中猛地一震,再抬眼看向林黛玉,眼中已滿是疑惑:“讓孩兒蒙羞?這話怎講?”
林黛玉耐心解釋道:“您想啊,紅孩兒在菩薩座下修行,若是聽聞父母為了一己私怨,不顧天規佛法,在此大打出手,攪得四方不得安寧,他該是何等的愧疚與難過?再者說,這西行取經乃是為了普度眾生,弘揚佛法,牛大哥您若能放下心中的怨恨,借扇給大圣,助他們一臂之力,這可是一件無量的功德啊!說不定日后紅孩兒修成正果,憑借這份善緣,你們一家得以團聚,共享天倫,如此豈不是皆大歡喜?”
牛魔王聽著林黛玉的話,抬頭望向天空,回想起紅孩兒小時候的模樣,又想到他的未來,長嘆一聲:“姑娘,你說得在理。俺這一時糊涂,差點誤了大事。”說罷,他轉身對孫悟空說道:“孫猴子,看在這位姑娘的份上,俺把扇子借給你。”
說罷,牛魔王拿出芭蕉扇,遞給孫悟空。孫悟空接過扇子,心中滿是感激,對林黛玉投去敬佩的目光。他拿著芭蕉扇,來到火焰山,用力一扇,那火焰頓時小了許多;再一扇,涼風習習,火已熄滅;又一扇,細雨紛紛,火焰山徹底恢復了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