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素用那張白皙好看的臉看著孫秀月用江南普通話說:“你現在給我的感覺比以前好很多,我以前還擔心你,現在覺得不用擔心了。”
以前劉木林走了后,三哥三嫂也關心過她。
孫秀月真誠的舉杯:“三嫂,謝謝你對木林和我的關心幫助,我都記在心里。”
崔素轉頭對余蘭芬說:“你這兒媳婦進步很大。”
“以后有三哥三嫂能幫上的可以和你媽說。”崔素和孫秀月碰了一杯。
晚上,把公婆伺候睡了。孫秀月覺得比下地干了一天活都累。
翌日臘月初六,是正日,天未亮孫秀月和劉木林就起來了,先給劉老太做了一碗一根面條的長壽面。
然后就要忙碌壽宴了。這年頭沒有幫辦,宴席都是自己辦。
壽宴原材料有雞、蛋、肉、鴨、鵝,很豐盛。都是從劉海林處購買的。
劉海林今年開春的時候聽從孫秀月的建議,出錢購買了三十只雞仔、三只豬仔給她媽養,又買了三十只鴨、五只鵝給他爸放。說好了賣的錢四成五歸劉海林,五成五歸老倆口。三丫四丫日常幫忙割豬草,年底獎勵一套新衣服。
劉木林是大廚,幫廚的有劉玉英、劉四娘、趙春霞等近房頭的人。
炸肉圓紅燒肉紅燒鵝燉鴨鹵菜等都已提前煎炸烹煮鹵好,今天主要忙炒菜、燉煮還有涼菜。
灶屋現在足夠大,里面除了雙頭灶外,還用磚頭臨時砌了兩個灶頭,燒的都是劈柴。劈柴,干樹木劈開的柴,耐燒好控火。
屋里除了原本的案板,又卸了兩扇門架了起來做臨時案板。
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劉元年和余蘭芬起床了。孫秀月立即端上新熱水盆新毛巾新牙刷新茶杯請兩老洗漱,劉木林那邊立即用雞湯煮了青菜雞湯掛面。
劉元年和余蘭芬吃過飯和司機去公社了。
其余人抓緊,做菜的做菜,煮飯的煮飯,蒸饅頭的蒸饅頭,蒸包子的蒸包子。
三丫、大民帶著人在井邊洗藍面碗。土白色的碗,在碗邊有兩道藍圈,原本已經買了二百只洗好了,昨天匡算一下,又趕緊加買了一百只。這些碗是給來吃飯的人“偷”的,這在當地表示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來的人越來越多,劉木林(百川)已經離開灶屋換了衣服,他帶著劉磊(大民)、羅邦星(羅中華兒子),劉海林(大川)帶著劉洋林(二川)、劉江林(三川),開始迎客。
放鞭的劉聰林耳朵上夾著香煙,時刻準備點鞭。
鄉下人家的坐席并沒有說幾點開席一說,重要的人到了坐上主桌,其他或站或坐聊天說笑的人立即在其他桌上落坐,坐滿開吃,吃完
了撤,然后換一輪人坐席。
劉老太堂屋的八仙桌上放了大轉盤,作為主桌。
劉元年和余蘭芬帶著公社郁領導回來了,本來坐在主客位的大隊書記立即挪開,大隊書記、大隊長、劉元平、劉元利、劉盛林、羅中華、劉木林等人再加上一定要來謝高安十幾人坐在這一桌。
在這里,女人是不上主桌的。像劉老太,因為是老壽星,自然是在主桌坐著。至于余蘭芬,如果你也手握副食權限,你肯定也是座上賓!哪怕你是只猴。
當然,也和性格有關,比如崔素,怎么請她坐主桌她都不肯。
謝高安聽了一圈介紹,特別慶幸自己在孫秀月找他幫忙買紫紅布時多問了句,得知孫秀月是給奶奶做襖褲用的,特大氣的送了她一身紫紅布,還幫她買了一塊紫紅呢子,后來孫秀月非常感謝的給他畫了兩張一長一短兩款棉襖。他當時已經覺得自己賺了。
他很擅長交際,主桌有他和劉木林在,真正是賓主盡歡。
鄉下人不懂太大的領導,公社干部對很多人來說就是天大的官了。
現在,公社干部來給劉老太祝壽了!
這個消息一轉眼就飛遍了劉河灘,并且迅速向周圍擴散,大家都說劉老太的兒子有大出息了。那可是公社干部呢!對,咱村里人就是這么認為的,別看劉家出了京里省里市里的人,這確實是有出息了,可是俺們這兒的人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去市里,更別說去省城和京城,可是公社是一定會去的。
至少每年得在規定的那幾天去公社糧管所交公糧。想想每次交公糧時,天不亮就出發,推著架子車,累死累活的推到糧管所,好容易排上隊,那糧管所的人一鐵管子插麻袋里,抽出來檢查時還要再抓幾顆糧食放嘴里嚼吧嚼吧,過關的吁口氣,沒過關的還要重新推回去再撿(石子)再曬(干)再重新推到糧管所來。公社干部那就是咱農民的天啊!
從頭新到腳的劉老太容光煥發,頭發梳的整整齊齊,明顯是用篦子篦過的。只見她,額頭上帶著大兒媳做的新抹額,發髻上簪著二兒媳買的新發簪,脖子上扎著大孫女買的新圍巾,耳朵上帶著二孫女買的銀耳環,手腕上帶著三個孫子合買的銀手鐲,手里拎著大外孫送的龍頭拐棍。
貼身穿的是大孫媳婦做的絲綿小襖,小襖外面穿著是大孫媳婦做的大棉襖,大棉襖外面罩著大孫媳婦做的呢背心,腿上穿著大孫媳婦做的棉褲,腳腕綁著二兒媳婦做的綁腿,腳上穿著大兒媳婦做的新棉鞋。
整個人精神抖擻。
當著公社及大隊的人,余蘭芬拉著劉老太的手說:“老太,你有大兒子在外掙錢,小兒子在身邊孝順,為了照顧你老,元年還把你大孫子送到你身邊,再沒有比你更有福氣的人了!看你老精神多好,一看就是身體結杠,你可要保重好身體,過到一百歲,到時讓你大孫子給你辦大壽!”眾人都出聲附和。都贊劉老太這壽席張羅的好。
老太,你看這都是我在城里給你買的營養品,你老可要多多保重,你保重好了,做兒女的才能放心在外掙錢,掙了錢好再買營養品讓你老身體保養的更好是不是?
你老安心,這劉河灘是你老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最是熟悉不過了,這在熟悉的地方過的才更自在不是?元年說想接你去市里過年,要我說呀,老太你的自在才最重要,在劉河灘有兒有孫還有大重孫,去了市里可只有兒,這劉河灘可是天高地闊的,城里你兒家可只有一個院子,出門都是不認識的人,說起來可真沒有在劉河灘自在。”
眾人又連連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