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剛到春天,天氣還是比較冷的,小雞就養二川三川住的隔壁廂房里。
毛桃樹開花的時候,孫秀月拿紅墨水把小雞腦袋都點了紅然后放出院子,小雞一個一個的跟著母雞往大自然里跑,劉老太笑呵呵的看著,點著小晶的鼻子說“像不像你?像不像你?”
小晶這時候脫了大棉襖,像小雞仔一樣摒著小胳膊直往外沖。二娘劉玉英一把抓住小晶后脖子。“小乖乖你慢點,你跑快了二奶跟不上。”
姜玉英被攆后就是劉玉英在幫忙帶小晶,孫秀月兩口子也每月給她五塊錢。劉玉英可開心了!小晶跟著劉玉英喂雞、喂豬,她也不怕劉元平放的大鵝,整天追雞攆鵝趕鴨的,小腿利索的很。
小晶最安靜的時候就是聽劉老太的收銀機里開始“小喇叭開始廣播了,嗒嘀嗒,嗒嘀嗒”的時候。
劉玉英在喂豬之余(雞大點就可以自己外出覓食了),也喜歡到劉老太這邊聽廣播。即使被劉老太動不動就罵一頓也不能制止她來聽廣播的腳步。
今年劉海林養了六只豬,他請人又建了個豬圈。稻糠麥麩如今人不吃了,都留給了豬。現在遍地都是草了,三丫四丫每天都先割一籃豬草去上學,放學也先割一籃豬草再做作業。
劉海林現在不僅將買工作的錢還清了,手頭還稍微有點結余。這主要是因為他每月有工資拿,而他自己又很節省,所以,除了每月交五塊錢給父母外,其余的工資他基本都存下來了。
當然,他這個稍微有點結余是相對他兩個弟弟而言。于村上大多數人家而言,他還是富有的。
所以,給他做媒的人還是蠻多的,不過他牢記劉老太的話都回要等一年再說。現在他二十一了,也確實該成婚了,畢竟,連二川都有人上門做媒了。
劉海林很快定了親,婚期定在了臘月。
六月,劉洋林初中畢業了,他沒考上高中,也堅決不愿意念高中,甚至連他初中的畢業證書都是好容易拿到的。他已經十八歲了,都是可以成親的人了,他實在不想再上學了。
劉洋林拿著畢業證書去給孫秀月看。孫秀月有點疑惑,劉洋林應該明天畢業,今年怎么拿到了畢業證書?她是小學部的老師,和初中部的老師日常并無交集,她上班之余的精力又都在家里、地里,尤其是今年忙大棚,從開春到現在就沒停歇過。
劉洋林眼神閃爍,但是很硬氣的說,“俺嫂,你當時和俺說的是讓俺三年內初中畢業,俺現在就是在三年內畢業的。”他把“三年內”咬重了音。
“俺有畢業證書就行了。讓三川去念高中吧,他學習還不錯。”三川夏天過去就初二了。
晚上,孫秀月和劉木林商量劉洋林的安排。
“給他開個店,讓他看店吧。”劉木林如是說。
這個春天,劉木林南下是“滿載”而歸。他們考察過沼氣池后,經過劉木林一路不動聲色的引導,又繞道洋城,大開了眼界。別人只是給自己及家人帶了點東西,劉木林則慫恿六爺劉元彪帶了“很多東西”。
劉元彪輩分是比劉木林長,但其實年齡比劉木林大不到十歲,說起來兩人都屬于“三十多”這一序列的,一拍即合。
劉木林后來還找了借口悄悄的又去了一次。現在縣城最時髦的卡式機和最新的磁帶就是他帶回來的。
于是,一家店在供銷社旁邊悄然開張,招牌就倆字“宿新”。不用疑惑里面賣什么,“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一聲聲如泣如訴如悲啼,嘆的是人生難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難覓......”悅耳的女高音穿透力極強。
這個店主要賣各種磁帶,還有最新款的卡式機,都不要票。
有人喜歡聽“山青青水碧碧”,有人喜歡“軍港的夜啊靜悄悄,海浪把戰艦輕輕地搖”,有人喜歡“牡丹啊牡丹”,更有這個“愛你恨你問君知否?”有愛有恨卻又不同于“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里”的軟綿綿膩死個人。
“老板,換首《駝鈴》”去的次數多了,和店主熟了后還可以點歌聽。
劉洋林在店里忙的顧不上吃飯,他哥劉海林就給他送飯。
劉木林和劉元彪商量后,劉元彪的內侄女剛好也初中畢業了,就也安排到“宿新”看店。這樣也劉洋林就不至于連廁所都無法放送的上。
為什么劉木林要和劉元彪商量呢?因為這個店有一半是劉元彪的。雖然劉木林可以自己拿下這個店,但是他還是拉著劉元彪一起干。
如今沼氣池已經順利推廣到每個大隊,劉元彪憑此功績弄個先進不成問題,但是劉元彪現在視野開闊,讓辦公室整理資料,又不動聲色的招來了省報記者......新官上任是一炮打響。
雄心壯志的劉元彪覺得還要再找政績,不能后繼乏力。這時,劉木林將他請到了劉河灘。
六月的天溫度比較高了,所以只天氣不好的時候才將塑料膜蓋起來,平時,都是掀開的。所以劉元彪老遠就看到綠油油的西瓜、俏生生的黃瓜、喜洋洋的西紅柿在曬太陽。
他摘了顆已經紅了的西紅柿,擦了擦咬了一口。“唔,這個洋柿......西紅柿味道不錯。”咱是見過世面的人了,不能再“俺”啊“洋”呃的了。
“這個是蓋上去的?”他指著地上的塑料膜問。陳隊長趕緊上前做說明,還做了遮蓋展示。
劉河灘大棚里種植的蔬菜西瓜,比正常的上市時間提早了差不多一個月。孫秀月通過崔素聯系到了市機關食堂,每天半夜摘了成熟的茄子、西紅柿、黃瓜、辣椒和西瓜然后拖拉機一路嘟嘟嘟拉去市里,下午再從市里回來。
隊長每天看著銷貨單,數著鈔票,都要哼兩句沙家浜。
劉河灘的大功臣崔素只收了幾只西瓜和一些蔬菜。
孫秀月之前是想給她一成股的,寫了信說明了緣由,又隨信寄了合約請崔素簽字后再寄回來--按理來說孫秀月應該親自遞過去的,但是她不想去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