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咱們這兒屬于季風氣候,這些廠包括養豬場會產生較大的味道,放在這個區域,人住的地方就不容易聞到味。
另外我還要先說一句,以后各種工廠都會允許辦,但是我們要有選擇,對于污染環境嚴重的,我們一律不做?!?/p>
劉四娘點頭:“這個對的。咱們是為了日子越過越好,不是為了賺點錢把自己毒死的。”
陳村長聽了劉四娘的話也點頭?!皩?,咱們是仙苑,自然是仙苑的樣子?!?/p>
孫秀月看著陳村長,又拿出另一張紙,紙上也是用尺子鉛筆畫的房間內部結構。
“在市里過年的時候我就注意看了爸媽以及去拜年的其他人家的房子,觀察了城里現在的房子結構以及廚房、衛生間,畫了咱們自己的圖,你們看看?!?/p>
陳隊長仔細的看著圖紙,不時的問兩句。
劉四娘也仔細的看,她覺得孫秀月這個廚房衛生間的排布比京城大伯家的還要好。
“秀月,照著這個規劃,家家戶戶都集中住一起了,那離菜地也太遠了吧?”
“關于菜地這塊,我有兩個想法,一就是以后沒有私人菜地了,菜地都歸村里安排,二就是村里拿一塊地出來作為菜地,統一劃分成相同大小,各家認領?!?/p>
“沒有菜地哪能行呢?咱莊戶人難道還像城里人那樣去買菜不成?”
孫秀月拉出規劃圖,指指餐飲字樣說,“這個地方可以劈出一小塊地賣菜,瓜果蔬菜禽魚肉蛋都賣。就好比每天拉去市里賣一樣,不過沒路費,所以就以收購價賣出,也算是福利?!?/p>
劉四娘思考了一會,“還是劃分菜地吧,雖然是左手轉右手的事,大家不會習慣的。要有過程,畢竟,吃飽飯才幾年,也就這幾年才手頭寬松些,乍乍的讓大家買菜很難接受。”
陳村長也點頭:“慢慢來吧,反正是五年規劃。五年前俺們可沒敢想俺們村能買得起卡車,現在不也有了。沒準五年后菜地還沒人要來呢?!?/p>
孫秀月也點頭。“陳叔和四娘說的是,凡事有個過程。”
她又指指圖紙,“其實每家每戶的院子里和門外都砌了花池,可以種花也可以種菜,種點生姜蒜青菜茄子辣椒絲瓜什么的沒問題的,基本可以滿足日常,就是沒法曬菜干了?!?/p>
陳村長心情很好的抽起旱煙,“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俺們就差個電話了,這日子眼看過的比城里人都好,以后曬菜干的會越來越少啰?!?/p>
陳四娘笑:“說不準下個五年規劃就有電話了?!?/p>
陳隊長瞇著眼睛想了想,用煙鍋敲敲桌子,見和劉思娘說話的孫秀月轉過頭,他說:
“咱合作社也成立三年多了,當初的五年規劃也都提前實現了,你做個總結,再把第二個五年規劃好好的細化下,我要去大隊匯報匯報?!?/p>
孫秀月有點懵,咱以前啥時候說過五年規劃?還提前實現?不過她很快反應過來,點點頭。
劉四娘笑著說:“你這是倒找呢!”
陳隊長說:“這不就是秀月說的發展中的事。”
劉四娘:“......不要臉的,人秀月說的是‘發展中的問題發展中解決’,哪是你說的這個?!?/p>
陳隊長毫無愧色的說:“不都是發展嘛”。
綱要生產隊這個重建村莊的五年規劃沒有很快得到實施,陳登高,也就是綱要生產隊的行政負責人,日常喊他陳隊長陳村長都有,還有人喊陳主任,喊啥他都答應著,為了這個五年規劃跑來大隊好幾次了。
倒不是大隊阻撓,大隊長家就是劉河灘的前任隊長,家還在這邊呢,他本人其實還挺想早點住小樓去的,那小樓在城里叫“別墅”!以前可只有資本家才住的起,現在咱老農也能住別墅了,說明啥?政策好??!老百姓日子好??!
只是這么大的動作,大隊也不敢就這樣批了,得上報鄉里。
鄉里現在是劉元彪說了算,按說是會支持的。不過他現在沒時間關注這個。
劉元彪最近在和劉木林搞H市的辦事處,他看中了云集樓的位置,但是云集樓現在劃在匯通市場范圍,而匯通市場,現在就是一棵搖錢樹,被黑惡勢力霸占著。
劉元彪去年考察時在匯通差點吃了虧,他可不奉行吃虧是福。他打小在家那就是個霸王的存在,不然也不會和同樣小時橫行村里的劉木林處得跟兄弟似的,雖然他倆按輩分是叔侄。
劉元彪一直記得找場子,這不設立辦事處就先選了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確實不錯,位于淮海北路和大治路的東北路口處,南邊是車站廣場,東邊是匯通小商品市場,交通方便,人流量多。
缺點就是不容易弄到手。
經過劉元彪的黑白混攪,終于把租賃合同拿到手。裝修隊伍就是不打不相識的那群人組成的。按照劉元彪的說法,混黑道有啥意思,遲早要被清洗的,還不如轉顏色,做做裝修就挺好的。
這群人其實也就是原城北鄉的一群無業游民,這匯通市場占的地就是城北鄉的,土地城市化了,下鄉回來的人找不到工作,就混起來了,經過兩年嚴打,主要人員都抓起來,現在剩下的其實都是小羅羅。
劉元彪將另一本租賃合同塞給劉木林,這本是云集樓邊上四海樓的租賃合同。是他和劉木林的私人租賃,裝修不能走公賬。
經過四年的經驗積累資金積累,劉木林提議在市區開個批發店。專門批發各種磁帶,錄像帶,同時售賣收錄機和錄像機,經營宗旨務必講究個品種齊全,人無我有。
劉木林也曾想過開錄像放映廳,考慮到自家人少,不合適,就建議給了劉海林。他現在養殖場已成規模,地也包給村民種了。完全可以和弟弟一起開錄像放映廳。
所以,劉海林和兩個弟弟商量后,拿了劉江林買的那間市店開了錄像放映廳。
為什么拿劉江林的門店呢?因為劉江林目前還在上學,他考上了農校,也是家里文化最高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