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主任聽說劉木林和劉元彪是叔侄關(guān)系后,手一揮,還是把感謝按在了劉木林頭上。
他不傻,他看得出來,以后這叔侄倆都是大有前途的人,劉元彪那邊他再上前,也在外圈,而劉木林就不同了。
劉木林是個義氣的人,兩人一起在供銷社多年,相處愉快,只要他不作死,劉木林會一直拿他做自己人。
“幸福村”的建設(shè)轟轟烈烈,雖然本村人除了合作社的主力人員外交錢的少,但是不妨礙外面有人主動來交錢,比如劉元彪,這個沒啥說的,收下來了。
比如劉西梅,出嫁的姑娘,也要回來集資,會計自然是不收的,不料劉西梅嚷嚷說自己就是劉河灘的戶口,為什么不能參與集資?會計不信,都出嫁幾年了娃都生了倆的人怎么可能戶口還在娘家。
對,劉西梅頭胎生了女兒后,主動交罰款又生了一胎。她和孫秀月說:“大嫂,俺不是重男輕女,俺是真的覺得一個孩子太少了,以后俺和她爸走了,大丫頭遇事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劉西梅現(xiàn)在也做“代加工”,是頭花飾品的“代加工”。她們家姊妹幾個開了“宿興小商品批發(fā)”,她包了頭花飾品這塊,從義烏和匯通拿樣回來,然后組織村民照樣加工,加工好的頭花飾品拿去批發(fā)。
這邊會計找陳隊長反饋劉西梅的情況,陳隊長趕緊查,嘿,劉西梅的戶口是真沒遷走。這是前任劉隊長在的事,陳隊長也無奈,只能建議劉西梅趕緊把戶口遷走。
劉西梅怎么可能會遷!她是當(dāng)年聽從孫秀月的建議,特意把戶口留下來的。
當(dāng)年孫秀月就和她說:“你遷走了也沒什么意思,不過是一個村到另一個村,不遷,劉河灘發(fā)展了少不了你的好,你婆家發(fā)展了也少不得你的好。”
這不,好處就來了。
陳隊長最后也只能認了。劉西梅還想再給兒子再集資一座小樓,被陳隊長拒絕了,開什么玩笑,一個兩歲的娃娃做戶主?
謝平安也來交集資錢。他挺振振有詞“俺現(xiàn)在也是大興人了,‘宿興超市’是大興的明珠,劉河灘是大興的風(fēng)水寶地,俺在明珠上班,到風(fēng)水寶地睡覺有什么不對?”
陳隊長被他忽悠的糊里糊涂的讓他交了錢。謝平安趕緊通知他哥謝高安過來,謝高安當(dāng)然被拒絕了。
因為村委/合作社已經(jīng)開過會,定下規(guī)矩:必須是本生產(chǎn)隊的戶口才可以參與集資。以后有其他集資項目的也比照此規(guī)矩來。
于是又掀起一陣回遷戶口的熱潮。劉河灘的在籍人口是越來越多了。
劉四娘次次去大隊開會被點名計劃生育做的不好,人口只見多不見少時都要破口大罵“孬種!有種的你們不要往俺們那遷戶口!俺們村有誰外出躲計劃生育的?俺們村超生的不是都交了罰款?”
對,劉河灘人現(xiàn)在牛氣的很,也不為生兒子?xùn)|躲西藏的劉,直接交罰款買生育指標。
劉河灘現(xiàn)在對老人都發(fā)養(yǎng)老金,還形成制度掛在墻上,而且,聽說以后還要年年體檢,免費看病,所以,劉河灘現(xiàn)在“養(yǎng)兒防老”的觀點沒有其他生產(chǎn)隊那么強。
比如劉海林的媳婦,第一胎生了女兒后,劉海林沒當(dāng)回事的說好好養(yǎng)身體,過兩年再生一個給大丫頭作伴。咱在劉河灘有好日子過,生兒生女都一樣。
雖然,他心里還是希望生個兒子的,但是,沒有強烈到?jīng)]兒子不可。
至于劉元年和劉玉英,他們無所謂,二川家已經(jīng)生了孫子,現(xiàn)在兩老是有孫子有孫女,整天樂呵呵的。
.
“幸福村”開始打地基的時候,孫秀月先回城了,不僅僅是為了孩子,還為了自己的品牌。
嗯,孫秀月也看了劉木林帶回來的寫著五層需求的倒三角。她覺得自己應(yīng)該進行高層級的追求了。她需要多看看,然后搞明白外貿(mào)的路徑。賺外匯的心她一直沒變。
姑老太看到侄孫女和侄孫女婿一起回城自然是很高興的,嘮嘮叨叨的說個不停,說到前不久劉晶起了痄腮,還是劉淼去找劉偏方大夫炸好的。
劉木林不明白怎么個“炸”好法,詢問劉淼,才得知五年級的春天,劉淼也起了雙痄腮,左右臉都腫了,醫(yī)院去看了也不沒好,后來是余蘭芬打聽到據(jù)說很會治痄腮的民間偏方大夫,然后用一截什么東西點上火后往腮部猛的一觸,就叫“炸”,一炸就好。
孫秀月神色莫名。以前她回城后腦梗一次,后來小女兒有什么事就都是大女兒負責(zé)的。她不記得有沒有起過痄腮。
劉木林則既覺得給媽媽添麻煩了,又覺得對不住孩子,沒給孩子“健康保障”。
.
劉木林開車送孫秀月回來的。他也趁此機打電話約原天麟見面。
按照劉木林的習(xí)慣,男人么,見面總是要一邊喝酒一邊說話的。被但是被原天麟拒絕了。
最后倆人約了在車站對面,工農(nóng)路頭處見面。
劉木林看看時間還早,就先去車站北邊的鄉(xiāng)辦事處看了看,一切正常。夏天,地頭當(dāng)天早上摘了送過來的西瓜賣的最好。這個超市,已經(jīng)以新鮮價廉成為了市民的首選。
然后去批發(fā)店轉(zhuǎn)了轉(zhuǎn)。批發(fā)店現(xiàn)在有劉元彪的妻子坐鎮(zhèn),劉木林就管進貨。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他向約定地點走去。很近,淮海北路的大馬路,就看到人防廣場后面的幾棟新建的高樓,這幾座高樓的東邊一條斜插過去的馬路,就是工農(nóng)路了。
工農(nóng)路上半年才擴建過,路邊建的都是不大的門面房。最靠路頭的門面房是服裝廠的,大堂姐劉東梅就在服裝廠上班。
劉木林沒有去看劉東梅,這個大堂姐說話做事很胡,仗著爸媽的勢經(jīng)常欺負人,和他不是很對付。不過面子上還是過得去的。
劉木林站在路頭的靠近廣場的空地上,這個位置各方位來人都能看到。
他昂著頭看著新建的高樓,這是目前市區(qū)最高最先進的大樓了,安裝了觀景式電梯。此刻電梯正在下降。
劉木林看看手表,離約定時間還有一分鐘。
電梯降到一層,門打開,原天麟從里面走了出來。
原來他在這里上班?